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渣了豪门大小/姐后(161)

作者: 十年灯灯 阅读记录

温砚从微博界面退了出去,现在离她和谢不辞分开已经过了半个小时,易筱这个名字也慢慢地烙在她心口上,灼烧得人酸酸的,为什么会这样,她想不明白。

谢不辞的微信头像很奇怪,一片空白。

她点开发了消息过去:【你睡了吗?】

旅馆的这扇窗望出去,一眼能看到A国维和兵的宿舍。被一颗棕树给挡住了一角。

指尖的笔盖停下,她背往后靠坐,电脑的屏幕还停在文档的培训规则上。

谢不辞让她回来重温,她从头看到尾也没发现哪里不对劲,守则上提的最多的还是个人安全问题。

手机在手心震动,温砚低眸一看。

【谢不辞:没睡,在值班。】

能让谢不辞从塔和里赶过来紧急援助,那今晚肯定是要守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温砚发了几张照片过去,是她两年前在北国拍摄的,其中好几张照片在新闻网上都能找到踪迹。

橙黄的残日陷在废墟上,蔚蓝被晕染成了淡紫色,硬生生将北国构成了漫画中末世的残骸。

现如今的北国和两年前已经不同,战乱结束后,因为导师的照片获得了国际摄影奖,也让全球的人关注到了北国的惨状。

恢复生机的过程很慢,但所有人的力量集中时,就变得快了一些。

照片发出去以后,对方正在输入的字眼映入眼帘,温砚静等着,她在会话框打了一排字。

【我看了培训守则,没懂你的意思。】

这段话她是在等谢不辞回复过后,才准备发过去。谁知三分钟过去了,谢不辞的消息还是没有发过来。

温砚注意力停在手机屏幕上,也没有退出去,拧开矿泉水喝了一口。

二十分钟过去了,谢不辞还是没回。

旅馆到了深夜,走廊时不时便有脚步声,她将台灯的光调小了一些。

这套动作下来,手机嗡嗡一震,谢不辞回了消息。

【谢不辞:拍得很棒,早点休息。】

温砚傻眼了,但直觉告诉她,谢不辞刚刚想发的绝对不是这几个字。

但温砚能回什么呢,谢不辞把话堵死了。

她删除了未发出去的那排字,然后回了晚安。

她的心情很复杂,这件事貌似变得越来越难办了,谢不辞像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又像是一个满袖清风双耳不闻窗外事的旅行者。

但不管是哪种人,她们脚踩的都是同一片土地,想握紧的都是同一个目的。

次日,不到五点天就亮了,一道金光陷在灰尘中,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晃动在光束下,摩利泇能见到最美的日出,但却见不到人仰头赏佳景。

温砚退了房后背着包到了营地里,她听说安娜洛昨晚就去沟通交通恢复事宜。西城的公立医院已经有五名患者因为药品稀缺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直到过了五点,温砚才等到谢不辞出来。

很明显谢不辞看到她时,诧异了三分。或许是没想到温砚还没放弃。

“你今天回去着急吗?”温砚的半边脸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柔和,按照道理,谢不辞值班一夜加上出紧急任务,今天怎么也是休息时间。

谢不辞问道:“等多久了?”

“半个小时。”温砚笑着回,“出去走走吗?”

“你想去哪儿?”谢不辞发丝接了一点微光,风一吹细发落了几根在眉尾。

“随便走走。”

温砚也是随便回答的,西城不大不小,因为有国际救援队在这儿,领土保存尚且完整。

城内接受救助的难民都住在学校,这里停课半年了,工厂也停工了,原有的轨迹都被炮声打破了平衡。

要生活那便得在夹缝中维持原先的状态,一家书店还开着,温砚和谢不辞刚走到这儿。

她只是朝着里面望了一眼,谢不辞便问她:“要不要进去看看?”

温砚笑了笑点头,这算是回应。

货架上以二手书和新书做了分类,书架之间的过道极窄,老板瞥了她们一眼,手里的鸡毛掸子继续扫着柜台。

角落有个女孩在读书,身子缩成一个小团,人是蹲在地上的,后背抵着书架。她差一盏灯,一盏能照亮新字的台灯。

“你是京华医大毕业的吗?”温砚微翘首望着架上的书,都是些世界名著,一盏壁灯从最上端投射下来,做了烫金书脊便反光。

谢不辞食指放在书沿,微弯将书带了下来,不急不缓地答:“嗯,离你学校不远。”

的确是不远,温砚读大学那会儿路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某次活动,到隔壁学校完成摄影作业。

“你哪一年的?”温砚拿了书转头看她。

谢不辞手里的书刚翻了一页:“比你大一岁。”

温砚眼眸微动,谢不辞知道她哪一年的不稀奇,她受伤那天手术前便报过,但谢不辞还记得倒是一件稀奇事。

她也没有多问,谢不辞拿的是一本讲中东著名建筑的书籍,正好,谢不辞随意翻开的一页,是邻国有名的白塔。

那座塔温砚小时候跟着爸妈旅游去过一次,像一座被雕刻半边的鸡蛋壳,那时,塔尖顶端停着一只老鸦,五彩斑斓的黑在光下闪耀着。

温砚记得特别清楚,她问:“你去过吗?”

“没有,在书上看到过,了解的不算多。”谢不辞慢慢看她,“你了解吗?”

“我了解的也不多,我记得在佛教文化中,佛塔是佛教寺庙中供奉佛陀舍利的圣容器,有助谢传播佛教教义,因此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灵性。”

温砚慢慢解释:“不过在某些历史时期,白塔也被用作城市的防御工事。白色的外观,能使它们在日间更加显眼,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