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484)

作者: 怀若谷 阅读记录

这一次去南巡可是沿着最富庶的地方一路南下的,肯定非常热闹。

林清弦对武安侯等人说道:“这次南巡会经过康南府的泉城,我打算带着乖宝和乔娘回向祭祖。”

原本中了状元后林清弦就要回乡祭祖的,只是那时候事情多所以推后了,现在有了机会却是一定要回去一趟了。

武安侯点点头:“应该的,我们也跟你一起回去,给亲家公亲家母上柱香。”

侯夫人几人也都赞同,并且开始张罗起去清风县要准备的东西了。

这一趟南巡,齐越川年纪大了就不跟着去了,梁筠也留下来陪着他。

正好褚翊也不去,林清弦就请他多照顾师父师娘了。

凤绵想知道谢循去不去。

林清弦:“太孙自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虽然谢循才九岁,庆熙帝对谢循的防备心也没有那么重,但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庆熙帝就怕谢循也伙同什么人造反逼宫,趁他不在京城的时候夺了他的位,所以是一定会带着谢循一起的。

凤绵知道谢循一起去就放心了,这样他就可以经常和谢循见面了。

他已经听说了这次南巡主要是走水路,先沿着运河走一段,然后出海走一段,龙船极大,他可以和外公一起住在龙船上,到时候就可以经常和谢循见面了。

这次南巡,就连程少煦这个表面上腿脚不变的人也都被侯夫人要求一起去了。

侯夫人的原话是:“天天待在府里也不知道给我找个儿媳妇回来,这次出去多相看相看,不想在京城找,在南边找也行,总之得找个看对眼的。”

程少煦年纪也不小了,听了他娘这话也不得不从。

程少如作为侍卫统领就更不用说了。

孙缙也要去,因为庆熙帝现在越来越怕死了,而几次三番救了他命的孙缙就是庆熙帝的定海神针,庆熙帝现在根本不敢离开孙缙。

因此尽管孙缙压根就不想去,也不得不去了。

为此孙缙还颇有些怨念地看着林清弦,如果不是林清弦把他推出来当挡箭牌,他本是可以过安静生活的,现在完全被打乱了。

凤绵安慰道:“师父不怕呀,绵哥儿陪着你呀。”

孙缙当然不会怕,但也就只有看着凤绵的时候才会觉得心甘情愿一些了。

“你爹就是个心机腹黑的。”

“我爹的肚子不黑呀。”

“……”

“你也是个小机灵鬼。”

“我不是呀,我是乖宝呀。”

凤绵被孙缙挠痒痒,嘿嘿直笑着。

南巡的日子早就定下来了,临出发的时候,一众在名单上跟着南巡的京城官员也都跟着忙碌准备起来,经历过了前一段时间的血腥风雨后,难得有了可以跟着南巡的机会,一众被压抑得很的官员们也都可以借这个机会狠狠松口气了。

武安侯府也准备了足足三大车厢的东西,拉货的马车车厢极大,所有缝隙都塞满了,其中凤绵的东西就占了不小的一部分。

要不是实在不方便带得太多,程乔和侯夫人想要给凤绵装上的东西还会更多。

出发那天,凤绵他们先是坐上了马车,前去离京城最近的港口,然后再上船。随行的人员太多,龙船自然是不可能都装下的,所以还有其它随行的大船跟着。

林清弦夫妇以及侯府其他人都在紧跟着龙船的大船上,凤绵跟着武安侯则住在了龙船上,上船第一天凤绵就见到了庆熙帝。

经历了两次中毒后,庆熙帝清减了不少,瞧着也没有以前那么健朗了,多了一点暮气,不过有孙缙帮他调理,精神头倒还算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孙缙也在龙船上,还是除了谢循外住得离庆熙帝最近的一个。

孙缙对此倒是很想翻白眼,可是不敢。

“绵哥儿,听说你最近在学《论语》了,背几句来听听。”

庆熙帝看到凤绵,就让凤绵背论语,凤绵当下就明白孙缙的心情了。

都已经出来玩了,为什么还要背《论语》啊?

许是凤绵的小表情哀怨的有点儿明显,坐在龙船大厅内陪着庆熙帝的一众官员都忍不住想笑,有人促狭地对武安侯道:“听说你家这小外孙最不喜欢的就是读书?”

武安侯没说话,心里已经在想是谁传出去的了。

站在庆熙帝身边的谢循则鼓励地看着凤绵,他知道凤绵早就会背了,倒是不太担心。

庆熙帝这会儿也乐了:“绵哥儿,你若是背出来了,朕就把这个小貔貅镇纸赏给你如何?”

凤绵看着那个憨态可掬的小貔貅镇纸,眼睛一亮,这个好看啊。

他当即把手往后一背,站得笔挺笔挺的,微微仰着头张口就背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听凤绵用还带着奶音的脆嗓子背书,庆熙帝觉得倒也是一种享受。

最重要的是凤绵都背对了,中间甚至不带停顿地背出去好长一段才停下来。

“没了?”

“爹爹就教这么多呀。”

庆熙帝哈哈大笑起来。

谢循悄悄给凤绵比了个厉害的手势。

刚才和武安侯说话的大臣对武安侯道:“这……传言不实吧?”

武安侯得意道:“我们乖宝聪慧伶俐,便是不在读书上多花时间也是能背下来的。”

旁边被炫耀了一脸的大臣:“……”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快穿:女配大佬A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