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374)
别说,就这么一个圆润可爱的奶娃娃,不管他是谁家的吧,瞧着也就让人心喜。
庆熙帝笑了起来,“今天可是鹿鸣宴,是读书人聚会的日子,你既然参加了,可有准备好背一首诗啊?”
凤绵心里早有准备了,闻言也不怯场,奶声奶气回道:“准备呀。”
庆熙帝满意道:“好,那就由你来开这个头吧,你先背一首诗,然后由你爹接着你背的诗,作一首诗,依次类推,在场人都踊跃参加。”
庆熙帝都发话了,自然是每个人都要做一首诗的。
好些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凤绵,不知道他会背哪一首诗。
凤绵也看向林清弦。
林清弦鼓励地对他点了点头,意思就是他随便背。
凤绵这才放心了,当场背了一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会儿正是万物复苏的春日,他这一首《春日》算是十分应景了,虽然声音奶呼呼的听喝还有些口齿含糊的地方,但也是很流畅地将它完整背诵完了。
在场只要不是傻的,自然也都听明白了他背的是什么。
更妙的是,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也是春,是十分常见又不会出错的以春为主题的诗,不管在场的是谁,就算作诗作不出来,也都能背上一两首了。
当然更讨巧的是,这对林清弦来说也没有半点难度。
不少人听完都暗含意外地看向凤绵这个小娃娃,一时吃不准是巧合还是凤绵这个小娃娃真就那么聪明了。
唯有林清弦、齐越川、武安侯等人大概是猜到了这是凤绵的有意为之。
庆熙帝在上首说了一声:“好,背的不错,确实下过功夫的,赏。”
凤绵高兴地行礼谢恩:“谢谢皇上爷爷呀。”
庆熙帝哈哈大笑。
在场人见状,自然也都纷纷附和着夸奖了凤绵几句,凤绵全都大大方方地接下了。瞧着他这番模样,不少人都在暗自点头。
不愧是状元的儿子,这林家小儿也不同凡响啊。
有凤绵开了这个热闹的头,接下来的鹿鸣宴气氛就十分活跃了。
林清弦作诗一首后,纪兰辞、阮振等人都接了上去。
等在场的新科进士们也都作完一首诗后,庆熙帝看向齐越川和章砚之。
“齐老,章爱卿,两位觉得这些人当中,谁作的诗更佳啊。”
“回皇上,以老夫浅见,这些诗作各有千秋,但要论更佳,那自然还是林状元这一首更出色些。”
“章大人太谦虚了,你的弟子所作也不差,便是阮榜眼的诗作也十分有豪情。”
其他人本以为庆熙帝那么问以后,齐越川和章砚之会斗起来,谁知道他们两个人互相吹捧着就把这件事揭过去了,不由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庆熙帝也有些可惜,他还想看齐越川和章砚之的热闹呢。
庆熙帝暗自砸吧了一下嘴,觉得颇无趣,他将目光一转,转到了三皇子和六皇子身上。瞧见这两个儿子,庆熙帝脸上的笑容都收了起来。
不少人注意到了庆熙帝的脸色变化,都暗暗低下头。
三皇子和六皇子争夺储君之位,朝堂争夺激烈,皇上的不满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和这两派没有关系的,都恨不能当做没看见,不想沾染上什么是非。
凤绵虽然看不懂这些,但他看得懂吃的,不管气氛如何,他是一口接一口吃得十分开心了。武安侯也专注于给小外孙喂吃的,别的半点儿不理。
---
谢循在书房念了一上午的书,午后又在书房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听见院门口有动静,不等他出去瞧瞧,就先听见凤绵的声音响起。
“朝朝——”
谢循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书快步走出了书房,一走出来就看见凤绵手里握着一把桃花,啪嗒啪嗒朝他走过来。
“乖宝。”
“给咿呀。”
凤绵将手里的桃花束递给谢循,这是他从御花园里摘的,他记得谢循跟他说过,谢循的母妃喜欢桃花,东宫就种了不少的桃树,所以看见御花园有桃花盛放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谢循,征询了宫人的意见后,摘了一把回来。
谢循欣喜接过:“谢谢乖宝。”
乖宝一直都记得他说过的话,还特意给他摘了宫里的桃花,乖宝真好。
谢循一个用力将他抱了起来。
跟着凤绵过来的雷虎笑说:“小朝,小公子还给你待了一盒子点心回来呢。”
谢循看向食盒,对于宫中的御膳他已经不感兴趣了,但既然是凤绵带给他的,那意义就不一样,侧身让雷虎帮他放在书房的桌上。
凤绵等雷虎帮他把食盒放下手,对雷虎说:“虎虎,窝和朝朝索悄悄话呀。”
雷虎笑:“知道,属下在外头等您。”
雷虎一出去,凤绵就告诉谢循,这点心是庆熙帝让他们带回来给谢循的。
谢循闻言哦了一声,对这糕点的兴趣顿时就消失了。
凤绵看不动,告诉他道:“系枣糕呀,好次。”
谢循看出他的意思了,让他和自己坐在一起,把食盒打开,拿出了里头还有些余温的金丝枣泥糕,递给凤绵,“给,乖宝吃。”
凤绵:“咿先次呀。”
谢循把手里的枣糕塞嘴里叼着,又给凤绵拿了一块,这回凤绵接了。
两人排排坐着,凤绵边吃边晃动着小脚丫。
谢循看他吃得高兴,便觉得这糕点比刚才顺眼了。
谢循问他:“乖宝,今天进宫,有没有人欺负你?你跟我说,我都记着,等我回宫了帮你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