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317)+番外

作者: 兔牙酱 阅读记录

或许柯父那一连串的“如果”,也让他想起了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某些回忆。

祝好挪到他身边,轻轻推了推他,低声问道:“老大,你还好吗?”

前后不过半分钟的功夫,他已经把方才外露的心绪收敛干净,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良久后,发泄完情绪的柯父柯母终于平复了些许,互相依偎在墙边发呆。祝好把纸巾送到他们手里,轻声安慰:“叔叔阿姨,错的不是你们,别责怪自己。”

柯父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片刻后抬眼看向程述:“我们继续吧。”

第171章

程述蹙眉问道:“你可以吗?”

“可以,我相信小盛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论如何,我要弄清他的死因,给我们、也给他一个交代。”柯父从地上站起来,扯了扯外套下摆,闭上眼睛:“我准备好了,我们从哪里开始?”

程述沉默了一瞬,才继续刚才的引导:“现在你进到了房间里,看到趴在地上的柯盛。仔细回想一下,他当时是什么样的姿势?”

“面部朝下,两只胳膊往前伸。”柯父回忆片刻,颤抖着比划。

“他的胳膊伸向哪儿?”

“伸向……门口。”

程述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那他的轮椅呢?轮椅在哪儿?”

“在……”柯盛的父亲喉结轻轻滚动,仔细回想:“在门边。”

柯盛的床靠着墙,离门边大约有两米的距离。按照他平时的习惯,应该会把轮椅放在床边,方便自己上下床。

如果轮椅离床边那么远,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凶手担心柯盛会中途醒来,所以特地把轮椅推到远离床边的位置。

而柯盛确实也从昏迷中醒过来了,意识到不对劲之后,他曾经尝试过自救,拼尽全力爬下床,却因为麻醉药的药效和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全身乏力而昏倒在地上,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

回忆结束后,柯父脱力地靠在墙上,脸上糊满了眼泪和汗水,问道:“警察同志,我家小盛不是自杀的,对吗?”

程述转头看向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柯盛举着登山杖站在山顶笑得春风得意,当时他的双腿还完好;另一张是出院之前他跟父母、医生的合影,虽然坐在轮椅上,但他笑容依旧。

程述说:“他不是自杀的,他很坚强,直到最后一刻,他也还在尝试自救。”

柯母紧咬嘴唇,强忍眼泪,哽咽道:“那……”

祝好明白她的意思,没等她把话说完就重重点头:“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那个人的。”

“谢谢你们,辛苦了。”柯母长舒一口气,牢牢握住祝好的手,努力牵起嘴角:“我们今天就在这里陪小盛过节,你们的家人一定早就在家等你们了吧?赶紧回去吃饭吧,新年快乐。”

新年?

祝好意识到什么,拿起手机看了眼日期,才发现今天已经是除夕了,难怪刚才一路过来路上行人那么少,很多店铺也都暂停营业,原来是赶着回家过年了。

这几天光顾着为了这起连环自杀案奔忙,她差点连过年这件事都忘了。

与柯父柯母告别之后,他们乘坐电梯来到青年公寓的大堂,秦聿风也刚好从物业办公室出来。不过从他怏怏不乐的表情上看,结果应该不太乐观。

果不其然,他叹了口气:“物业的监控记录只能保留十五天,十五天后自动覆盖。”

今天距离柯盛出事的时间刚好过去十六天,当天的监控记录已经被覆盖,也就无法从里面找出凶手的身影了。

秦聿风又问:“你们那边有什么发现吗?”

程述点点头:“根据柯盛父亲的回忆,当天应该也有人去了柯盛家,而且大概率就是那个凶手。对了,凶手应该是名女性。”

“女性?怎么看出来的?”

祝好接过话:“柯盛给她准备的是一双38码的女款拖鞋。”

程述继续道:“这个凶手从表面上看待人和善,很好相处,能让受害者不自觉对她敞开心扉,所以才会毫无防备将她请进家门。”

秦聿风捻着下巴稍一思索,问道:“那遗书呢?凶手再怎么聪明,也没办法强迫受害者写下遗书吧?”

的确,那几封遗书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并不像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这个我也还在想,不过……”

程述话还没说完,秦聿风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朝程述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接起了电话:“喂,妈,我在外面查案子呢……知道了,马上就回去。”

挂了电话,他呼了口气,转头问祝好:“祝好,你们今晚打算怎么过?要不要跟我回家一起……”

程述没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算了,你家老头子的唠叨你自己承受吧,我们自有安排。”

秦聿风朝祝好看了一眼,似乎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弯了弯眉眼:“行,那我就先回去了。祝好,新年快乐。”

祝好也报以一笑:“新年快乐。”

*

这个时间点,菜市场已经没人摆摊了,幸亏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还开着。虽然食材不算多,但也足够应付今天的晚餐了。

趁程述挑选食材的当儿,祝好在附近闲逛起来。

超市里有卖宠物用品的区域,货架上的猫粮都是些平价口粮,那位吃惯了进口猫粮、口味刁钻的白大爷肯定不屑一顾。

祝好转了一圈,被旁边的宠物服饰吸引了目光,给白眼狼选了一串用红绳编织而成、上面挂着个金色长命锁的项圈,又买了一副对联和几张颇具年味的贴画。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恶毒女配,但是融了五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