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当外室,她偏要另谋高枝(130)+番外
而且,陛下看起来眉眼坚毅,胸有丘壑,并非是容易听信他人谗言的人。
然而,谢行之听了江绾的话,只温柔地替她整理好额角的碎发,嗓音温柔道。
“不,他会信。”
……
次日一早,果然和谢行之说得一样,陛下的旨意到了临水。
圣旨上虽没有直接言明谢行之有不妥的言行,但安排了曾王和谢行之一同监督漕运的工程。
换句话说,就是谢行之监督工程,曾王监督谢行之。
曾王听到这旨意的时候,差点没站住。
还得是亲人啊!
谢行之为陛下卖命再多次又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惹了陛下的疑心。
功高盖主,不是好事。
谢行之在漕运的名声愈大,在百姓中的声望愈高。
就更容易引起陛下的猜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曾王无声地笑了笑,低头得意地接过了明黄色的圣旨。
他回过头,看着面色冷峻的谢行之,忍不住说道。
“谢小世子,日后就是同僚了。”
“还要请世子,多多指教。”
谢行之掀了掀眼皮,众目睽睽之下,半分脸面也没给曾王留。
“指教谈不上,曾王别犯蠢就好。”
曾王闻言,一口气憋在心头,下不去也上不来,给他气得!
偏偏他又拿谢行之没办法。
自己虽说是亲王,但谢行之还是帝师呢!
而且谢家是百年世家,谢老爷子当初也是帝师。
盛朝有言,凡是帝师皆出自谢家。
由此可见,谢家在盛朝中的声望,哪怕如今陛下对谢行之起了猜疑之心,但谢家的底蕴,不是这一时半会儿可摧毁。
曾王恨恨地看着谢行之离去的背影,暗暗咬了咬牙。
看来,回去要继续给上京那边传信了。
谢家底蕴再深厚又如何,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城墙推不倒。
他倒是要看看,是陛下和谢行之年少的交情深厚?
还是帝王权势更惑人心?
第109章 过往
曾王加入了漕运以后,朝堂的形势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众所周知,曾王不学无术,他能对漕运有什么帮助?
但陛下偏偏在这时候让他加入,是为了监督谢行之,还是给谢行之添堵?
原本坚定不移站谢行之的官员有些动摇了。
一时间,朝堂风向大变,临水这边的工程倒是继续进行着。
陛下的这道旨意对于谢行之来说,似乎影响并不大。
他依旧每日监督工程进行,下值的时候就陪着江绾去逛夜市。
江绾一开始还有些担心。
但她看到谢行之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她又觉得有些安心。
旁的不说,谢行之年少就陪伴在傅弘深身边,当初傅弘深被困时,所有人都觉得傅弘深是碰上了死局。
但谢行之偏偏就把人救了出来。
还帮助他夺了位。
漕运一事是傅弘深提出的,谢行之也是他安排的。
若说傅弘深会为了区区的帝王威严忌惮谢行之,甚至为了削弱他的权力,故意影响漕运的工程。
江绾是不相信的。
再者,江绾总有个感觉。
谢四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不是那么轻易被撼动的。
谢行之让她不要担心,她就真的没有担心,整日放开了心情,陪着谢行之吃吃喝喝,领略临水县的风土人情。
这夜,谢行之正在书房看着底下人送过来的账本,眉头紧蹙。
这些官员,说什么寒窗苦读,结果呈上来的账本,胡编乱造,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谢行之看了几眼就放下了手中的账本,刚好江绾过来了。
江绾寻思着,谢行之这段日子又要忙漕运的工程,又要抽出时间来陪自己。
晚上还要熬夜看账册,连觉也睡不好。
昨日她瞧着,谢行之冷白的肌肤下都熬出了青影。
江绾想起从前沈书白给过她安神茶的配方,于是她到药堂配齐了。
江绾还给他准备了糕点,她来到谢行之书房的时候,正好看到他在整理账本。
江绾走了过去,让他歇会。
谢行之看了一眼茶碗,“这安神茶的气味怎么和之前不一样?”
江绾愣住了,“世子怎么知道?但我好像记得从前没有送过世子安神茶?”
谢行之闻言,瞬间被噎住。
耳尖慢慢地泛起了红晕。
他低着嗓音,温声告诉江绾。
当初母亲生辰宴上,他用一块白玉换走了江绾送给母亲的安神茶。
江绾闻言,有些错愕。
“你……为何要如此?”
谢行之弯唇,嗓音缱绻道:“没办法,那时候还不知道,你是我未来的夫人。”
“当时想的是,能多留一点你的东西,也是好的。”
江绾愣住了。
她一直以为谢行之和她成婚,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为了摆脱和贵女们相看,但如今看来,似乎又不全是如此。
江绾犹豫了一下,还是试探地问道。
“你……为何要留我的东西?”
谢行之垂眸,嗓音突然放轻了,和平素的波澜不惊不一样,变得有些患得患失。
“我自幼养在祖父膝下,外人总说我命好,投胎在了谢家,天资又好,想要的东西都能毫不费力地得到。”
“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谢行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但我遇见了你,当时我就在想,世间竟还有如此的女子,和我见过的所有贵女都不同。”
“你聪慧,机灵,善良。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你也不会抛下你在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