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与君无关(探案)(55)+番外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吹拂纸窗,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过了一阵,叶廷山继续说道:“我也是最近听闻渡魂堂又有了些动静,很可能与你在凤州碰到的那些事有关。所以我才找到钱郎中打探消息。他当年是渡魂堂里专门的医师,不仅负责治疗伤者,还会为一些人施黥纹身。”
李长风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这人皮册就彻底对得上了,看来就是他用来记录黥刑的手册。”
叶廷山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没错。我找他,本想问你娘死后的情况,却从他口中得知,你娘的尸体并未送到他这里,而是被渡魂堂的另一位首领直接接走了。”
李长曳皱起眉,追问:“另一位首领?师父,你知道是谁吗?”
叶廷山神情凝重,摇了摇头:“这我也不清楚。不过你娘曾提过,宫里的几位都曾插手过渡魂堂的运作。到底是哪一位,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
他抬眼看向李长风和李长曳,语气沉重:“至于之后的事,你们也都清楚了。钱郎中死了,周仁的罪行曝光,这渡魂堂的线索暂时又断了。”
忽然,李长曳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目光扫过一旁的李长风,又转向叶廷山:“师父,我这些年一直不明白,为何我和师兄的名字会这么相似,难道?”
叶廷山怔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其实,你原本不叫这个名字。阿曳是你的乳名,当年我接到你时,担心会有危险,便给你改了名字。”
他顿了顿,声音高了几分:“你的本名,叫——世安。”
“世安。”李长曳轻轻重复着这两个字,像是在咀嚼着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
“为何叫世安?”她抬起头,目光复杂。
叶廷山沉默
片刻,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这是你娘起的名字。她希望你此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怀平安。”
李长曳默然,喃喃自语:“世安……平安……”
叶廷山见状,说道:“等阿曳修养好,我们就回凤州。师父别无所求,只要你们二人平安健康就好。”
李长曳点点头,只是她心里明白,这动乱既然已经开始,又怎么会有停息下来的时候呢。
**
十日后,凤州县衙,阿月早已等得焦急不堪。
一名衙役站在门口,看着阿月焦急踱步的模样,忍不住笑道:“你急什么,又不是新县令上任。”
阿月瞪了他一眼:“是我班头回来了,怎么能不着急!”
另一个衙役笑着接话:“也不知之前的陶大人高升速度怎么那么快。”
“那人家本来就是京城大官啊,自然上升得快。哪像咱们这种小地方的小人物。”另一个人感叹道。
阿月似乎听不到这些声音,目光一直往外探,眼神充满期待。
终于,一辆马车驶了过来,马蹄声伴着一阵尘土在县衙门前停下。
阿月兴奋得大喊:“回来了!”随即几步冲到马车旁,轻巧地跃上去。
李长风正在驾车,看到阿月跑过来,还挺高兴,心想,这丫头还记得我呢。
谁知阿月直接略过他,掀开车帘钻进车厢里。李长风讪笑了一下,看来是自己误会了。
马车内,阿月一头撞进李长曳怀里,撞得李长曳差点没坐稳。李长曳看着她,忍不住调侃道:“怎么就几天不见,你力气又长了不少。”
阿月仰头认真道:“头儿,你瘦了!”
李长曳笑了笑:“是啊,得多吃几笼包子补回来。”
阿月一听顿时来了劲:“头儿,这趟出去,你都遇到了啥好玩的?快跟我说说!”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走到县衙里面。李长曳进了县衙,先去和苏县丞、郑秋等一众同僚打了招呼,甚至还特意去了后厨和院里的几只鸡,问了个好。
但她走了一圈,始终没见到陶勉。
她站在院中,摸了摸怀里的那柄折扇,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不在衙里吗?那过几日再给他吧。
阿月一蹦一跳地凑过来:“头儿,你在找啥呢?过几天新县令就来了,这院子还得收拾收拾。”
李长曳脚步一顿,抬起头:“新县令?”
“对啊,陶大人回京了啊,你不知道吗?他没告诉你吗。”阿月眨着眼睛问道。
李长曳愣了愣,半晌没有开口,只是攥紧怀中的折扇。
片刻后,她轻轻一笑,低声自语道:“罢了罢了。”
说着,她将折扇重新放回包袱中,挺直了背,抬头看向远处,刚才心头的那点波澜,早已被清风轻轻吹散,了无痕迹。
第31章
画里探花(一)湖心亭畔月光寒,浮……
又是一年春将至,柳叶刚刚抽出绿芽,春意盎然。
京城南面的永和坊,掩映在柳树间的一处小宅院,迎来了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
先下马的是一身形高大的男子,他背后背着一把刀。他抬手推开院门,一边熟门熟路地迈进去,一边回头喊:“快下来,看看我专门给你们收拾出来的宅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此人正是李长风。
他话音刚落,车帘被猛地掀开,阿月一个箭步跳了下来,声音比动作还快:“哇!这地方真好!”她一眼看见院子里的柳树,双眼放光:“你可别骗我,这地方真的让我住吗?”
李长风假装板起脸:“阿月大人现在是京城捕快了,住这种地方不算委屈吧?”
阿月激动地四处乱跑,仿佛已经在脑海中将小院布置好,嘴里不停念叨:“这边放张躺椅,柳树下还能挂个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