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她碾压全场[快穿](124)
“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官方的米粮拿不到,我们只能去民间要。或威逼利诱,或晓以情理,富商豪绅世家大族都捐了些,解了燃眉之急,可非长久之策,谁也不愿一直充当这个冤大头。很快就再次捉襟见肘。”
罗师旋指了指路过的高耸石碑,还没打磨只是个雏形,只能算是一块比较大的石头。
“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立功德碑,把捐钱捐物的名单都刻在碑上。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能有这样捐钱换名声的机会,都心动不已,又有些之前抠搜逃避捐赠的商人寻过来捐了些财物。”
罗师旋的声音很有感染力,明珠皱皱眉:“这种程度应该不够。”
她来时注意数了下,发现即使已经迁移了一部分人去外省,此地依然人数众多,要养活数万人,仅仅靠商人不痛不痒捐的那几毛钱可不够。
“是不够。所以后来我们放出风声,凡是功德榜前十,不论出身,都可以获得科考的资格。”
这可是改变出身的机会!此消息一出,全县城震动。
明珠意外:“吏部竟然肯同意?”
“假的。”罗师旋说起来语气稀疏平常,仿佛说的不是掉脑袋的大事,“公告是我叫人用萝卜刻了个假章。原本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先把面前这关过了,过后我再向朝廷争取,走走关系,或者用我军功换也行,只是没想到……”
没想到水患还没解决,皇位先换了人坐。
自古以来,假传政令都是触犯皇权的大忌,明珠身后一串官员听得冷汗直流,不时用眼神偷瞄明珠的反应。
明珠展颜一笑,不吝夸奖:
“事急从权,你做得很好。”
罗师旋又得了一次夸奖,谦虚地道了声哪里哪里,实际嘴角已经裂到耳后根了。
笑呵呵跟他们讲后续的故事。
商人们能攒下偌大家业,也不傻。
馅饼一下子画太大,反倒不敢轻易相信,卸磨杀驴的故事他们还是听说过的,谁也不敢当出头鸟。此时,一位外地的行商慷慨解囊,直接捐了一大笔钱,成为榜一,打破了诡异的僵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些东西就是怕抢。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百姓,都有一个朴素的共识,有人争抢的东西,那就证明一定是好东西啊!
何况那是官位,还需要证明嘛,是毋庸置疑的好东西啊!
商人们此时也不纠结真假了,仿佛前几日推脱说没钱的人不是自己,调动最大限度的资金,生怕慢了别人半步。
势要举全家之力,冲进前十!
也不怪大家这么疯狂。捐官行为由来已久,钱给谁不是给?区别在于捐官还要伏低做小找门路,而捐款的地点大家都知道,大门敞开,从里面出来还会被灾民顶礼膜拜感谢。
捐了的都说好!
有科举这个美味的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各家都使出了看家本事,钱财易得,而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千载难逢。
功德簿前十竞争激烈,每天都有不同排序,唯一固定的是,那位远道而来的行商实力雄厚,每天捐一笔巨款,还从外面运来许多衣食药物,永远高高悬挂在榜一的位置,谁也无法动摇她的地位。
“说来这位榜一还是位熟人,陛下猜猜是谁?”
罗师旋故意卖关子。
明珠垂眸思索。
她这样问,必定是明珠认识的,很快一个人影就浮现在脑海。
明珠是这么猜的,但是真正看到连翠的时候,她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短短一年多,就能聚积这样多的巨额财富,她之前果然没看错对方的经商天赋。
连翠是接到罗师旋的通知,知道明珠来了,特意带着连喜直奔而来的。
路边遇到的灾民对连翠和连喜很熟悉,热情打招呼。
连翠看到明珠很高兴,乐此不疲跟周围人宣传明珠,告诉大家她是给明珠干活的,他们真正要感谢的人是明珠。
百姓局促地看着人群中气质卓然的明珠,羞涩地朝她笑了笑。
明珠没阻止连翠的行为
民众经历过被老皇帝抛弃,正是心中恐慌的时候,商人自发互助自然没有官方保障安心。
明珠登上一处高台,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演讲后,内容很快传播开,气氛一振。
当晚,明珠带人直接接管县衙,根据白天看到的内容,颁布了很多命令,其中就包括落实功德碑前十有科考资格的承诺,甚至把拍板做主名额扩展到了前二十。
本来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功德簿的名词已经逐渐固定,十名开外的富商已经开始考虑收手,虽然也很惋惜,但是家底不如别人家殷实,总不能人财两空吧!
得知名额扩展后,再次默契地卷了起来。
明珠忙起来没个时间概念,被连翠几人催着去休息,睡了不足三个时辰,第二天天一亮,就带人去水边探查。
她总觉得这个连绵的雨不正常。
“没有异常,就是今年雨水太多,导致水位超过可容纳的最大限度,才形成了洪灾……”
排水系统设计没有问题,沟渠安排也很合理,毕竟是在京城附近,没人敢偷工减料,基建还是很有保障。
最大的问题就是下雨。
连下了三四个月,不管多好的排水防涝城乡设计也顶不住啊!
几个有基建经验
的专家围在一起讨论,明珠四处走了走,逐渐弄明白原因。
专家说的没错,人力方面已经做到了能达到的上限,有问题的在天,不过寻常人心存敬畏,不敢探究老天爷的异常,明珠却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