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当外室,她偏要另谋高枝(10)+番外
谢行之哽住了。
这怎么说呢?
受罚,这是不可能的事。
谢行之素来不近女色,家中其他三个哥哥都成家立业了,大哥都有了孩子。
唯独他,至今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他虽于朝堂上表现出色,但在谢父眼里,他有什么可得意的,连妻子都没有。
后来,这谢父不知道从何处听来的消息,知晓自家这个混不吝儿子竟然干出了英雄救美的事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他问过了谢行之的小厮,再次确认救人的,确是他那个不成气的儿子。
给他激动的!
连夜在谢家祠堂磕了好几个响头,和列祖列宗唠嗑了一夜。
次日,非逼着他对人家姑娘负责,就差没敲锣打鼓地上门提亲了。
还好,谢行之告诉他。
这姑娘家脸皮薄,让他别捣乱,他自有盘算。
知子莫若父,这谢父一听这话,就晓得自己儿子,对人家小姑娘的想法,绝对不清白。
给他激动得,当天晚上又跪了一夜。
江绾见他沉默,以为自己真连累谢行之受了罚,内心有些过意不去,主动说道。
“这次是我连累了世子,要不改日,我带着礼物登门拜访,也好同谢大人解释一下。”
江绾怕谢行之误会,生怕他以为自己是想借机攀附他,于是主动说道。
“世子放心,我没有其他目的。”
“母亲这几日已经在为我议亲,相信很快就会定下来,不会影响世子的。”
谢行之原本的笑意哽住,嗓音沉了下来,不确定地问道?
“你方才说,你在议亲?”
江绾没有察觉他的异样,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是的,等这几日过去,我……”
谢行之突然打断了她的话,嗓音低沉清冽:“明日辰时,我来接江姑娘。”
江绾:“啊?”
谢行之:“不是要替我解释一二?”
江绾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只是她没想到,这谢行之真要她去?
这谢行之难道听不出来,她方才只是在客套一下的吗?
沈书白说过,这谢家人骨子里最看重礼数,这落水一事,是她连累了谢行之,也不知道他父亲会不会因此迁怒于她?
第9章 别人会误会的
谢行之停顿了一下,“明日正好是家母的寿宴。”
江绾愣住了,怪不得谢行之要去求平安符,许是想在母亲生辰之际,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顺。
江绾有些过意不去,若非自己,谢行之早就求到了平安符了。
江绾答应了谢行之的邀请。
但到别人家里参加寿宴,哪有空手而去的道理。
江绾让人去打听谢家的情况,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了。
这谢行之的父亲,谢大将军,十六岁从军,十八岁被封为平定大将军。
他和谢行之不一样,谢行之是中了探花之后才改为从军。
这谢深可是实打实的不爱读书,年少从军,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战场上拼出一身军功。
据说,谢老爷子原先不大喜欢他从军,但奈何自家这个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料。
最后,只能放任他去了。
好在,这谢深骨子里也是个能吃苦争气的,豁出了性命,给谢家争来的军功。
这谢深素来不耐朝堂尔虞我诈,所以一开始谢行之说要从军的时候,他可乐坏了。
他自己不爱读书,但父亲是天子帝师,谢家书香世家,清流权贵。
他有四个孩子,其他三个孩子也算争气,但到了谢行之这里,他三岁学文,五岁学武,年少成名,还被钦点为太子少师。
谢行之的优秀,让谢深既欣慰,又觉得少了些父亲的参与感。
旁的不说,就说父亲的威严吧。
他每次要教导谢行之学问的时候,看到谢行之的字,比他还具有大师风骨。
他还没开口,就被谢老爷子吼道:“滚边去,别教坏了孩子。”
他想教谢行之武术,但晚了一步,谢行之被雾仑山的无尘收下了。
无尘大师不仅武功高深,于五行八卦,卜卦道行都有一定的涉猎。
他当初下山,是专门为了收谢行之为徒。
在无尘大师面前,谢深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说自己要教谢行之了。
谢行之各方面完美得,像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谢行之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凡是帝师,必出于谢家这一传闻。
他虽比太子小了几个月,但自幼陪着太子长大,最后扶持太子登基。
陛下登基后,借着他的手,平定边疆,谢行之成了战神。
回上京之后,陛下更是让他负责各地的学堂兴建,教育乃是国之根本,盛帝的这一做法收获了盛朝学子的赞誉。
而谢行之,更是天下学子的榜样。
江绾只知道他救了自己,但当沈书白将这一切摆在她面前的时候。
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乃是真正的君子。
想到自己上次的失约,江绾突然觉得有些愧疚。
对于去谢家赴宴,她也没有一开始那么排斥了。
说起谢家,就不得不提谢家主母了。
这谢夫人是真正的高门贵女,据说年少时,上京多少达官显贵都想娶她。
但这徐氏偏偏看上了谢深这个武夫,好在谢深虽然混不吝,但谢老爷子是帝师,谢家的家风,在上京是出了名的好。
这谢深自己也是豁得出去。
怕徐家不同意他和徐氏的婚事,亲自跑到徐家,当面和徐老大人承诺,若是他不放心,自己可以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