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干掉前夫上位后(62)
予翀口里答太皇太后,却仍是望着柳乐,微微笑着:“因为我必须得完全做了这皮囊的主人才行。”
太皇太后继续说:“光是这些也还罢了,还不止——等他身子骨壮一些,能走跑了,又开始料理各种事情,先是王府翻修,——你看那园子好吧,就是专为你修的。”
“也是为了重新理出个头绪,府里的事都生疏了。”予翀解释道。
太皇太后不看他,对柳乐说:“不管是为什么罢,他就是自己的事要自己操心的脾气。别小看了——建这皇宫王府,费了多少工夫,各项事情有多少人在里头出力?他就全凭自己一人策划,又劳身,又劳神。还有他那封地上的事情,他不是刚刚回来么?那时我不叫他去,我说你病才好,长途奔波太辛苦,找人替你瞧过、禀报你就罢了。他不肯,不放心别人,说:‘迟早都要去一趟,不如早去,我快去快回,还赶回来成亲呢。我可不愿意娶了媳妇又出门去。’我听了也是个理,才放他去了。”
“所以我说,只有你这个人,才牵得住他。”太皇太后看着柳乐,看得她低低垂下头去。
第35章 天下的人根本就没有比她美的
“唉。”太皇太后长长叹一口气,“还没说最难的——最难的是他不记得事、不记得人了。他醒来初时,险些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遣人去请他皇兄,见了虽知道是皇上,可他们做兄弟的事情却全不晓得了。见了我也一样——他看我们这些人,都和陌路人一般。我让人把前头的事慢慢告诉他,指望他能想起来,也不管用。我想罢了,他不记得我,我记得他,他总是我的孙儿。
“翀儿的生母先前是贵妃,和他母后是叔伯姐妹,唉,可惜年纪轻轻的,在生他妹妹时没了,所以翀儿是五六岁起就跟在我身边,我把他养大。他说过的话,做的事情,一桩桩我都记得。他想事情想得苦时,便用手指支在额上,姿势和他的祖父一模一样,如今他还有这习惯,我一见就说,好,好,你把你祖母忘了没关系,只要不是痴傻了就行,便是痴傻了,留得一条命在也好。如今有命在,又不痴不傻,好好一个全乎人,又能做许多事,能与我说话,让我时时看见,我还有什么不足?我心里怎么不高兴?
“高兴过了我又想,最苦的其实是他自己,我们总还有其他亲人,他呢?这么多人说是他的亲人,可他一个都不认得,心里岂不还是孤孤单单的?——幸亏他遇见了你,这就好了,你是他自己认定了的人,有你在,便不会孤单了。”
太皇太后说话中间眼里流下泪,拿帕子拭了又拭。
予翀走来跟前,沉默一会儿说:“孙儿不孝,害祖母伤心。”
“不伤心,不伤心,我这是看见你娶的媳妇高兴。”太皇太后拉起柳乐的手,笑着说,“你们两个好好的,我以后天天都是高兴。”
柳乐听见太皇太后嘴里的予翀,的确是令人佩服,可她自己认识的予翀,却像另一个人似的。但她亦为他们的祖孙之情所动,在太皇太后和蔼的注视下,她不由点头答应。
“这就对了。”太皇太后把一只镶白玉戒指从指上慢慢卸下来,又拿在手里一时,才递给予翀,“你捏一捏给你媳妇戴上,这是我成亲时戴的,送给我的孙媳妇。”
柳乐忙起身告谢,太皇太后看予翀为她戴好戒指,又拉她坐下,摩挲着她的手说:“往后我看你和看翀儿一样亲。他要让你受委屈,你不好向人说的,只管来对我说。小时候我管教翀儿可严厉着呢,如今大了,反还管不得了?”
祖孙三人吃茶、说话,喝完一盏茶,太后来了。等太后见了礼,太皇太后让她在原先予翀的位置坐了,予翀仍站着。
柳乐也立在一旁,太皇太后招她近前:“不用忙,你还坐这里。”
太后也说:“太皇太后喜欢与孙子们亲近说话。”
柳乐便仍如前坐了。太皇太后拉着她向太后笑道:“你看,我跟你说的不错罢,这孩子生得甚是聪明清爽。”
太后又向柳乐端详了端详,瞧见她的手,笑着说:“可不是,我刚才一见她,心里就想,难怪翀儿急得那个样子。那一日,大中午头的,他忙忙跑进宫来,跟我说已看中一个女子,必要娶她,又求皇上。他皇兄还犹豫,嫌太性急,我说:‘翀儿既看中,必没有错,何须再详细考查。况且他年岁也不小,如今又大愈了,何不趁便就办了婚事,喜上加喜。’皇上才允了。话虽如此,那时候我心里也纳罕:多少世家大族的姑娘都不中他意,怎的突然看见这一个就放不下了?早知是这么模样一个人儿,我也不白纳罕那么久。”
太皇太后说:“也不是说那些姑娘不如她,两个人要投契,还讲一个缘法在里头。模样本不是最重要的,不过要论模样,我讲句公道话,比她标致的姑娘,照说也不是没见过,可一见她,把她们的样子全都想不起来了。”
“这话皇祖母说得不公道,天下的人根本就没有比她美的。”予翀说。
柳乐不禁抬头向他看了一眼,似乎叫他发觉了,漠然地扭过脸,目光如有如无掠过她身上。
这人竟是自己的丈夫,人和人多么不同。同样的话,有人是从心窝里飞出来,也能钻到人心窝里去;有人说出来却像雪片一样,轻飘飘,冷冰冰,须臾就消散不见了。
可就是心窝子里的话也未必就真,便是一时真了,未必能长久。
柳乐心内自叹,太皇太后却是哈哈大笑,手指着予翀:“瞧瞧,有了媳妇,什么祖母、母亲、天王老子,统统都得靠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