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大佬A炸天(415)+番外
旁边侍奉的女官想要怒声呵斥,却被女帝抬手拦住。
“你与你的生母很像。”
女帝屏退了所有人,与苏阮单独谈论。
苏阮摸了摸自己的脸,莞尔笑道:“但是有人说我长得像我父亲,不是很像我母亲。”
这话让女帝沉默了一下,旋即道:“对,是我刚才看岔眼了。”
“适才你走进来的时候,让我一瞬间就想到了她,可仔细一看,其实你谁也不像,倒是更像我。”
女帝的锐利视线,似是要将苏阮看透:“你没有阿姐的柔软心肠,也没有关山家的死脑筋,反而与我当年一般,隐忍百般,韬光养晦。”
“就连你派遣亲信兵分六路,暗中回京的手段,也与我同出一辙。”
这是早已看穿了苏阮手段的自信与碾压。
苏阮低头,摇了摇手中的拨浪鼓,笑容不变道:“陛下,敢问这个拨浪鼓是谁的?”
第371章 嫁纨绔(45)
女帝盯向那面小小的拨浪鼓,眸色晦暗。
“这拨浪鼓,原本是朕准备在皇姐生产之后,送给那个孩子的。”
咚咚两声,苏阮又摇了一下,明知故问道:“那陛下当初怎么没有送出去呢?”
女帝沉默了下来,已有不悦之色。
偏偏,苏阮像是看不懂脸色,继续追问道:“陛下当年没有送出去,也没见你这些年拿出来过,怎得现在又送出鄙人了?”
“罢了。”
女帝立刻打断她的问话,沉声道:“你在关外艰苦数年,又长途跋涉归来,暂且在宫中歇息吧。”
“哦,多谢陛下的体恤。”
苏阮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手里摇着拨浪鼓,跟在女官的身后。
将她扣留在宫中,如果她拒绝了,就能以抗旨不遵的欺君之名,将她堂而皇之地处决。
若是她没有拒绝,也能将她当做人质,挟制着她在外面埋伏的兵马。
该说一句,姜还是老的辣吗?
苏阮低头看向拨浪鼓上贴着的鸣冤鼓三字,询问道:“那面大的鸣冤鼓,可是到我家了?”
女官一直在前面带路,斟酌道:“这鸣冤鼓,毕竟是顺天府的东西。”
“嗯?”
“是是是,鸣冤鼓已经送到关山家了。”
得到这个确切的答复,苏阮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样才对嘛,祖父和姑父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高兴?
女官不懂她的意思,只觉得这人脑子有病。
将那么大的一个鸣冤鼓放回家里,不就是将一个大大的冤字,带回家了吗?
她图个什么呢?
——
“父亲,小月儿回来了!”
大姑父急匆匆地冲到了关山祖父的卧房里。
正卧病在床的关山祖父,盖着一床略显单薄的棉被,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像是惊醒了般。
“那个孽障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他艰难地坐起来,不顾其他人的阻拦,挣扎着想要出门看看。
“您先冷静,小月儿只是先回京了,但她先去宫中了,况且我们现在……反正她一时半会是找不到我们的。”
三姑夫竭力地劝慰着激动的祖父,让他先冷静下来,不要太着急了。
身子大不如从前的祖父,任由他们的服侍,穿上当初好不容易留下的几件好衣服之一。
“关山家的,有东西送过来了!”
屋外有人大声地宣告着。
家里主事的大姑父,连忙跑到外面去查看。
只见简陋低矮的破房子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本该是宫中的护卫骑着骏马而来。
后面还驮着半人高的大鼓。
生长在京城的百姓,对于这面鼓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关山家的,这面鸣冤鼓给你们了。”
护卫将鸣冤鼓放下,简单地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登时让大姑父气得手痒痒。
此前对关山月的回归,有多么的高兴,现在就有多想抽她。
这个讨债的孽障,在外面吃了多少苦,才能重新回到京城,结果刚一回来,竟还变本加厉了起来?
大姑父面对着这个鸣冤鼓,有些手足无措。
周遭的议论声阵阵,但他早就习以为常。
自从三年前被抄家赶出来,他们变得身无分文,只能依靠当时身上佩戴的首饰或衣物,典当之后才能勉强糊口。
从高门大户流落到食不果腹的贫民,他们与房子附近的居民,显得格格不入。
自然的,他们也受到了不少的排挤和嘲讽。
大姑父招呼着二姑夫,将这面鸣冤鼓勉强搬进了屋子。
“这、这面鼓?”
祖父也步履蹒跚地走出来,看到这面鸣冤鼓,也觉得眼前一白,脑子一阵眩晕。
三姑夫扶着他坐下休息。
“父亲,这小月儿定是在关外,跟着那群兵痞子学坏了。”
二姑夫小声地为最疼爱的侄女开脱着。
但他们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关山月一回京,就从顺天府薅了个鸣冤鼓回来?
她到底图个什么?
祖父深吸几口气,渡过了最开始的震惊情绪。
他平静下来,静静地盯着这面鼓。
久不使用的鼓面蒙着一层积灰,让洁白的鼓面逐渐变成了不分黑白的浅灰。
侧面朱红色的漆脱落,阳刻的鸣冤鼓三字,侵蚀得最为严重。
祖父微眯双眼,凝视着那个“冤”字。
半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怕死吗?”
祖父忽然幽幽地问了这么一句话,让大姑父等人摸不着头脑。
大姑父询问道:“父亲,您明白小月儿的用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