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案与君无关(探案)(133)+番外

作者: 司勿念 阅读记录

李长曳虽不同意她的观点,但还是没做反驳,只是应声道:“娘娘说的是。”

梅妃似是满意,又轻叹了一声:“可惜魏妹妹进宫多年,到头来,连个一子半女都没留下。”她看了李长曳一眼,语气柔和,却像无意间试探,“你说,她这一生,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

李长曳闻言,脑海中忽然闪过魏才人宫中的那个小丫头,芝禾。

魏才人专门从浣衣局把她调来身边,她待芝禾极好。或许,这便是魏才人心底的善意,她至少能护住弱者。甚至于边紫君,都能说一句魏才人是个好人。

李长曳顿了顿,缓声道:“若能护住想护之人,或者能护得天下人,那便是值得的。”

这话一出,梅妃望着李长曳的目光眸光微微一颤,久久未曾开口。

片刻后,她开口:“这话,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一旁替梅妃轻揉肩膀的春水听见,有些好奇地问道:“什么人啊?”

梅妃目光微微出神,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那时圣上还未即位,我在宫里遇见过一个人。她曾对我说,若是此生能护得住更多的人,便算无悔。”

春水轻声笑道:“听起来是个好人,那如今她身在何处?”

梅妃顿了顿:“她早就死了。”

春水手上的动作一滞,脸上的笑意也微微收敛。

梅妃轻叹一声:“她走后,我一直没能找到她的墓,也未曾去祭奠过她。这些年,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她抬起眼,视线落在李长曳身上,接着说道,“不过,今日听了李大人的话,我倒觉得,她的一生也是值得的。这样的话,她大概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吧。”

李长曳不知道如何回话,只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入口,似乎驱散了全身的寒气,但她握着茶盏的手却止不住地在抖。

梅妃未再多言,只是顺势换了个话题,谈起些宫中琐事,语气温和,让人有些捉摸不透。李长曳听着,也只是一一应着,心里却始终有些出神。

窗外天色渐沉,走廊上的宫灯被晚风吹得轻晃。梅妃笑着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李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如今夜便歇在昭阳宫吧?”

李长曳最终还是婉拒了梅妃的好意,回到禁军驻地,随意寻了一间屋子,倒头就睡了个囫囵觉。

这一觉睡得不算安稳,窗外风一直在呼啸,李长曳总觉不知在何处,有道视线一直在窥探着她。

次日早朝结束后,她按时前往御书房值守。

可今日的宫中,气氛明显不同。来往的官员比往日更多,行色匆匆,却时不时有人目光落在她身上,低声窃语,甚至还有人刻意放慢步子,以便于仔仔细细地打量她。

李长曳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不由得微微绷紧脊背。

她正想着该从谁口中探探消息,忽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侧传来。

“你怎么不事先和我商量一下?”

陶勉的声音压得极低,还带着一丝急切。

李长曳心里猛地一震。他知道了?他是指,渡魂堂的事?

她下意识看向陶勉,试图从他的神色中揣测几分,只见陶勉忙说道:“二皇子这么大的事,阿曳,你知道这一捅出去,可是惹上了多少麻烦?”

李长曳眉头一皱,困惑地看着他:“我捅什么?”

陶勉本是心急,可见她这副模样,他神色微微一顿,过了一阵,似乎松了一口气:“果然不是你。”

他说着,微微靠近李长曳,悄声说道:“今早,有人借你的名义,向圣上递了折子,说是二皇子谋害了魏才人。折子刚递进去不久,圣上便命人压了下来,但朝堂之上,已有不少人听闻。”

李长曳脑中顿时闪过昨天的一幕。

边紫君。

是她。

李长曳目光微沉,刚要解释,话音还未出口,殿内忽然传来一声暴喝——

“叫她给朕进来!”

第73章

纸人怨(九)朱门重闭影成双,保重一……

李长曳与陶勉心下皆是一沉。事涉皇子,无论真假,皇上绝不会轻饶任何人。

李长曳看着陶勉,她知道,这一切皆因她而起,陶勉对此事毫不知情,她也无法,也不愿,将这局势牵连到他身上。

或许,走到这里,该是个尽头。

她看向那扇朱红色的大门,自己一旦走进去,便是危险重重。她叹了一口气,正要开口,就听到陶勉急急说道:“待会你进去,什么都别说。”陶勉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切,“只要有我在……”

陶勉话还未说完,就被李长曳轻轻打断:“陶勉。”

李长曳道:“这件事,我必须自己面对。”她的眼神平静,说出口的话却像一柄锋利的刀,将之前那短暂的温存都切得干干净净。

李长曳能感觉到陶勉的气息就落在身旁,温热又沉重,他的目光像是一张无形的网,要将她牢牢笼住。她本能地想后退一步,可到底还是错开了脚步,避开了他的目光。

李长曳想起了昨日德贵妃说的那个人,那个人曾用尽全力,护住自己想护之人。哪怕一次,她也想学那人一般,护住自己喜欢的人。

哪怕一次,就好。

这时,皇上身边的王公公立在宫门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李大人,皇上有请。”

李长曳收回目光,轻轻点头,迈步向前,擦肩而过之际,极快地吐出一句:“保重。”

下一刻,她头也不回地踏入殿门。

陶勉向前一步,刚要跟上,王公公抬手拦住:“陶大人,还是等等吧。”

上一篇: 小通房她只想混日子 下一篇: 青梅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