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姨揉揉眉头,没有分家之前,江二嫂的态度还好一点。
“总是说我们分给他们的东西少,说他们大哥分到的东西多。”于小姨道,“我们都还活着,他们的奶奶也还活着。我们都有嘴,都要吃东西,要开销的。哪里可能把所有的钱都分给他们,我们的日子不要过了吗?”
又过了几天,那几个就去了别的地方,没有继续在这边。他们打算过几个月一年的,到时候再回来,回来的时候就说亏钱了,钱都亏没了。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别总想着赚钱的时候,也得想着亏钱的时候,总不能赚钱了,钱就是那些投资者的,亏钱了,就算是这些吸引投资的人。
那几个人走了之后,江二嫂还想着他们一定是去开工厂了,她做梦的时候还梦见她收了很多分红。
于小姨没跟宋凤兰说这事情,是宋凤兰过去接秦梓航的时候,宋母跟宋凤兰说的。
宋母想想都觉得糟心,乡下当知青的儿子回来了,还是有不少事情。
“没工作,没钱,现在还要去做投资。”宋母道,“真要是投资的话,他们手里的那点钱不够瞧。”
“妈,您不会过去说了吧?”宋凤兰问。
“没有,我过去说干嘛?”宋母道,“我又不是他们的亲妈,也不是她们的婆婆。我过去说话,别人都不听我说的。我去说了,只会让你小姨在家里更加难做。”
“清官难断家务事。”宋凤兰道,“人家现在想着发大财。我们去泼一盆冷水,别人哪里可能相信,只当我们是要断他们的财路,我们不希望他们富有。”
“所以没有去说。”宋母还是懂得分寸的,她不可能冲到别人的儿子儿媳妇面前说不中听的话,“你小姨担心他们借钱投资。”
“他们从乡下回来,别人会借给他们很多钱吗?”宋凤兰问。
“这可不一定,东借西借,还是能借到不少钱。”宋母道,“真要是借了那么多钱,亏了,就不好还了。也难怪你小姨担心,他们家本来没有多少钱的。”
“都分家了,别操心。真要是欠了很多钱,到时候态度强硬一点。”宋凤兰道,“不要太心软。”
“都是亲人,哪里可能真的狠下心来。”宋母道,“要是你小姨能狠下心来的话,她当初就不可能留你在家里。”
宋凤兰想想也对,于小姨的心比较柔软。
“儿女都是债。”宋凤兰道,“小姨真的要管,让小姨去管,您别插手。”
“我不插手,除非你小姨张嘴找我借钱。不过你小姨不大可能张嘴找我借钱。”宋母道,“你小姨跟我说话,都不是想要什么。她就是想说一说,她没法子跟她婆家人说,也就只能跟我说。你小姨也是命苦,唉。”
“也不能那么说,在特殊年代的时候,小姨还能待在城里,也没有离婚,比很多人都过得好了。”宋凤兰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普通人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子就不错了,总不能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我看小姨过得还是很稳当的。”
宋凤兰不是瞧不起她小姨,而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宋家人之前被下放农场,他们在农场里很遭罪的,于小姨至少没有被下放农场。指不定于小姨曾经还庆幸嫁给工人阶级,而不是嫁给资本家。
宋凤兰跟于小姨生活多年,她明白于小姨的心态。于小姨不是一个坏人,没有想着别人过得不好,她是一个能把日子过好的人。
“妈,我带梓航回去。”宋凤兰道。
“在这边吃完饭回去。”宋母道。
“回去吃,家里的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他爱吃的。”宋凤兰道。
“这里也有他爱吃的。”宋母道。
“没我爱吃的。”宋凤兰道。
“那还不是因为不知道你要过来,要是知道你要过来,一定给你做你喜欢吃的。”宋母道,“行了,行了,你就带梓航回去。”
“梓航,回去了。”宋凤兰朝着楼上叫,她以前回到家里,还能多见到儿子,现在回到家里,儿子经常没有在家里。
“来了,来了。”秦梓航从楼上噔噔噔跑下来。
秦梓航跟宋母等人告别,他跟宋凤兰一起回去。
“妈妈,您今天很早回来啊。”秦梓航道,“我想着一会儿就回去。”
“稍微早一点点,正好去看看你外婆,再接你回来。”宋凤兰道,“我平时没有多少时间过去,倒是你有更多的时间过去。”
“妈妈没有在家,我就过去。”秦梓航道,“妈妈,我陪着外婆,您开心吗?”
“你是陪着外婆吗?你是跟你哥哥姐姐一起玩。”宋凤兰道。
“外婆有给我们端吃的。”秦梓航道,“外婆很高兴,这也算是让外婆高兴了吧。”
“你外婆看着你们开开心心的,她就很开心。”宋凤兰道。
宋凤兰的初中老同学邢宝珠已经回去乡下了,穷乡僻壤,黄土地,土地不够肥沃,出来的粮食都少。
邢宝珠跟丈夫说了她找初中同学借钱的事情,“她说不着急还钱,我们还是得努力赚钱。孩子要在首都待好几年,初中读完,读高中。每年都得拿一些钱过去,他吃饭要钱。”
“大哥大嫂同意他留下来了?”许丰问。
“同意了。”邢宝珠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许丰是一个乡下农民,他没有想着要送儿子去城里,但是他妻子说要送孩子去首都,他没有意见。许丰也希望儿子在城里能过好日子,想着孩子读书出来。
“怎么都得等高中过后,这些年要钱。”邢宝珠强调钱,“我们得想法子多赚一些钱,总不能每一次都去找我的老同学借。借一次,借两次都还好,每年都去借,这让别人怎么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