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65)
这老匹夫看来
攀上一艘比卢家更大的船了。
*
一个穿着简朴的妇人牵着自家孩子,穿梭在大街小巷。她怀里抱着众多小吃零玩,她身旁的孩子正在专注地咬着冰糖葫芦。
“许嫂子!”一个即将下摊的妇人对着许梅娘招手,“我这儿还剩几个果子,你直接让你家娃儿拿去吃吧!”
油锅里刚炸的果子还呼呼冒着热气儿,许梅娘手边的娃娃早已迈不开腿了。
“那好吧。”许梅娘瞧着自家孩子,有些无奈地应下。
“许嫂子别想这么多,”妇人乐呵呵的,“你今个儿给我们赚了不少钱,送你几个果子算什么。”
许梅娘就来了半天,街坊小贩们都认识她了。
许梅娘看着呼呼大吃的孩子,内心的忧虑逐渐汇聚成河,冲刷着那根摇摇欲坠的神经。
那孙有亮的话终究冲击到了她。
“你就是许梅娘?”
一个衙役忽然冲到许梅娘面前,不分由说就要拉她走,他的身后还围着一群衙役。
周围的商贩纷纷上前维护许梅娘,许梅娘护着孩子,畏手畏脚地应付着衙役。
不知谁先动的手,双方突然打成一片。
一片混乱中,许梅娘的孩子不见了。
许梅娘想要冲出包围圈,跌跌撞撞地跑去找孩子。
“明书!明书!”
可下一刻,她立马又被衙役粗暴地推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捕快们的加入,局势逐渐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动手的商贩们纷纷被逮捕,许梅娘也不例外。
临走前,许梅娘又张望着方才的街道,可惜连孩子的衣角都没望见。她被推搡着往前走,一双眼无神地飘着,看不出来在想些什么。
*
戌时,京兆府依旧灯火通明。
平日断案的大堂内,此时挤满了白日里动手的人们。衙役们和商贩们各站一边,彼此泾渭分明,倒把许梅娘凸显出来了。
“你就是许梅娘?”卢文正把玩着桌上的惊堂木,目光沉沉地盯着许梅娘。
许梅娘心底怕极了,但她依旧谨记着沈九的嘱托,不多话、不乱言,闻言只是点点头。
卢文正得了回复,两眼一眯,忽而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你可知罪!”
许梅娘的心颤了几颤,却依旧紧抿嘴唇,只一个劲儿地摇着头。
卢文正冷哼一声,也不与这妇人计较。他目光沉沉地扫过堂下众人,直接拍案道:“许梅娘聚众闹事,押入府狱待审!其余人......先散了罢!”
衙役们一听决断,立刻嘻嘻哈哈相互推搡着离去。
商贩们一个个走一步望一步,目光频频飘到许梅娘身上,含着无限担忧。
“还不快走!”卢文正冷喝。
“唰”地一下,大堂内立马没了人,只剩瘫在底下瑟瑟发抖的许梅娘,和高坐上首、冷面无情的卢文正。
烛火幽幽燃着,将卢文正背后的阴影烧得愈发狰狞。
*
当夜,田家村。
田子实早已回永安做官,田大姑奶奶是出嫁女,在家待了这么多天,明日也要走了。
现已到了十月,夜晚越发冷了,纸糊的窗子被秋风刮得猎猎作响,大姑奶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眼睛越闭越难受,脑子越躺越清新,她干脆睁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窗子里泄出来的一丝月光。
她恍然想起,小时候,她与阿弟就是这般睡的。那时阿弟还小,半夜里总是精神抖擞,翻来覆去睡不着。
而她呢?那时她已经是家里的一名劳动力了,每日下田干的活儿不比母亲少,她几乎都是沾床就睡。
可她的弟弟太闹腾了。
于是她就教弟弟,双眼怔怔地盯着月光,慢慢地,慢慢地就睡着了......
大姑奶奶忽然晃过神来,她再一看,自己已然走到了祠堂门口,出神地盯着那块亮丽的碑位。
弟弟是家里最骄横的,想必很喜欢这块碑位。
大姑奶奶这般想着,转身就要走。
就在这时,一股森然的声音幽然传来。
“报仇......帮我报仇......”
第38章 击鼓鸣冤她见你是有风险的。
“帮我报仇!”
那声音太过凄厉,已然分辨不出男和女来。
大姑奶奶悚然望去,只见一个长发遮面、脑袋低垂的白衣鬼徐徐飘来,这鬼辨不出男女,最为显眼的就是腰间系着的一个红色平安符,隐约望去,还能见着边角小小的“田”字。
那是她在弟弟临走前,亲手绣上去的!
大姑奶奶大骇,她吓得一趔趄,乍然摔在地上。
那鬼渐渐飘来......
*
三日后。
灶上的陶鼎滋滋冒着热气,干燥的木柴被火舌一遍遍吞咽,留下一地灰烬。
浓郁的香气从陶鼎盖下逃窜而出,带着梨粥的清甜和糜肉的诱香,丝丝飘向隔壁的房间。
李沙棠掀开门帘,看向床上熟睡的小孩,“还在睡?鸭肉梨粥要好了,让他醒来吃点,补补身体。”
沈九擦擦小孩嘴角不经意留下的口水,笑道:“小孩嘛,吃了就睡,睡了就吃。”
李沙棠走进床铺,好奇地看向这个幼嫩的生命。她忍不住戳了戳小孩柔嫩的脸颊,问道:“他叫什么?”
“难得呢,三天了才问人家名字......”沈九先嘀咕了几句,这才回道,“明书,他娘希望他多读书。”
提起许梅娘,两人都有些沉默。
田家村那边需要时间,她们需要一个人为她们引开徐行老等一众人的视线,而许梅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本朝规定,嫌疑罪犯入狱审讯,最迟第三日便要归家,否则便是虐待犯人,欺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