(瓶邪同人)灿灿(12)+番外
装修的事他本不想麻烦族人,可族人总认为对族长有所亏欠:族长过苦日子族里没帮上忙,买房族里又没帮上忙,要是连装修都不参与,传出去可怎么活!
张起灵对这种莫名的家族荣誉感十分不解,可族人一味坚持,他也就无奈放任了。
族长选定的小区尽管在市区,却算不上性价比特别高的楼盘,楼龄也没有很新,还是个二手房。小张尽管无法参透其中深意,却还是按照族长的意思督办了。
装修那天,小张带着装修队,朝门口的保安点头示意,刷卡进入。他们浩浩荡荡绕过喷泉和假山,沿着花岗岩走向那栋楼,依照族长吩咐对房子进行改造。
这期间,张起灵肩负着学业和未来事业的双重压力,一直腾不出空。等到终于有了时间,房子已经装修到可以拎包入住的程度,连甲醛都散得差不多了。
连绵的冬雨总算放晴。这天,张起灵先去了趟商场。
商场里到处是喜气洋洋的红,循环播放的曲目变成了“恭喜你发财”。春节将至,他竟然此刻才察觉。
他逆着人潮上楼,买了两样反季节用品,而后拎着两手的东西,第一次正式踏入新居。
新家和他想象中区别不大,从户型到布局,都是记忆中的风格,肯定不能一比一还原,起码还是有几分味道的。
他把从商场买回的东西一一拆开放好:风扇调整到合适高度,放在客厅沙发正对面;冰格灌好水,平放进冰箱里。
做完这些后,这个家终于有了点镜花水月般的人气。昼夜颠倒地忙了两个多月,此刻他终于感到疲倦,靠在皮质沙发上,闭上了眼。
虚假的人气一戳就破,少了最重要的,反倒显得更加空旷。
这里比起他的家,更像是他的茧。
不管怎么说,新房正式落成,还是得庆祝下——尽管张起灵仍旧住在宿舍,可族人们的热情难以抵挡。他们小心翼翼地请示族长:吃什么?怎么吃?什么好吃?
张起灵一言不发,似是在思考。
小张们体贴地补充道:“族长,我们几个吃什么都行,主要看您,您喜欢吃什么?”
阳春面。他心底条件反射般浮现出一个答案。
最后自然没吃阳春面——哪有家族聚餐是人手抱着一碗面条吸溜的。他们就近找了个像样的饭馆,点了几个菜。没人敢给族长灌酒,族长不喝酒其他人也不敢喝,于是一桌人干脆没点酒。
可聚餐没有饮料,气氛貌似也不太对。张海客在南洋时,套过陈皮亲信的话,对方说阿坤好像爱喝可乐,便招呼服务员点了满桌可乐。好好一个家族聚会乔迁之喜,活像儿童生日派对。
张起灵吃得不多,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盯着杯子发呆,没人知道这位年轻的族长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也没人敢问。
---
已经是大学生的张起灵,仍保留着寒暑假打工的习惯,雷打不动。某次打工途中,机缘巧合,他结识了北京来的生意人王胖子。
王胖子年轻时做过倒爷,现在是个如假包换的二道贩子,有京油子特有的圆滑和市侩。按说这样的人和张起灵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一个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另一个放个屁恨不得带出八个响,也不知怎么搞的,俩人竟出乎意料地合拍。
胖子对这个沉稳可靠的年轻人赞赏有加,带他从杭州到北京,一路走一路发。胖子做生意从没这么顺当过,俨然把张起灵当招财猫,更加器重了。
张起灵前二十几年命途多舛:打过螺丝、看过场子、当过保镖、(被迫)做过族长,坎坷的人生加之寡言少语,使他形成了一种既锋利又淡漠的强大气场,一张脸不怒自威。
他和胖子出去谈生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堪称天衣无缝,无往不利。
大部分时间胖子都在北京,他的大本营在潘家园,四九城龙蛇混杂的区域,京片子温州话广东话,南腔北调,时不时还夹杂几句洋文。张起灵放假时在北京帮他照看生意,还能充当半个翻译,乐得胖子直拍大腿。
那几年,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俗话说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好巧不巧,胖子本人正是站在风口上的那头猪,短短几年扶摇直上,连带着张起灵都鸟枪换炮,一跃成为某某公司副总。
大学还没毕业,平白多了三年工作经验——这次是正经营生,还是管理岗。
创业公司,个中艰难自不必提。忙的时候两个人直接在工作室打地铺,醒了继续干。胖子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只是没想到张起灵小小年纪,竟也能有如此心性,对他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大学毕业那年,张起灵27岁,他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而是从胖子公司的兼职副总变成了全职。
正式履任那天,他像几年前毅然南下那样,背着双肩包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他携带的物品很少,五年前那枚护身符,如今被他放在钱包的透明夹层里,一起被放在那里的,还有他从布告栏撤下来的,吴邪的照片。
其他人都被剪掉了,只余一寸大小,挨着护身符,像是在护佑另一个人前途坦荡。
他和胖子的公司起初只有两人,哥俩又当总裁又当保洁,后来发展成十人、二十人、五十人。张起灵28岁那年,他们的公司居然已有近两百人的规模。他和胖子分管不同条线,各带一支团队,Q3还未过半,他的团队就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胖子喜笑颜开,连说要为他们团队庆功,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哥俩好久没叙旧了,得先找地方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