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吻偏执暴君后,娇软废柴哭唧唧(185)+番外

作者: 朔望之辉 阅读记录

只有南渊在一旁尴尬地站着。

薄砚青简单地诉说起了一年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最后有些犹豫道:

“皇兄皇嫂......那些臣子提议,要为您二位修建个......衣冠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薄弈玦和玲玥相视半晌,莫名地发笑起来。

他理解那些大臣的意思,他们两个毕竟身为一代帝王皇后,是真实存在过的人,怎能一点痕迹都没有,就消失于人间?

“那便修吧。”

薄弈玦轻声笑了笑,“不过你皇嫂的那些衣物,都是我在人间时亲自命能工巧匠定做的,我都很喜欢,不能留在这里。”

只是玥玥早就有言,即使去了地下的小屋,他们也要永远在一起。

薄弈玦稍作思索,从他收藏的物件中,翻出了两幅画——

都是他与玥玥在辞仙楼游玩时,极寒之地的那个老者画的画像。

“玥玥喜欢哪一幅?”

玲玥指着她依偎在薄弈玦怀中的那幅,“这张。”

于是薄弈玦把另一张画取了出来,忍痛割爱道:

“那......这张就拿去衣冠冢放着吧。”

在这幅画中,玥玥躲在他的身后,只探了个脑袋出来,精灵可爱。

平心而论,他其实更喜欢这张,不过到时候回了神界,他再按记忆描一张便是了。

“砚青,这些是父母亲当年的书信,还是留给你更为合适。”

薄弈玦又取出了几封书信,递给薄砚青。

薄砚青连忙命下人小心翼翼地收好。

见对面二人手拉着手站起了身,他不禁怅然发问:

“皇兄皇嫂,这回你们拿齐了东西,以后还会回来吗?”

未等薄弈玦开口,玲玥便抢答道:“当然会啊。”

上官瑜忽然捂着胸口,那神色,看着就挺难受。

她猛地回过神来,腼腆地笑了笑,“抱歉啊姐姐,今天的早膳吃得我恶心,我忍不住了。”

薄砚青心疼地皱起了眉头,正想着怎么处置御膳房的厨子,十分多余的南渊终于发话了:

“主上,这个我熟啊!”

「番外·孕期」 好不好……嗯?

“恭喜陛下,娘娘害喜得晚了些,现在已经有孕将近个两月了。”

南渊对薄砚青恭贺道。

“我......也要当父亲了。”

薄砚青喜不自禁,将上官瑜搂入怀里,看向兄嫂的目光带了几分感恩的意味:

“想必是皇兄皇嫂归来人间,为我和瑜儿带来了祥瑞,不然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薄弈玦摆摆手,又将玲玥拉回自己怀里,“都是你皇嫂的功劳。”

见二人又要走,上官瑜有些迷茫地说:

“姐姐,这世道真是奇怪极了,下回你来见我时,没准我的孩子都已经好几岁了,你的孩子还在腹中。”

玲玥犹豫了一下,知道上官瑜说的是对的。

神人殊途,何况上官瑜说的只是一部分事实。

她意识到,更为残酷的事实应当是,若是在神界待上两个多月,他们在人界所认识的一切人,都会逝去。

而那个时候,她也不过只有五个月的身孕......

玲玥不敢继续细想,只道:

“再过个十天,我便会再来看望你们,你们都要好好的。”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官瑜和薄砚青点了点头,再次送别了薄弈玦和玲玥。

南渊用法术将整个衣柜缩小,扛在身上紧随其后,“我真是服了,神后在人间怎么有那么多衣服呢。”

......

玲玥再次探访人间的时候,薄砚青和上官瑜已经二十八岁了。

这时候的上官瑜,年纪看起来显然比玲玥大了许多。

尽管如此,她还是迅速认出了玲玥,惊喜地唤了声,“姐姐?”

玲玥笑着点了点头,问起她的近况。

“砚青他依然对我很好,后宫始终只有我一人。”

上官瑜面容上满是幸福的笑意,诉说起十年来发生的事情。

十年前的那胎,是个龙凤胎,因此她与薄砚青已经育有一儿一女。

而现在,她的腹中又刚刚怀上了第三个孩子。

了解了上官瑜的近况,得知她与砚青一切安好之后,玲玥再唠嗑了几句家常便匆匆回了神界。

她坐在一架秋千上,有些黯然伤神,慢悠悠地荡了起来。

神界和人界的时光流逝速度不同,导致的种种反差,让玲玥有些不敢面对现实。

这才十天,就已经这样了,要是再过二十天,三十天......

男人的声音忽然从她身后响起:

“为何玥玥今日见了故人,反而不高兴了呢?”

她蓦然回头望去,薄弈玦不知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秋千后边。

他轻轻帮她推起了秋千,“这个高度,玥玥可还满意?”

随着秋千飘荡起伏,带起阵阵微风,玲玥感到自己的心情好了许多。

她微启唇瓣,将她心中的思虑如实对薄弈玦道出。

薄弈玦低首浅笑,渐渐慢下了推秋千的动作,与她一同坐在秋千上,将她拥入怀中。

“玥玥现在可算是明白,我初次对你表明心意那天的心绪了?”

玲玥抿唇点了点头。

那时的阿玦以为她是凡人,不忍心看她被岁月蹉跎,才会选择表明心意、袒露神君的身份,为的是能带她回神界,留住她的一切美好。

她又惊觉,“若非珈澜选了我去献祭复兴大阵,那我岂不是再也见不到身为凡人的这一世阿玦?那阿玦岂不是要......”

薄弈玦缱绻地吻着她脸颊,“我就知道,玥玥身上拥有我的神魂,许多事情早已注定,绝非一般的造化能够隔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