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家四季[种田](19)

作者: 鱼生寄沧海 阅读记录

粥已放得只有些温热了,他咕嘟一口,碗上结成一片的米油便顺着划进了他嘴里,他没尝出味儿,只感受到了这扎实又细腻的口感。他又尽量秀气地抿了一口,细细尝着,他不大会形容,只知道说:“嗯,熬得火候刚好,米香味足着呢。这豆子也是,放里面刚刚好。”

只要他爱吃,说什么余礼都是高兴的,又同他说起买种子、养鸡和腌酸菜的事,李铭川事事都回应他。

“成,下午咱就去买种子去,可以多买些,玉米熟了能种些别的。”

“那你去买种子,我在家给你打个鸡圈过来,家里有些厚柴能用,不行我就去山上坎些竹子回来。”

“坛子?我带你去大伯家拿。要不咱们吃完了先去大伯家拿坛子,咱们后日才能回门,今日能去爹娘那吗?”

两人说着话,李铭川喝完一碗粥,余礼便要拿过碗给他添上,喝完一碗就添上。直到李铭川苦兮兮看着他:“我的好哥儿,我已喝了四碗了,这东西饱肚,实在喝不下了,要不我下午搭完鸡圈再喝?”

余礼这才反应过来,脸一红,他光顾着和李铭川说话了,添碗这个动作全是他下意识的,而李铭川也没做声,就这么喝完了四碗。

他看了李铭川一眼,但不知他自己现下的可爱。脸上是红扑扑的,眼睛里带着些撒娇的意味,看得李铭川只想抱他回房休息。

李铭川傻笑两声,刚想去搂他,一站起来又歇了心,太撑了,什么心思都没了。

余礼见他这两个别扭的动作,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11章 新生2

歇了一阵,李铭川带着余礼去大伯家。

这是余礼第一次过来,堂姐已回夫家了,只大伯伯娘和堂哥在家,他们正巧准备去地里看看。

余礼乖巧跟着李铭川喊人,大伯娘很是高兴,拉过他想给他拿东西吃。

余礼连忙说:“伯娘别费这个事了,我就是想来问问你们爱不爱吃腌酸菜,想来拿两个坛子给你们腌两坛酸菜。”

大伯娘心下一暖,从前他们两兄弟妯娌关系就不错,自二弟两口子去后,他们更是把李铭川当成半个儿子帮着,现如今李铭川成了家,她和李大伯心下本就松快了不少,今日看这余礼也是个好相与的,也把他们当长辈敬着。

她欣慰道:“好孩子,你刚成亲,该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的,竟还能惦记着伯娘。”

余礼笑了笑,他说不太来这些话,只道:“伯娘对我们好我是知道的,我们自然也要对伯娘好。”

大伯娘便也笑着去了灶房,很快就洗了两个坛子出来,道:“那伯娘便倚老卖老一回,等着吃咱们礼哥儿腌的酸菜。”

李大伯院子里有棵上了年纪的丹桂,现在还没开花,但他家年年秋日里是要晒些干桂花的。

余礼抱起一个坛子,大伯娘给他塞了一小包干桂花,同他道:“你试试,去年晒的,泡茶虽没有那些金桂香,但入口也是不错的。”

余礼很是惊喜,正好昨日成亲卫芪和他相公送的礼是一小罐蜂蜜。他也没推脱,接过来道谢。他们平日里叶子茶喝得多,他便打算做桂花蜜,待到秋日里泡水喝,能滋阴润燥。

大伯娘见他真的喜欢,又笑着跟他说:“你若是喜欢,过两月这花便要开了,当时咱们一起打下来,你多带些回去晒着。”

余礼高兴答了,道:“伯母,等酸菜做好了,我再给你送来,今日就先不打扰了。”

他叫了声同大伯和堂哥说话的李铭川,李铭川便走过来搬起地上那个坛子,又接过余礼手上的坛子,两人一起回家了。

留下大伯一家在后头看着。

李铭顺同他娘啧声道:“啧啧啧,川子成了亲就是不一样了,会疼人了。”

他娘白他一眼,拧了一下他耳朵,道:“你也知道!你也马上要成亲了,还不多学点做点。”

两人回到家,李铭川就马不停蹄开始搭鸡圈,余礼有了养鸡的想法,他便想早点为夫郎做出来。

余礼把坛子往院子里一晒,做腌酸菜坛子也得是没有水的,天气热,一会就能晒干了。他同李铭川说了一声,便找吴阿么买种子去了。

吴阿么昨日里也去了他们的喜宴上,没想到他今日就出门了,还来买菜种,连声夸他勤快,把他迎了进去。

余礼道:“谢谢阿么,我想买些白菜种。还有什么菜种是下月好种些的?”家里的玉米下月能熟,余礼便还想买些留着下月收了玉米后种下去。

吴阿么知道村里人买种子方便,不会一次买太多,给他装了些白菜种,又边指着边细细同他说:“黄瓜和茄子都好,黄瓜若是下月种下去,腊月前能收,茄子要更快些,秋日里能收,看你是想要哪种了。”

余礼挑了茄子,付了铜板道着谢走了。

到家后,李铭川还在忙鸡圈,余礼把腌软的白菜用腌出来的白菜水洗净,又拧掉了些白菜里面的水分,这一步不能太用力,免得拧得太干了,白菜不出水了。拧完后,便可把白菜团得紧紧的,装到坛子里,坛子也不用装太满,装太满泡几日白菜出了水,是会溢出来的。

白菜装坛后,是不能让太阳晒着的,放在阴凉一些的地方,过个二十来日便能吃了。

腌酸菜是个费手的活,虽不用许多力气,但手一直在盐水里搅和,会变得红通通的,若是动作慢了,泡了太久,还会痛上几日。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常说,莫把伤口上撒了盐巴,受不住的。

余礼手脚麻利,收拾完了就赶紧舀了水把手上冲干净,只有些红,还未生痛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