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当外室,她偏要另谋高枝(123)+番外
谢行之抬眸看了看他,漫不经心地理了理身上的褶皱,淡淡地开口说道。
“你是,曾王的人?”
陆景言想过很多种和谢行之交手的可能,他可能会恼羞成怒,可能会对他大打出手,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谢行之一句话就难住了他。
若是自己先开口承认是曾王的人,那待会儿激怒他,就变成了是曾王有意陷害。
陆景言犹豫了一瞬。
没想到谢行之面色一凛,在陆景言还来不及开口说话的时候。
手往身后一挥,疾言厉色道。
“鬼鬼祟祟,必是奸细。”
“来人,捂住他的嘴,将人给本将军拿下。”
“慢着,我是……”陆景言话刚出口,就被旁边的人捂住了嘴。
他这才发现,谢行之身边不是没有士兵,而是那些士兵都穿上了短打,乍一看以为是普通的百姓在码头搬运。
谢行之将陆景言抓了起来,捂住了嘴,让底下的人打了几板子,就把人丢回给了曾王。
曾王见谢行之如此狂妄,内心按耐不住怒意。
陆景言被抬进来的那一刻,强撑着虚弱的身子告诉他。
“王爷,景言幸不辱命,谢行之当众杖打属下,拂了王爷的面子。”
“王爷以此为由,命人捉拿谢行之。”
曾王看了一眼虚弱的陆景言,不知道为何,他就那么信不过陆景言呢?
曾王虽咽不下这口气,但这打的毕竟不是他,一时半会儿,他理智尚在。
他让陆景言好好养伤。
然后回屋开始写御状,打谢行之的小报告去了。
以曾王对傅弘深的了解,陛下素来爱惜谢行之。
若是听闻他犯了错,大抵只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与其和谢行之拼个鱼死网破,再说了,他谢行之不一定会网破,但他这条鱼,十有八九会死。
算了,算了。
还是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谋一点好处。
陆景言那小子,想拿他当枪使,嫩了点儿。
谢行之那小子若是那么好搞,这些年朝堂上那些老东西也不至于听之色变。
但这一次的结果却出乎曾王所料。
陛下收到了他的折子,没有像以往一样为谢行之开脱,也没有送他送礼物安抚他。
而是在早朝的时候,把这件事提出来商议。
傅弘深:“谢卿虽然对盛朝有所功绩,但曾王毕竟是朕的皇叔,血脉相连的亲人,如何能受这等委屈?”
在场的官员面面相觑,这等委屈,曾王从前受得难道还少吗?
饶是如此,但谢行之往日的功绩摆在那里,在场的人没有一个站出来,回应傅弘深。
傅弘深也看出来了,如今这些老家伙是一个比一个不好糊弄了。
“怎么?”
“众卿是觉得,谢行之功高盖主,可轻视慢待皇亲了?”
“那下一步,他是不是就要把朕的皇位都夺了过去?”
第104章 声讨谢行之
傅弘深见在场的大臣面面相觑,生气极了。
他将桌案处的奏章扔了下去,看着机器不大,却意外地砸中了站在最后面的陆正。
陆正吃痛,跪了下来瑟瑟发抖。
傅弘深扬袖而去,在场的大臣不约而同只有一个想法。
陛下今日,是吃错药了?
为首的右相垂下了眼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次日一早,曾王收到了一封密信。
曾王看了密信一眼,不敢确信地揉了揉眼睛。
陛下竟然为了他,开口怒斥谢行之?
过去,都是他误会陛下了……
曾王难得老泪纵横,决定下次到皇陵的时候,要替傅弘深说几句好话。
信中的最后,右相提醒他道,陛下如今已经对谢行之生出了不满之心,让曾王继续作妖下去,激怒谢行之,让他彻底失了胜心。
曾王看到这里,有些怀疑这差事自己能做好吗?
旁的不说,他是从小看着傅弘深长大的,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认识了谢行之。
谢家这小儿子天赋异禀,文武双全,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要不然先帝也不会封他为太子少师。
谢行之和傅弘深是年少相交的好友,做文章,习武,太子当年意气用事,被敌军围攻的时候。
就连先帝也放弃了他,不愿派兵去救他。
是谢行之,率领谢家军队当着朝臣的面,主动请旨救太子。
他是太子少师,师出有名。
他在大殿上许诺,若是救不回太子,甘愿陪着太子一同赴死。
如此情义,先帝没有办法拒绝。
后来,谢行之真的做到了,他率领谢家军逼退了敌军,一杆银枪无人能敌,生擒了敌军首领。
救回了浑身浴血的太子殿下。
如此隆恩,竟然会被他三言两语动摇?
曾王有些不信。
但传信来的人告诉曾王,若是别的也就算了,但天家权威,岂容谢行之挑衅?
这点,曾王倒是信了。
当初先帝亦是如此,看着道貌岸然,实则最为小气。
当权者,谁不享受被人捧着的感觉?
曾王没想到这次自己竟然误打误撞地,在陛下那里成功地扳倒了谢行之一次。
这件事无疑给了曾王很大的信心,接下来的几日里,他每日都会到漕运,故意找谢行之的碴。
陆景言受了伤,这两日正在驿馆里养着呢。
曾王想了想决定自己出手
他每日都会到漕运骂街,激怒谢行之,随后被谢行之派人赶回了驿馆。
回到驿馆后的曾王,就开始酝酿情绪给陛下写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