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355)
谢循听着程乔她们交谈,回想起自己初见凤绵的时候,那时候凤绵比现在小,就已经很聪明了,所以他没有怀疑李嫂的话。
谢循好奇问:“乖宝,你那时候和先生说什么?”
凤绵下意识就想回答。
也是这个时候,程乔笑了起来,“那时候乖宝还小着呢,那些事他哪里还能记得。”
凤绵眨了一下乌溜溜的大眼睛,赶紧改口道:“窝、窝不记得呀……”
谢循略有些失望了一下,他还想知道乖宝小时候会说什么呢,不过倒是他差点儿忘了乖宝那时候还太小,能咿咿呀呀地表达就不错了,现在哪里还能记得。
谢循很快又想开了,“没关系,我们遇见以后你说的话我都记得。”
凤绵点头,心里其实有一点点小内疚。
因为他的秘密不能暴露,他只能对谢循撒谎了。
但是谢循一直都对他那么好。
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会和谢循透露一些的。
凤绵对谢循说:“窝也记呀……”
他和谢循认识之后的事后他也都记得,他也不会忘记的。
谢循高兴地伸出小指要和他拉钩,约定以后也都不忘记。
凤绵觉得谢循都这么大了还是有点儿小幼稚,不过他愿意配合谢循啦。
凤绵眼睛亮晶晶地玩着拉钩游戏。
谢循看他感兴趣,还和他说了不少现在外头时兴的玩法,当然这些玩法都仅限于小孩子之间。
凤绵很纳闷谢循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谢循每天都要读书,除了读书睡觉的时间都和他黏在一起,是哪来的时间去打听的?
谢循:“是武文告诉我的。”
而谢循让武文去搜集这些,也是为了和凤绵玩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该说不愧是小太孙呢,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怎么收集有用情报了。
凤绵确实对这些都很感兴趣的,渐渐的也就转移了注意力,不再时时盯着天空看了。
---
贡院周围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一概无法靠近。
林清弦坐在狭小的考间内,摒除杂念,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笔下文章。
巧合的是,离他不远的就是纪兰辞。
一个是章砚之的弟子,一个是齐越川的弟子,考官们自然也是格外关注他们。
换做别人,受到考官额外的眼神注视,可能会紧张起来,进而影响考试的发挥。林清弦和纪兰辞都挺镇定的,并没有受到外界影响。
主考官就点了点头,低声和身旁人说道:“这两人定力都不错。”
旁边的考官道:“要不怎么说是名儒弟子呢。”
说到林清弦和纪兰辞背后的师父,大家自然而然也就低声讨论起了齐越川进京的事,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齐越川就在进京的路上了。
与此同时进京的官道上,齐越川和梁筠正坐在马车内,老仆周叔赶着马车,后面一辆马车坐着梁筠的贴身嬷嬷和丫鬟,还有一辆盖着油布的马车装着一箱一箱的物品,大多数都是书籍。
跟在马车旁边的还有一队特意从武馆聘请来的护卫,将几辆马车护在队伍中央。
一行队伍不算打眼但也不容小觑。
齐越川他们的马车角落里有炭盆,融融的暖意充斥在马车里。
过了一阵子梁筠掀开车帘,对老仆道:“老周,让武馆的兄弟帮忙赶一下马车,你也进来暖一暖身子吧。”
周叔一笑:“到驿站再休息吧,夫人可别担心老奴,老奴这身板可比老爷强多了。”
齐越川在里头哼了一声,显然不认同。
周叔跟在齐越川身边不知道多少年了,并不会那么拘谨,开口就道:“老爷可别不服输,您整天不是去给学生上课,就是窝在书房里看书,平日还不喜欢出门走走,身板自是不如老奴天天锻炼的强。”
周叔这也是实话,别看他年纪也有一把了,日常行动健步如飞,身体依旧劲瘦有力,让他和一个疏于锻炼的小年轻搏斗,那小年轻还不如他呢。
齐越川:“你就吹吧。”
周叔:“老奴这怎么是吹呢,就说这赶马车吧,老奴在这坐一上午吹风都不觉得冷,手脚都还是暖的呢,您能行吗?”
齐越川:“……”
周叔还继续道:“小公子让写来的信上可是说了要您好好锻炼呢,我看啊等到了京城啊,您是没法跟小公子交代喽。”
齐越川一想到凤绵,确实有些心虚,但他可是师公,哪有师公向一个小屁孩交代这些的,“他敢?我看现在该紧张的人是他,老夫可是考他的,小心他的小奶臀不保。”
梁筠没好气地看他一眼:“绵哥儿才多大,你好意思摆这个谱考他?”
齐越川:“过了年就三岁了,不小了,该启蒙了。”
梁筠:“容我提醒你一下,他还没满两周岁呢。”
齐越川嘴硬,说是不满两周岁也该用功,不能浪费机灵劲等等。
梁筠干脆不理他,现在是嘴硬,等到了京城后,她倒要看看这老头子还能不能嘴硬得起来。
“也不知道绵哥儿现在怎么样了,他让清弦写过来的信上说了一堆京城的事,就是没提自己现在长多高了,也不知道我给他做的衣服会不会不合穿。”
“不过才一岁多的小不点儿,能长到哪里去。”
“……”
梁筠无语地看他一眼,这个时候知道凤绵才一岁多了?
齐越川:“依我看,那小家伙肯定是比以前更圆了,你把衣服做圆一点准没错。”
梁筠:“这话你就当着绵哥儿的面去说吧。”
齐越川不傻,这话他当然不能当着凤绵的面说,不然那小家伙得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