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婚心不良(184)+番外

作者: 嘻米露 阅读记录

舞台中央,高锦华惊喜不已,和几个团领导互换了眼神,等程寅放下笛子,提议程寅再吹一段。

恰好是刚刚彭同风吹过的那段。

别人都很期待,只有彭同风,脸上神色几番变化。

这段曲子放眼行业内,除了陈老师,还有北城的一位笛师吹的最好。

可惜那位笛师已逝,无人承其衣钵。

彭同风自信自己吹不好,别人也吹不好,倒是赞成高团长提议。同一个曲子,最能比谁技高一筹。

早有人把谱架搬了过来,程寅看了眼彭同风,平静说:“我不认识工尺谱。”

万朵包里有已经翻译好的简谱,她把后背上的书包拿到前面,刚拉开拉链,被程寅抬手拦住。

万朵不明所以,抬头看他。

程寅却看向高锦华。

“想考察我的水平很容易,这样,我吹一段别的曲子,各位先听听看。”

他说完把笛子放在唇边。

大家全期待地等着,他却半天没动。

说吹又不吹,难道是技术不够,露怯了?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万朵也奇怪,压低声音问:“怎么了?”

他拿开唇边的笛子,皱着眉头说:“在想一个问题。”

很少见他这么严肃,万朵心里一抖,也跟着紧张起来。他出院没多久,难道是身体不舒服?

“什么问题?”她担心问。

“我在想,应不应该让你现在就兑现承诺,比如……亲我一下。”

“……”

万朵一整个无语。

打死也想不到,在大家都等着他演奏的时候,这男人脑袋里想的竟然是这个问题。

大家都在看着他们,程寅说话的声音虽不大,但也保不齐不被谁听去,她愣了愣,脸“唰”得就红了。

其实万朵的担心多余,大家见两人凑一起压低声音,只当程寅有什么重要事不方便公开说,完全没想到程大老板是在调戏自己的小娇妻。

程寅见万朵脸红,知道把小姑娘逗害羞了,又有点后悔,怕自己老婆的娇美模样被别人看去。

刚刚她信誓旦旦说还他一个强人所难时,脸上闪过的调皮之色全被他看在眼底。猜她心里准是想着先让他救急,之后再赖皮,反正他拿她也没办法。

程寅本来不想帮忙,丢人又怎么样,剧团就这个水平。

他这些日子在剧团也不是白混的,知道不仅演员,其它方面也同样断层严重。和高团长喝茶时,明里暗里提醒过她有关青年员工的培养,但高团长似乎并没有太上心。

丢了人,才能让剧团才真正认识到问题。

不过既然万朵开口了,就帮一次忙吧。他看了万朵一眼,发现她呆怔着,似乎还在思索那句话。

“还是等演出完再还吧。”

他揉了揉她脑袋,顺手把她带到一旁。

万朵此刻脸红到了耳朵尖,低着头不敢看人。

下一刻,剧场里笛音响起。

时而悠扬如山岚,时而低婉如流水,时而急切时而和缓,仿如晨起置于群山之中,雾气环绕,鸟语声声,花香幽幽。

所有人都一动不动,下意识放轻呼吸,怕惊扰了笛音。

一曲终了,程寅放下笛子。

众人还在回味之中,真是余音绕梁,久久不断。

忽然,有人鼓起了掌,起初一两声,接着连成一片,变得热烈。

田玉最使劲儿,巴掌红没红不知道,反正脸是红了,兴奋地好像比赛得了冠军似的。

站田玉旁边的彭同风恰恰相反,面灰如土,难看极了。

他站最前面,又就属他没鼓掌,极期显眼,程寅目光扫过去,对视两秒,淡然地瞥开视线。

彭同风怔忪两秒,抬起手,一下一下鼓掌。

高团长也很激动,走上前问:“能把这首曲子吹得这么好听的,当今世界不超过三个,请问程总师承哪位大师?”

程寅说:“小时候受过房铭川老师点拨。”

几个领导神情一凛,肃然起敬。

房铭川是竹笛大师,因常住北城被称为北笛,对昆曲的传承乃至曲艺界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正是他们那一辈人的坚持和付出,才有了昆曲今天的成绩。

遗憾的是,房老师在六年前去逝,收过的唯一徒弟也在文/革期间自杀。

“没听说房老师后来再收过徒弟啊?”有人问。

“房老师后来身体不好,我也只是在出国前学过几年,不算正式弟子。”

高锦华看着程寅,高兴又感慨,“怪不得,怪不得……”

她虽没说后面的话,但大家都明白,是说怪不得程寅吹得这么好。

“那程总能代替陈老师吗?”高团长问。

程寅一笑,淡声说:“房老师生前常说我和师兄比差得太远,恐辱师门,我只在今晚帮贵团一次。”

程寅水平这么高又赋闲在家,陈老师的病一时半会好不了,高团长本想让程寅代陈老师一段时间。

话没说完就被程寅不着痕迹拒绝,惊叹这个男人的敏锐与睿智,但也无所谓,笑着说以后再说。

她看了看杵在旁边的万朵,心想只要团里有这么个小福星在,程寅既能帮一次,也能帮两次。

后面的事,毫无悬念。压轴的《长生殿》由程寅负责伴奏。只是程寅不认识工尺谱,高团长安排人帮忙翻成简谱。

之后程寅把笛子还给彭同风,赞笛子音色不错,只是他用不惯别人的竹笛,正式演出还是用自己的顺手。

万朵今晚是给师姐傍戏,演一个小丫鬟,任务不重。本来自告奋勇去译谱,被程寅安排回家取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