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椒殿深锁薄情种(37)+番外

作者: 实颖 阅读记录

赵濯灵的下半身几乎麻透了。以往,议政也好,闲聊也罢,除了十分庄重的场合,只需趺坐,再不济还有隐囊靠着,再加上胡桌胡椅渐渐普及,很少跪坐这么久,早已不堪忍受。这几日因为李盈夜夜在侧,也没睡好,听着她们闲话,阵阵困意袭来,竟然眯眼打起盹来。

杨皇后轻轻咳了几声,她浑然不觉。

“荒唐!”太后拔高声调,三个孩子吓得一哆嗦。

赵濯灵打了个激灵,坐直了身子。

王氏怒问:“贵妃从前在延英殿奏对时也这般无礼吗?”

“请太后恕罪。”

“你这样竟能进王府为师,我看传道受业是假,蛊惑圣人是真。”

赵濯灵明知太后今日要立威,便按下怒火,不予理睬,只低头认错。

杨皇后温声劝道:“母亲息怒,想必贵妃这几日十分疲惫,不如让她早些回去歇息。”

太后从鼻孔哼了一声,并不表态,而是端起碗。

永王依过去小声撒娇:“祖母,您仁慈雅量,就原谅贵妃吧,贵妃初入后宫,以后一定不会再这样了。”

老妇摸了摸孙儿的头,对座下说:“今日看在永王的面上,不和你计较,时辰也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

“谢太后。”众人齐齐行礼告退。

满儿眼疾手快地托住赵濯灵,扶着她慢慢走出去。

出了殿门,杨皇后经过赵濯灵身边时,宽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赵濯灵回以感激一笑。

见皇后上了步辇,楚昭仪转向赵濯灵,亲热道:“妾闻贵妃擅音律辞赋,您写的《烂柯山》上演后,妾看了不止一次,体制新奇,感人至深,妾还问过宋西洲呢。承欢殿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贵妃有空不妨来妾的拾翠殿坐坐,妾有不少疑惑之处想请贵妃点拨。”

赵濯灵眉眼舒展,“早闻昭仪善歌善舞,宋娘子离京前也和我提过。我初进宫,不便走动,昭仪若不嫌弃,尽可来寻我。”

“好啊,到时候,贵妃可别嫌妾烦。”楚昭仪嗔道。

——

满儿皱着眉,跟着步辇,抬头小声说:“贵妃,有句话,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濯灵觑了她一眼,“不讲就永远别讲了。”

满儿一脸严肃,“贵妃,您要小心楚昭仪。”

赵濯灵转过头,“为何?”

“在您之前,她最得宠,但一直没有子嗣,宫里有传言,说圣人不立储是在等她。”

赵濯灵讽笑,“论对圣人的了解,后宫远不及前朝近臣。”

“后宫的手段比朝堂之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贵妃还是小心为上。”一直缄默的信儿劝道。

“好了,我知道了,”她笑道,“你们放心,无所求则无所惧。”

作者的话

实颖

作者

04-11

不会有宫斗。弘业帝是个缺乏感情、漠视情感的人。

第17章 宠爱

在仙居殿耽误了半日,赵濯灵饥肠辘辘。刘安见她进来,急忙行礼,“奴见过贵妃。”“刘监?”她刹住脚,“你在等我?”“是,”他直起身,脸上一如既往地堆满了笑,“奴来传个话,圣人晚间会过来。仙居殿的事情,圣人都知道了,说您以后不用再去请安了。”“嗯,”赵濯灵点点头,“还有别的话吗?”“贵妃昨晚进宫,恐怕对承欢殿还不熟悉,圣人命老奴给贵妃领个路。”赵濯灵现在只想用膳,可也不忍为难对方,便道:“麻烦刘监带路。”“老奴不敢,”刘安伸手,“贵妃请。”赵濯灵昨晚直接进了东侧殿,早上出来时大致扫了眼正殿,刘安带她去的则是西侧殿。和别处一样,殿内以西域香料涂墙,整间屋子散发着淡淡的异香,可以驱虫辟邪。穿过缀着珍珠的层层帷帐,几排高大的书架映入眼帘,整齐地码放着帙袋、书卷和简牍。赵濯灵上前,发现已经分门别类,系在书轴尾的象牙标签仔细地注明了每一卷书的内容,她眼尖,瞄到某个角落里甚至有经折装的佛教小册,算是充分考虑了她广泛的喜好。“书乃贵物,这么多书只有我一个人看,实属浪费。”刘安笑道:“圣人恨不得把弘文馆和崇文馆的书给您搬来,这些都是着人新抄的,贵妃要是缺了什么,一定要和奴说。”赵濯灵点点头。“贵妃这边请。”刘安弓着腰往前。拐角用却寒帘隔开的是书房,自是同样地考究。紫檀木的坐榻书几旁,竖着几座诗筒,与书几上的水盂、水注、笔洗皆为上品青瓷湖水绿。奚氏墨光腻如脂,和檀木笔架挂着的紫毫笔一样,历来是皇室贡品,如今被齐置在书几右上角。左手边的金狮镇纸压着一摞裁得整整齐齐的麻纸,赵濯灵摸了一下,问:“益州产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的藏书都是用的益州麻纸,书架上还有扬州麻纸和剡溪藤纸,不知贵妃习惯用哪个,就都备了些。”她笑,“没有这些讲究,有什么就用什么。”“贵妃俭朴,令老奴汗颜。”赵濯灵没说什么,走到另一边,抚着案上的焦尾琴,叹道:“好琴。”“贵妃眼力真好,此琴和圣人那把古琴是同一人所制。”“可惜,我的…

在仙居殿耽误了半日,赵濯灵饥肠辘辘。

刘安见她进来,急忙行礼,“奴见过贵妃。”

“刘监?”她刹住脚,“你在等我?”

“是,”他直起身,脸上一如既往地堆满了笑,“奴来传个话,圣人晚间会过来。仙居殿的事情,圣人都知道了,说您以后不用再去请安了。”

“嗯,”赵濯灵点点头,“还有别的话吗?”

“贵妃昨晚进宫,恐怕对承欢殿还不熟悉,圣人命老奴给贵妃领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