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410)
凤绵眼睛亮亮,问齐越川:“窝楞不楞一起去呀?”
齐越川摇头:“不能。”
凤绵:“为什呀?”
齐越川:“师公是奉旨去教太孙学习,宫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不方便。”
凤绵哦了一声,有些失落了。
齐越川:“但是你有什么话,还是可以让师公帮你转达的。”
凤绵想要和谢循传话,可以通过武忠。
他就是想要试试看能不能去和谢循见面。
齐越川看出他的低落,解释说:“你放心,师公既然做了太子少师,名义上就是他的老师,以后会有机会让你俩见上的。”
凤绵点点头,他知道的,意思就是还要等。
---
隔日齐越川就正式上任了。
齐越川进了尚书房,就看见了早早等候的谢循。
齐越川行礼道:“老朽见过太孙殿下。”
谢循赶忙搀扶起他,在这样的场合两人自然是要假装不认识的,他道:“齐老不必多礼,从今往后您是孤的老师,该是孤向您行礼。”
谢循将齐越川扶到了老师的位置上坐下,自己向齐越川行了弟子礼。
这也是两人在正式场合的第一次正式礼节。
谢循心里有些许的紧张和澎湃,然后抬头看着自己名义上的老师,实际上的师公。
齐越川满意地点点头,说:“殿下如此尊师重道,是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只要殿下潜心学习,日后定能成大器。”
谢循:“孤一定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教导,也不辜负皇祖父的栽培。”
齐越川越发满意,随后便让他坐在书桌后,开始今天的第一堂课。
谢循的底子,齐越川一清二楚,不过为了掩人耳目,还是做做样子,给谢循出了一些题,摸摸底。
谢循回宫这段时间,每天都认真学习,一天都没有落下,对于齐越川的考问,全都认真回答了。
齐越川的满意肉眼可见的明显。
庆熙帝带着人过来的时候,就是看到了这一幕。
林清弦作为侍讲学士,经常被庆熙帝召见,今日也在随行的队伍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刚才在御书房里议事的大臣。
“孙儿拜见皇祖父。”
“老臣拜见皇上。”
“齐老和循儿都起来吧。”
“谢皇祖父(谢皇上)。”
庆熙帝高兴地坐在上首,神色颇有些春风得意。
五皇子和三皇子的势力倒台,六皇子被训斥后也暂时安分守己了起来,朝堂上颇有回到了庆熙帝以前一言堂时候的意思,他怎么能不高兴。
春风得意的帝王坐在椅子上,让齐越川尽管考验谢循。
“循儿,齐老可是和章祭酒齐名的大儒,朕以前也是有幸听过齐老教导的,你可要好好表现,不要堕了我皇家的名声。”
“孙儿遵命。”
跟着庆熙帝一起过来的朝臣们,看见谢循在齐越川的考验下有问有答,表面上都笑容满面地鼓励着,实则心里的想法也是各异。
齐越川名头大,桃李满天下,不知道多少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他有师生情谊。远的不说,就说这朝堂上吧,大理寺少卿褚翊是齐越川的二弟子,新近的帝王跟前红人林清弦是齐越川的三弟子,都是日后前途无量的。
更别说那些虽然没有没有正式拜师,但是有过教导、指点之情的其他出自康南府的大小官员了。
庆熙帝把齐越川指给谢循当老师,不就等于把齐越川这一系的人脉都送到了谢循这个太孙的手上?
由此可见帝王对太孙的栽培之意了。
如果说之前庆熙帝对谢循的关照让人意外,那么这次的“看重”就真的是让人看出了庆熙帝栽培谢循的决心了。
想不到啊想不到,东宫沉寂多年,居然又死灰复燃了。
没有了三皇子、五皇子,多出了一位更名正言顺的太孙,朝堂局势又要再变喽。
当然也有人是心中欣喜的,对他们来说,太孙名正言顺,更符合正统。拥护正统储君,不比跟着那些皇子摇摆站位来的光明正大?
庆熙帝今日特意带领他们过来,未必就没有让他们看清楚的意思。
那么要怎么选择,就需要好好考虑清楚了。
林清弦不着痕迹地打量了这些朝臣的脸色,大概猜出他们心中所想。
看来已经有人动摇了。
·
第248章 章师父,喝茶(2更)
“菖蒲,性温,辛,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耳聋。长吃使人不健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做浴汤。可……”
“黎芦,辛,寒,有毒。主治蛊毒咳逆,泻痢肠潞,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疗……”
凤绵小小一团团坐在椅子上,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对他讲解《百药谱》的孙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清澈纯良的……愚钝。
实在不能怪他,他没有谢循那么厉害的过目不忘本事,听着孙缙说了这么多药草的知识,一开始还能认认真真听着,但内容多了,他就容易听天书了。
孙缙看他有些懵懵的样子,也无奈放下书。
小家伙才三岁,启蒙都未曾,听这些药经确实是有些为难他了。
师伯也真是的,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学百药谱?
凤绵不好意思道:“孙叔叔,窝、窝再听一遍呀。”
孙缙将百药谱合上,放到一边,“是孙叔叔想岔了,这些知识对你来说还太深奥了,咱们先不记太复杂的,先学会认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