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最珍贵(184)

作者: 绾诚 阅读记录

树下桌椅雕刻着百年不朽的印迹,一套干净茶具早早摆在上头,寄托了友人心心念念又惶恐再惊扰的牵挂。

安顿下来以后,林清岁给在清欢的亲友们分别报了平安。

可平安不过是个愿景。

而后几天里,江晚云的身体并没有同春景一般柳暗花明。不是每况愈下,就已经算是天赐了。

她总是安静地坐在窗边,看着风吹花摇。偶尔有人来看她,她也像往常一样接待,一样泡好了茶,一样耐心地听她们说家长里短,一样浅浅笑着。可人走茶凉后忽然黯淡的双眸,却只有林清岁看见。

她们都知道,尽管来到这里的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却无人和她提往事,也无人同她谈未来。她们都知道没有人心中是充盈的,转过身去也一定在皱眉悲叹。

叶玫了解江晚云的性子,这些天不常来打扰,偶尔来了也只是在侧屋或院内帮着林清岁打扫收拾。

今天趁着她在,林清岁把从清欢寄来的最后一箱包裹也打开了,那里头都是些书籍文件,换做从前,会是江晚云第一个打开的箱子,如今,都放了快一周也无人问津。

叶玫看着这么繁重的工作量,也心疼林清岁这些日子的疲劳,便说道:“你说你也是,把这些东西寄来做什么?叫她看了心里又难受,将来难道还指望能用得上?”

“可这些都是她的念想啊。”

林清岁低声说。

只有她不忍割舍江晚云的过去,也不愿舍弃她的未来。

一本本整理书物,用手绢一本本擦干净,按江晚云过去的罗列规律排在书架上。又置办了一张原木书桌,上头组装了一个网购来的智能台灯。她开开关关,一遍遍调试,直到那光变得明亮又柔和,同她家里的一样,是暖色调的光。

叶玫擦着墙壁,又说道:“这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该向前看。你们这些读书人应该比我更明白这些道理。你多劝劝你师父,药还是不能断。多出门走走,一天到晚闷在屋子里唉声叹气,这病怎么能好?”

林清岁顿住了手里的事,其实这些天她心里头比谁都左右为难,徘徊不定。

那汤药太苦了,她都明白,每每喂江晚云喝下一口,总见她蹙着眉撇过头去,咬着唇咽下去,眼泪也不止掉落。

每个人都希望她活下来,在医院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强求她下床走动,强求她吃些东西,强求她把药喝完,强求她忍着剧痛坚持做完理疗。她时常被这些强求折磨得冷汗淋漓,面色苍白,最后不得已才崩溃得央求她带她逃离。

林清岁从来都坚定好死不如赖活,眼见了江晚云的痛苦,此刻竟也开始左右,她该不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江晚云?

从那个寒冬夜晚过后,她从来没敢再问她——活着,到底是否也是她的愿景?

“你脚边上是什么?好像是书页里掉出来的。”

林清岁闻声低头,捡起一片枫叶书签。

“是风和……”

她回想起来那个总是等在教堂外看梅花的女孩,也回想起她对江晚云说的话:

「“姐姐,我想送你一件礼物。”」

倘若是从前,她大概随手就放下了。可如今她只冥冥之中觉得一切自有定数,鬼使神差下把书签的塑封打开,里头果然嵌了张字条:

“雨花亭,鬼门十三针。”

她把字都念了出来,却没能读懂。

“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医针法。”

两人双双回眸,江晚云不知何时倚靠在门边,声音低柔,脚下看着也软绵无力。

叶玫赶紧去扶了她进来。

林清岁再反问:“中医?”

叶玫想了想说:“我们这附近是有一家中医馆,就在山上那雨花亭后头不远。不过这鬼门十三针……我是真没听说过。”

江晚云在桌边坐下,摸了摸桌面老木深沉的痕,双眸柔润,微微一笑。

而后解释道:“鬼门十三针在曾经是一种禁术,专治虚症,传说就是在鬼门关濒死的人,也能救回来。”

林清岁正了神色:“那现在还能找到会这种针法的人吗?”

江晚云摇摇头:“虽然市面上对穴位针法的记载很多,但真正传下来的非常少。我从前听一位老中医说起过,鬼门十三针不可行满,因为行针者往往会遭到反噬。甚至也能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听到很多关于鬼神的说法。从前一部分老中医,传承针法时往往会留一到两针不传,它逐渐成了一种秘术。如今,真正掌握精髓,又敢行鬼门十三针的中医,怕是屈指可数了。”

叶玫怀疑道:“这年头还兴讲反噬?我看这些东西,就是科学没有认可的旁门左道,什么反噬都是迷信,不过是那些医生不愿意承担风险。要真像传说中这么神,国家为什么不重点保护传承?”

林清岁却沉默不语,低头思索着什么。

江晚云察觉到她的思考,眉间微微一凝,转而宠溺一笑,摸了摸她的头发,轻声叹息道:“有些事情也许用科学无法解释。有道是世间因果,生死有命。他们不行满这十三针,是要给苍生留余地。”

林清岁与她对望,怅然一笑。

叶玫在旁说道:“这什么鬼门啊地府的我不知道,不过山里头那个中医馆,在怀安很有名,县里头的都特地跑来看。孙姨家那个偏瘫十几年的老父亲,就是给那老中医看好的。我看你状态好些,要不要改天我给人家请下来,看看你这病?”

江晚云垂下眼眸,紧了紧手心。刚想回些什么,就被林清岁握住了手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