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后,搬空半个京城去流放(29)

作者: 九月婧 阅读记录

“奴才是乾清宫的,来镇南王府宣读圣旨的。”

熹皇贵太妃轻轻拍了拍方嬷嬷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镇南王府除了被皇上喧进宫的王爷,其他人全部都到这了。”

福伯上前回答道。

“那便跪下听旨吧!”

“府里所有下人都跪下准备接旨。”

宣旨的小太监,看着熹皇贵太妃还没有跪,正要说什么,就听见“哀家乃先皇的皇贵妃,先帝曾有言,哀家不用跪着听圣旨,站着即可。公公你请宣旨吧!”

宣旨太监看了她一眼,也再也没有说啥,这位的封号可是没有被收回,还是不要得罪死的好。

直接打开圣旨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南王轩辕毅通敌叛国,勾结外敌,不思镇守国门,以安社稷,藐视君威,妄图助他国吞并轩辕,不顾百姓死活,罪该万死,朕念及手足之情,特留其封号,没收家产,跟随押送官,一起前往凉州,无召不得出。”

“熹皇贵太妃慕容静婉,身为先皇嫔妃,镇南王母妃,对其没有尽到教养规劝之责,是为同罪,保其封号,一起前往凉州,无召不得出!钦此!”

小太监将圣旨合上:“熹皇贵太妃接旨谢恩吧!”

熹皇贵太妃凝视了小太监手中的圣旨半晌,才回神上前,从小太监手中接过圣旨。

“哀家领旨,谢恩!”

好一个通敌叛国,好一个藐视君威,好一个勾结外敌,好一个妄想吞并轩辕,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她儿轩辕毅,十岁领兵上战场,身上大伤小伤不计其数。

多次从生死边缘徘徊,换来的是什么呢?

先帝曾经问过毅儿想不想要皇位。

她知道,那个时候先帝是想培养毅儿接替那个位置的,因为毅儿是所有儿子里面最像他的。

那时候毅儿是怎么说的呢:“父皇,我才不要像您一样,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自己想做什么,吃什么,都不由自己,就连每天晚上睡哪个女人都由不得自己。”

“我以后要找一个心爱的女人,跟她一起游遍天下河山,吃遍天下美食!”

在毅儿十岁时,边关战事吃紧,朝中再也没有武将可派,其他皇子都贪生怕死,只有她的毅儿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前往边关御敌!

第27章 贬为庶民

可是换来的却是什么呢?猜忌?

最后还得发配去凉州那穷空潦倒,鸟不拉屎的地方。

说得好听是跟随押送官一起前往,不就是被监视着。

还不能带走府中的之物,让她们怎么去。

他们还不能存在怨恨,还得感恩戴德,真是可笑。

夏星儿远远看着这一切,深深地感受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哀。

就算你是皇室血脉,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太平本是将军定,将军却不能见太平!

一代战神轩辕毅,从此没落!

夏星儿回到长信侯府时,就看到整个侯府已经被围了。

宣旨太监傲然地站在那里,家里除了她,其他人都已经到期了。

“长信侯,你这女儿可真是好大的架子啊,可让咱家好等!”

夏承盛陪笑道:“公公这话严重了,小女住的地方比较偏远,又是女儿家,来得慢一些。”说着还往太监手里塞荷包。

那太监直接把荷包给挡了回去:“长信侯,这是干啥,这是公然贿赂咱家吗?”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真够夏家人喝一壶的。

夏承盛刚要解释,就听一道声音传来:“公公这是说笑了,父亲这是看公公等候时间长了,给公公的茶水钱。”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身体不好,所以来的慢了一些,请公公见谅!”

自古阎王好打发,小鬼难缠,在这节骨眼上,还是少一事总比多一事好。

宣旨太监冷冷地看了夏星儿一眼,把荷包拍到了袖子里:“既然人来齐了,那就跪下听旨吧!”

夏承盛携侯府众人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南王轩辕毅通敌叛国,其副将夏青风为同党,应当同罪论处,本应株连九族,念其祖上功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株连三族,罢其爵位,贬为庶民,发配凉州,其家产全部充入国库,钦此!”

宣旨太监,合上明黄色圣旨,对着夏承盛道:“长信侯,哦现在应该是夏庶人接旨吧!”

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但是真当发生了,还是有些接受不了的。

接受不了也没办法,这旨意还是得接,最起码全家人的命是保住了。

“草民领旨谢恩!”

三个小萝卜也明白通敌叛国是啥意思。

三岁启蒙,老师,祖父,父亲对他们说的最多就是忠君爱国,少年幕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夏青风在自己侄子儿子心里那是榜样,他们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家二叔/爹会做出,帮镇南王做出通敌叛国,勾结外敌之事。

小小的人儿双手紧紧握成拳,双眼通红,就想上前跟宣旨太监理论,但是他们都被自家娘亲,祖母狠狠地拉住,捂住嘴。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捂住他们的嘴,为什么不让他们辩驳。

他们不懂,也很茫然,看着祖父,父亲,二叔,大伯,小叔他们佝偻着身子,低下头颅。

祖母,母亲含泪哀求的眼眸,仿佛这一刻,他们信仰似乎塌了……

夏星儿刚要走到三个侄儿身边去,就听一声熟悉的女声对几位禁军道:“你们几个过去,把他们的衣服都给本将军扒了,不准他们带走府里的一针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