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与君无关(探案)(7)+番外
黑暗中,狭窄的空间让两人不自觉地靠近了一些。
“大人,略有些近了。”李长曳下意识退了一步,身子却撞在了墙上,发出一声轻响。
“这里地方小,不靠近些难道让我贴墙?”陶勉声音淡然,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他举起手中的火折子点燃,将两人的脸映得更加清晰。
“县令大人,怎么轻功还不如我?”李长曳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试图缓解此刻的尴尬气氛。
陶勉看了她一眼,嘴角扬起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李班头,刚才可是你拉着我一起摔下来的啊。我这身子骨金贵,遇事靠你这位捕快保护,不是天经地义吗?”
“你这人……”李长曳一时语塞,“还真……会说话。”
陶勉摇了摇头,低声笑了笑:“会说话?若这会说话能破案,下回我倒可要多说些。”
此时,火光微微闪动,照亮地道两旁的墙壁,上面似乎刻满了奇怪的符号。陶勉抬手将火折子靠近,一道细长的符号映入眼帘,像是某种标记。
“这些刻痕是什么意思?”李长曳凑过头来,眉头微蹙。猛地,她眼神一滞,心底掠过一丝慌乱,这些符号竟与她衣袖上
的月桂纹饰十分相似。她迅速掩饰住自己的情绪,不想让陶勉察觉。
“看样子像是记载某种物资存放的标记。”陶勉低声说道,目光在墙壁上来回扫过,“看来这里曾经藏过东西。”
“那就是我们来对地方了。”李长曳抽出佩剑,微微扬起,警惕地观察四周。
正当两人准备进一步探查时,头顶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动静,像是某种机关被触动的声音。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头顶忽然落下一片细土,紧接着,一块石板封住了入口,将两人彻底困在暗室中。
“完了,看来我们被困住了。”李长曳仰头看着落下的细土,眉头皱得紧紧的。
陶勉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轻声说道:“倒也不是坏事。被困在这里,总比被困在荒野好。”
“你还有心情开玩笑?”李长曳抬头看了他一眼。
“心情要是不好,才是真麻烦。”陶勉笑着耸了耸肩,顺势靠着墙坐下,抬眼看着她,“李班头,你倒是镇定,换作旁人,早就慌了。”
“镇定是本事,可镇定解决不了困境。”李长曳倚着墙,双手抱臂,目光在四周扫过,像是在寻找出口。
“要不我们聊点别的?”陶勉忽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聊什么?”李长曳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比如……你对这个案子怎么看?”陶勉轻笑,语气里透着几分漫不经心,“或者,你对我这个县令怎么看?”
“你?”李长曳愣了愣,随后故作认真地回答,“你我总共才见了两次。”她眯起眼睛,有些胆大地说道:“陶大人文绉绉的,看着不怎么靠得住,但还不算碍事。”
陶勉闻言,低笑了一声:“不怎么靠得住,还不算碍事?看来在李班头心里,我的评价还不算太高。”
“你要想提高评价,先想想怎么出去吧。”李长曳勾了勾嘴角,却没再继续拆台。
气氛微妙地缓和下来,两人虽彼此防备,但多了几分难得的默契。
就在此时,头顶传来一阵瓦砾松动的声音,紧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带着些许不耐传了下来:“大人!李班头!你们在下面磨蹭什么呢?能不能快点上来!”
“赵霆?”李长曳抬头看去,惊讶中带着一丝庆幸。
瓦顶忽然“哐”地一声被人掀开,赵霆半个身子探了下来:“你们俩再晚些,这家伙就得跑了。”他身后跟着哭红了眼的阿月,手里费力地拎着一个被绑得结结实实的人。
“赵霆,下次掀瓦顶能不能轻点?”陶勉拍了拍衣摆,慢悠悠地站起来,眉梢微挑,“你这架势,不是救人,是想埋人吧?”
赵霆撇嘴:“吓着你了?这话你去跟李班头说,刚才你们那气氛,还以为你俩在这儿谈心呢。”
“谈心?”李长曳瞪大眼,差点被他的话呛住,脸上隐隐有些发热,张口结舌地看向陶勉。
陶勉闻言微微一顿,嘴角扬起一抹似笑非笑:“赵霆,下次再乱说话,我可以考虑让你继续当书童。”
“好好好,我闭嘴。”赵霆摆摆手,“你们到底上不上来?”
阿月忙伸出手,努力拉着班头和她心心念念的县令大人上来。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把他们拉回地面。
好不容易回到地面的李长曳抬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望着前方定睛一看,略吃一惊道:“竟是你!”
第4章
寒衣疑案(四)破庙风寒真相隐,耳垂……
赵霆有时候真的对自家二公子无语到了极点。比如,好端端的王府少爷不当,偏偏要跑到京城去当官。当的好好的,又硬是自己作死,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凤州当什么劳什子县令。别人做官是步步高升,二公子倒好,活生生搞出一条节节败退的独特路子。更可气的是,还连累他这个堂堂校尉,跑来乡下抓人,眼下竟然沦落到追个秃头和尚跑得汗流浃背的地步。
这地上被捆得严严实实的,正是白天在法正寺看到的那个高大的和尚。他满脸惊恐,似乎根本不敢直视眼前的众人。他声音发颤:“大人,贫僧真的冤枉啊!”
赵霆冷哼一声,一屁股坐在破庙的台阶上,伸手随便捡起一块瓦片,漫不经心地抛了抛:“冤枉?你这和尚跑得比兔子还快,差点把我腿都跑断了。”
阿月站在旁边,气喘吁吁地插了一句:“还好意思说累,赵护卫,我看你追得挺有劲儿,跑得比我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