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最珍贵(15)

作者: 绾诚 阅读记录

江晚云目光放下,沉默。

“您放心,萧总那些话也就是吓吓她,等这几天过去了,自然会把人叫回来。找个得心应手的人不容易。”

江晚云颔首,气若游丝:“她要是回来了,让她上来找我。”

“好的,这个点了,要回来也是明天了,您早点休息。”

吴秋菊把门合上,房间里又只剩下烛火微亮的光。那香薰还是几年前采风时带回来的,烛身有年迈的指纹,燃烧的轻烟里,有怀安浓厚的乡土气息,散发着田野间最质朴的味道,这味道让她安心,每每理疗过后,等一身冷汗散去,总能伴随着就昏昏欲睡了。

只是今夜,好像心事深重。理疗发了一身汗,浑身无骨似的虚弱让她辗转反侧都难,只在昏暗里放空着双眼,无神地看着仿佛要禁止的时间,会流逝的好像只有生命。

她的生命。

*

离甘棠花六公里开外的庭院,除了一棵白松独立,什么也没有。

这里是林清岁的家。

天空灰压压的,记得前两个月雪还在铺满地的松针上盖了一层又一层,依然无法把荆棘掩埋,也无法把空气照亮。如今融雪了,地上又显露斑驳。

“烟有那么好抽吗?”

屋里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出了房门。

李海迎长了张不老的娃娃脸,那双雪一样透亮的眼睛彰显着对香烟的好奇,让她看起来不像已经年过四十。

当然也可能她还不到四十,林清岁其实也记不清了。

吞云吐雾的唇轻轻上扬,侧目,将燃得只剩一点烟头的卷烟递过去,淡然一声:

“你试试?”

李海迎有些惊恼地红了脸颊。

“外面凉,赶紧进屋。”

手卷的烟草没有助燃物,这会儿已经灭了,林清岁索性走了两步去路对面的垃圾桶弃了烟头。

转头时屋门还开着,暖色调的光亮同暖气一起送出来。见李海迎还站在门口,裹紧了身上的毯子哆哆嗦嗦等她,她便加快了回家的步子。

“试用期过了?”

“嗯。”

李海迎脸色有些黯然,犹豫几翻,还是开口:“虽然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我还是想说……”

“人死不能复生,我知道的。”

林清岁打断了她,坐回电脑前,眼神又沉冷了许多。

“就算你找到真相又能改变什么?你千方百计地接近江晚云,就不怕误伤了无辜的人?”

过度的担心让李海迎的语调不禁有些激动,蹲身握住了林清岁的手,苦口婆心地劝导:

“清岁,我们都应该往前看。”

林清岁沉默片刻,把手挣脱收回,看向李海迎日渐苍衰的眸,认真又坦然:“你往前看吧。”

李海迎喉间哽塞,许久说不出话。

“放心,我已经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了。所以你往前看吧,不用带上我。”

林清岁话落,又拿着桌上的小皮包推门去了外阳台。倚靠着栏杆打开皮包,在最外层抽了张烟纸,又在里层捏了些烟草往纸上头铺上一层,指尖轻轻揉卷,留了些边缘的纸举到唇边,好让秀气的轻吻让它湿润,又卷好一支烟。

头发能染回来,纹身忍忍痛也能洗,只有烟不好借。在江晚云家住着什么都好,就是一周五天不碰烟,周末回家就容易报复性反弹。

李海迎看着她的样子,心底苦不堪言。自知不该提这个话题,有些后悔,想找个岔子缓和一下气氛,抬高声调追问:“周末医院会很忙,我可能没时间回来陪你吃饭。你能照顾好自己吧?”

林清岁“嗯”声回应。

李海迎默默叹了口气,转身出了房门。

阳台上星火再一次燃起,客厅里的光线似乎无端暗下了些。

这世上似乎只有孤独是永恒的。

*

隔天,仁卓医院寻常一样忙碌着,李海迎下诊时已经过了午饭点了。

护士递过签字板,顺便递上了一个便当袋:“清岁送来的,还叮嘱我一定要确保你吃完。李医生好福气哦,有个这么孝顺的女儿。”

李海迎接过打开来,看见色香味俱全的荤素搭配,心间一软:“这孩子……心里的永远比嘴上的多。”

她透过窗户眺望向江的对岸,眼里担忧又多了许多。

*

周末这两天,林清岁在家里百无聊赖,看看文献,看看关于“花辞镜”古早的新闻。

“樊青松翻红名作《花辞镜》,以怀安村真实事例为原型深情打造,弘扬:以女性视角为女性发声。”

“网传《花辞镜》爆火对风辞原型林某正常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据知情人士透露,林某曾多次要求保护隐私。究竟是为正义发声,还是以他人苦难为营销的戏码,真相扑朔迷离……”

“爆料!《花辞镜》风辞原型林某投河自尽!作者樊青松面对记者追访,称:‘花辞镜的问世版本的确存在重大错误。’。”

“2012年10月,著名剧作家樊青松与世长辞,其所有文化遗产归其爱徒江晚云继承。”

“2012年10月,江晚云现身樊青松葬礼,悲痛欲绝,面容憔悴。据知情人士透露,樊老家族丧葬仪式繁琐,江晚云期间多次晕倒,而樊青松大弟子陆杉并未出席恩师葬礼,疑似为遗产纠纷……”

林清岁关了电脑。

手机里仍然没有江晚云的消息。心情一沉,忽然手机铃声响起,一则短讯弹了出来,眼光立即看去:

“谢谢你的爱心便当,小刺猬。”

林清岁只觉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皱了皱眉头:“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