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心悠悠(91)+番外

作者: 声宁 阅读记录

Jocelyn不是悠悠,她们有着99%相似的舒展轻盈,但陈宴知道吴优有另外1%的执拗纠结。

并不是吴优与陈宴多交心,而是自幼相识的二十年太漫长,一圈圈年轮的增长日积月累,不需要言语去交代。

就好像飞腾而上的气球,与随风飘荡的风筝,远看没什么不同,只有看着它们升起的人,才知道差别。

Jocelyn也看到了陈宴,她今天穿了件米白丝质衬衣,搭浅灰色鹿皮绒短裙,在近午的阳光里,显得格外温柔。

款款走来,揶揄道:“Yuri,这么亲力亲为”

陈宴这个职位,还在碎纸机旁边站着,一张张地做小朋友们的体力活,确实有点少见。

他侧立着,微微一笑:“久坐对颈椎不好,起来动动。”

Jocelyn了然于心地点头,捧着杯子倚在旁边闲聊:“昨天的季度会有什么好的项目么?”

两人分属并列的投资部门,并无竞争关系。之前那点似有似无的暧昧消散后,偶尔会互通有无。

“都是些小虾米,没什么花头。”陈宴看起来兴致索然。

Jocelyn勾唇:“听说了,Yuri对这批融资公司很不满意。未必是它们不行,而是陈少格调高。”

陈宴在季度会上驳了部门总面子的事不胫而走。大家都说笑,到底是老底子深,说话就是比较大声。

他无奈地嗤笑了声,似乎习惯了这类调侃。自小以来的背景映衬,摘不掉、躲不开。

风吹动,最后几张文件被吹落在地上。陈宴俯身去捡,修长的身材弯下,即使做这么局促的动作,仍不掩矜傲。

Jocelyn抱臂在旁边侯着,几张A4纸翻滚飘起,又落在她脚边。春花坠地、悄然而至。

她闲散得瞟了一眼,突然也伸手拾起一张。纤指若玉笛,拈起纸张,拨弄着这页来自过去的素笺。

Jocelyn拿的那页只是几位创始人简介:名字,背景,小副照片。

都变了模样,不复少年青涩。

陈宴看了过去,以为她在帮忙,作势去接那张纸,继续放入碎纸机。

谁料Jocelyn收回手,突然很认真的样子:“这项目就挺有意思的啊。”

陈宴觉得邪门了……那纸上就那么几行字,Jocelyn怎么看出来门道的

“陈经理介意发我一份资料么”她似乎很有兴趣。

陈宴当然很介意,他挑了挑眉:“这就是我们老大推荐,我反对的那个项目,怎么也入了Jocelyn的眼”

然而对面的女人仿佛没见他的弦外之音,淡笑了下:“是挺合眼缘。”

第49章 破坏欲被激起。

旧历年尾,空气中弥漫着欢庆的气息。沿街的法桐披挂的霓虹彩灯,暮色里跃动成火焰,点燃冬夜。

剥离了花叶,枝杈染上暖色。城市里的人们,好像在一枚琥珀中穿行。

陈宴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再一次“遭遇”吴优。不期然而至,像兜头的一盆冷水。

那天他是去拜*访李执公司,推进融资计划,一切皆因Jocelyn在上司那边不遗余力的游说。

起初陈宴很抵触,也想不明白,Jocelyn怎么突然手这么长,对别人的项目分外感兴趣直到翻看李执的公司资料,这地名有点眼熟。敲入公司内网系统,调出Jocelyn的入职简介,果然……

Jocelyn移民后在新加坡读完大学及硕士。在此之前,她是土生土长的h洲人,和李执就读同一所高中。

陈宴直接去了Jocelyn办公室,敲了敲房门,在她对面坐下。好整以暇,颇有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Yuri今天有闲心”Jocelyn笑眯眯得问他,仿佛早会上的针锋相对并未发生。

“我还以为Jocelyn职场上是很泾渭分明的。”陈宴意有所指。

“当然,我们作为投资人,只是代理而已。一切要以公司收益率考虑。”

Jocelyn无谓地耸耸肩,分毫不让地顶回去。她走的流程很标准合规。反倒是陈宴,连研究员的报告都没看就下了结论。

陈宴是什么人啊?公司里一贯的清隽贵公子,最讲做事腔调。遇到不同部门项目纷争,也时常做大度模样。

突然这么咬着不放,她隐隐觉得,陈宴像是跟李执有过节。

“直说吧,我跟对方创始人算是故交。”Jocelyn唇角扬起,毫不避讳地吐露真言。坦坦荡荡,让陈宴一拳打在棉花上。

陈宴打量了对面的女人,她多年海外履历,向来不喜人情世故。在公司一副“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态度。

挺好,陈宴突然没了意见。歪打正着,事情有了另一条方向。Jocelyn和李执之间似乎有点渊源,如果是简简单单的同学关系,她何至于这么坚持

一个外形和履历同样漂亮的女人,还搭着点年少情意。就算李执跟她是清白的,悠悠眼里又是两样了。

陈宴了解悠悠,她占有欲极强,还争强好胜。黎老师跟他母亲抱怨过很多次。

于是,陈宴180°大转弯,不仅在上司面前表达出对这项目的浓厚兴趣,还主张请Jocelyn加入。

意外的是,Jocelyn却少见地踟蹰了。她推脱着:“Yuri的项目,我怎么好插一脚。”

竟带着丝羞怯的模样,完全不见一丝之前的凶悍影子。

陈宴觉得挺有趣,甚合心意。主动推进项目,难得地加班加点,赶在春节前约李执见面。

反正,山不转水转,Jocelyn回避,他还可以试探李执啊……

当陈宴在李执办公室谈完公事后,两人做闲散状聊天时,他仿若随口地补了一句:“其实这次项目本来没那么顺利,我们林副董对新消费品牌的投资,考察的方面比较多,要审慎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