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椒殿深锁薄情种(119)+番外

作者: 实颖 阅读记录

知了叫个没完,试图抓住弘业四年夏季的尾巴。

半人高的铜镜前站着个纤瘦女子。

大暑过去不久,天还是有些闷热,女子穿着花鸟薄衫裙,挽同材质的红帔,走到她侧面,才会发现那袭齐胸襦裙撑着圆鼓鼓的腰腹。

她盯着凸圆的肚子,一手托着下面,另一只手轻轻抚摸,上下比划出形状。

满儿端着碗,说话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对方似的,“贵妃,该喝汤了。”

赵濯灵从镜中看向来人,伸出抚肚的手,拿起碗一饮而尽。

她近来十分配合,不论什么汤药补品,问都不问便痛快喝下,满儿却越发感到害怕,宁愿服侍从前那个贵妃。

“还有吗?”赵濯灵放下碗问。

满儿连连摇头,“回贵妃,没有了。”

“那就走吧。”

“是,奴着人备辇。”

——

宫城西北角的荒废宫室里,一双浑浊的眸子掠过面前的漆盘,里面依次摆着汤碗、白绫、匕首。

“罪妾何德何能,劳动刘监亲自送行。”

依着她的视线望去,刘安正看着她,双手叠在身后,沉着道:“您去教坊的事,圣人都知道了。老奴也是奉命行事,您多担待。”

杨氏嘴角一动,“我等这一天很久了,不难为你。”

她捏着碗沿,微颤的汤面暴露了她不易察觉的情绪。

“刘监,若方便的话,帮我带句话给圣人,问问他,如今可比在昌王府快活?”

说完,她大笑几声,把碗送到嘴边,仰起脖子,直直灌下肚。

碗应声而碎,杨氏扶着小案端坐在榻上,闭上了眼。

刘安默默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刚走到门边,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沉重的闷响。

——

步辇经过延英殿时,赵濯灵不经意地扫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满儿。”

“奴在。”

“你看那人像不像庄衡?”

满儿顺着她的手指扭头,“好像是有点,奴看不大清。”

赵濯灵收回手,轻叹道:“好久没见到他了。”

过了延英殿,就到了光顺门,早有牛车候着,几个内侍省高阶宦官围了过来。

“贵妃,车驾已备好,奴婢们自作主张,在里面放了些冰酪果子,给您路上消消暑。”

赵濯灵点点头,“你们有心了。”

满儿掏出小金叶子,又得了一迭口的恩谢。

随行禁军把车驾检查了一番,才请赵濯灵上车。

京城女学在宣阳坊,离皇宫不远,但牛车也得行半个时辰。

赵濯灵这几个月风雨无阻去授课,大热天就罢了,有时暴雨倾盆,李盈怎么劝都没用,只能多派人跟着,最终造就了现在这场面——四队禁军护送一辆金铜牛车,浩浩荡荡,隔老远就吓退行人。

下车后,照例先去后堂准备,赵濯灵有一间单独的静室。

满儿扶着她上台阶时,一阵闲聊声由远及近。

“听说了吗?吏部变天了,赵纳被贬到通州,崔钰去凉州。”

“这么快?”

“是啊,就差明发诏旨了,我听家兄说的。”

“赵纳与几位相公素来不合,这次施办年资法不力,被弹劾不奇怪。听说,当初还是贵妃和崔钰举荐他主持改革呢。”

“崔家父子,先帝爱臣,与贵妃交好,曾经何其风光,如今……”

“官场沉浮,你我见得还少吗?”

两拨人在转角处相遇,对方看到赵濯灵,急忙行礼,“赵女史。”

“张女史、王女史。”

二人比赵濯灵年岁稍长,都是出身高门的女进士,后来经铨选做了女学的博士。她们很快恢复神色,举止自若道:“赵女史身子不便,还坚持授课,令人感佩。”

赵濯灵微笑,“出来做事,反而对身子好些。”

“女史这是双胎吧?”

“医工说是。”

“圣人和您好福气啊。”

赵濯灵但笑不语,对方也识趣地借口告退。

错身后,她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不见。

她知道,那俩人说的是实话,这种甜美的实话,她已经听到了太多。以才女之名嫁入皇家为妃,上无皇后,椒房专宠,子嗣不断,还能出来抛头露面,面子和里子都有,连太后上次都揶揄说羡慕她。

——

晚间,进殿时,李盈已经在等着,见赵濯灵进来,过去揽着她的肩膀、扶着她的胳膊慢慢走。

“今日累不累?”

她摇摇头。

“我已经派人去扬州接你家人了,过到明年开春再回去,让你母亲和姐姐在宫里陪你住段时日。”

赵濯灵拍拍他的手,“不用了,我不想见他们。”

李盈仿佛没听懂她说什么,疑道:“为何?”

“不为什么。”

李盈扶她坐下,“你不必担心,前朝都知道是你不让我给赵家加恩,也知道是你不愿做皇后,都夸你贤德。让你家人进宫小住,不会有人说什么。”

赵濯灵看着一道接一道上的饭菜,说:“我已是你们李家人,死后也是李家鬼,他们见与不见,不大要紧了。”

李盈听到这话又喜又怕,嗔道:“这叫什么话,不吉。既不愿见,就不见吧,也省得他们奔波。”

他坐到对面,亲自盛了碗枸杞羹递到她面前,“此物大补,你身子重,每日虚劳,多喝些。”

赵濯灵用勺子舀了一口咽下,李盈看着她,问:“如何?”

“还好,”她蹙眉不解,“是你做的?”

“为何这么问?”

“你如此期待,我还以为是你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