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43)

作者: 轩辕老铁 阅读记录

林典正也跟着应和:“这事太后娘娘也已经知晓,还称赞二夫人贤德重情分,太夫人,您可是娶了一个孙媳呢!”

姚钱氏:“...”又拿太后娘娘压她,这沈氏还真是姚家的好媳妇。

沈欣言擦了擦眼角的泪:“祖母,您不懂,孙媳与二爷虽然只见了一面,却已经有了夫妻的情分,夫君去世这三年一直都是府中的下人在烧纸,我这做妻子的如何心安。

孙媳这两天出门特意采买了大量纸钱贡品,就为了烧给夫君,让夫君在下面也能好打点一二,不让自己受气。”

沈欣言这边哭的来劲,姚李氏似乎被感染到,大把大把的向火里丢之前纸钱,口中还不断念叨着我的儿,宛若疯魔一般。

见劝不动沈欣言,姚钱氏心口一阵阵发堵,却只能咬牙切齿的吃了这哑巴亏:“既然这样,那你便早些结束,免得大家都跟着你提心吊胆,也劳烦水龙队的人在外面候着。”

家门不幸,居然娶了这样的恶妇回来。

锦风那边哪里是由下人烧纸,分明就没人烧纸,毕竟人还活着有什么好烧的。

沈欣言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露出一个柔弱又坚强的笑:“祖母放心,孙媳省得...”

眼见众人要散去,沈欣言再次哽咽:“孙媳在院中设了祭坛,祖母既然来了,不妨给夫君上柱香吧。”

姚钱氏顺着沈欣言的视线望去,这才发现院中竟然还放着一只供桌。

供桌上放着猪头瓜果,显然是提前精心准备的,最中间放着一只缠丝鎏金双耳三足香炉。

香炉中的香有长有短,显然是已经燃烧了许久。

姚钱氏此时已经恢复了理智,拉着沈欣言的手:“好孩子,你有心了。”

纸都烧了,几炷香又有什么打紧。

沈欣言用一双红彤彤的眼睛看着姚钱氏:“都是媳妇应该做的。”

姚钱氏应了声,随后从沈欣言手中接过香插进香炉里,又站在香炉边念念有词一番,这才叹息着离开。

过来看热闹的人不少,姚昌城的几个侍妾都过来了。

此时见姚李氏上前进香,柳姨娘,赵姨娘,卫姨娘,以及姚昌城的通房周氏也陆续跟着将香插进香炉里。

沈欣言泪眼婆娑的看着她们的动作,并一一谢过这些人。

等众人都走光了,姚李氏手中的纸钱也已经烧完。

她走到沈欣言身边,并未接过沈欣言手中的香,而是自己走到香炉边拿过一炷香点燃插进香炉中。

就在沈欣言以为姚李氏会转身就走时,却听姚李氏询问道:“我锦风为何不给我这当娘的托梦,而是去寻了你...”

这个贱人!

这四个字在舌尖转了一圈,看在两个女官的份上没吐出口,硬生生咽了下去。

沈欣言对姚李氏恭敬答道:“想必是因为夫君知道母亲疼爱他,所以才舍不得。”

她怎么觉得姚李氏似乎不知道姚锦风诈死的事,不过这样也好,她也同样可以装作不知道,免得回头传到陛下和太后耳中,再被姚锦风牵连就不值了。

姚李氏冷哼:“我家锦风一直都是最孝顺的。”

只是被沈欣言克死了。

说罢,姚李氏踉踉跄跄的离开了,如意想要扶她,却被一把甩开,她绝对不会在沈欣言面前示弱。

目送姚李氏的背影出门,沈欣言转头看向刘司正:“敢问司正可看清楚了。”

第37章 谁是幕后黑手

刘司正认真思索着之前看到的情况:“夫人叮嘱奴婢观察柳姨娘,但据奴婢所看到的,那柳姨娘并没有任何问题。”

在宫中待久了,认人的本事是一顶一的好,毕竟谁都不愿冲撞了哪位忽然得宠的妃嫔,被迫丢了性命。

听刘司正说柳姨娘没问题,沈欣言的心紧了紧:“那怕是难办了。”

她闹出这么一出,为的就是查看府中众人的反应。

香炉里面有水银,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动手的人一定会特别注意这香炉,甚至不敢靠近。

可如今的情况是姚钱氏毫无芥蒂地上了香,甚至还同她说了好一会儿话。

最恨她的姚李氏更是待在香炉边上,直至将所有纸钱烧完。

这说明她们要么不在意生死,要么便是与香炉的事情无关。

可今日的情况,似乎是所有人都没注意到这个香炉,那问题便严重了。

或许给她放水银的人根本不在场。

而那人会是谁呢!

姚昌城有一个正妻,三个妾侍和一个通房。

姚李氏平日里虽处处为难她,但今日的表现着实不像有问题,这个暂且不提。

赵姨娘是姚昌城的第一个妾侍,据说当初姚昌城是以平妻之礼将人抬进府的,只是后来赵姨娘色衰,姚昌城爱迟。

那自欺欺人的平妻之礼也成了笑话,赵姨娘膝下有一个三姑娘姚锦如,当初姚锦风成亲离家后,姚锦如便出嫁了。

后来听说姚锦风的死讯后,姚锦如还回来哭了一场。

第二个侍妾是姚锦宁的生母柳姨娘,这母女俩不提也罢...

第三个侍妾是卫姨娘,这人是最后进府的,生下的六姑娘姚锦佩今年不过七岁。

沈欣言见过几次,这孩子天生病弱,见人时怯生生的,走起路来也是一步三摇。

还有一个人,便是老早便跟在姚昌城身边的通房周氏。

周氏是姚钱氏身边的丫鬟,见姚昌城总是到处花天酒地太不像话,便安插个人在姚昌城身边。

可姚昌城一直不待见周氏,据说对待周氏就像对待一块擦脚布一样,想起来就随便抹上两把。

上一篇: 小通房她只想混日子 下一篇: 我妻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