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与君无关(探案)(89)+番外
那声音好巧不巧,刚好清清楚楚地飘到了码头这边。
边紫君脸色骤然一变,眼神警惕地朝村子的方向望了一眼,随即迅速转头,语气冷冽:“快,我们先走!”
她话音刚落,便已经转身上了船。身后两名禁军也不敢耽搁,动作利落地跳上了甲板,手脚麻利地解开缆绳,船桨一撑,迅速离岸。
等到船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之中,李长曳才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松懈下来。她微微偏头,望向身旁的几人,竟莫名有种劫后余生的错觉。
阿月站在她身侧,抬手抹了一把额角未出的冷汗,语气颇为复杂:“三殿下,看着不太靠谱,但这运气,着实逆天,怪不得能当皇子。”
赵霆抱臂站着,眉头紧皱,半晌后深以为然地点头:“确实,他光凭一张嘴就能让敌人落荒而逃。”
阿月啧了一声,转头看向赵霆,
冷笑了一下:“赵霆,我刚才都还没来得及说你呢。你都干了些什么破事?”
赵霆一听就不乐意了,刚要张嘴反驳,李长曳却抬手制止了他们。
“安静。”李长曳皱着眉,侧耳倾听。
此时隐约还能听见刘家庄方向传来的喧哗声。
众人一怔,随即神色一变。
这三皇子好像还在和村里的老头子吵架。
几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走,救人。”
他们走得飞快,那哑巴少年腿脚慢,跟在后面,稍微落下了一点距离。
他索性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目光定定地望着前方的几人,嘴唇微微张开,低低地念了一声:
“三殿下。”
他竟然,会说话?
可他的声音太轻了,微风一吹,便散入夜色中,无人听见,也无人回头。
第50章
镜中鬼影(九)风轻夜冷话公案,茶热……
夜色深沉,刘家庄的街巷里静得几乎能听见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李长曳一行人步伐极快,直奔刘家旧宅而去。
等他们赶到时,院门口的场景却让李长曳脚步微微一顿。
院内此时倒是灯火通明。春云立在门口,衣衫素雅,双臂轻轻展开,拦在几名年迈的村民面前。她姿态端庄,仿佛只是随口与这几名老者闲聊家常。
可若是不看她,只看她身前的那几名老者,就能发现事情远没有表面上这般简单。
春云看似柔弱,却站得极稳,任凭那几名老者焦急地劝说,竟无一人能真正踏过旧宅门槛半步。
而在院子另一角,徐暮正躲得远远的,双手抱胸,嘴里不停地喊:“不就两个人不见了吗?不能去报官!”
那几名老者连连叹气,神色无奈:“哎,这不报官怎么行啊?”
“你就这么不在乎你那两名侍女的性命吗?”
李长曳站在不远处,倒是将眼前这番情景尽收眼底。
此时,陶勉伸过头来道:“不用急,有春云在,三殿下一点伤都不会受。”
李长曳轻轻挑眉,并未作声。
果然,春云此时发现了他们,她缓缓侧过头,笑意盈盈:“瞧,人回来了。”
李长曳站在院门外,心下微妙地叹了口气。
今日假扮侍女出发之时,她还曾隐隐担忧过——堂堂一位皇子,就算再怎么无权,总也该带几个侍卫傍身吧?结果现在看来,侍卫确实没带,但带了个能顶十个侍卫的春云姑娘,倒也够了。
院内的徐暮显然也听到了动静,从院子里的角落里窜出来,眉开眼笑地招呼道:“你们终于回来了,怎么拖这么久?”
话说到一半,他眼角一扫,看到了李长曳身后的人。
那一刻,徐暮整个人瞬间顿住,话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
陶勉神色淡然,带着一抹温和笑意,拱拱手道:“真是好久不见啊,徐公子。”
他的语气客气得很,可这话听在徐暮耳中,怎么都有点凉飕飕的味道。
徐暮额角滑下一滴冷汗,心思飞快运转。当初自己千叮咛万嘱咐,这件案子的事,绝对不能让陶勉知道!更别提这趟查的还是这么危险的事!这下可好,不仅让他知道了,还是当场抓包。
他嘴角抽了抽,默默腹诽道:李长曳啊李长曳,怎么就偏偏哪有你,哪就能碰上陶勉呢!
还不等他想出一个完美的解释,李长曳已经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微妙气氛。她目光在两人之间迅速扫过,叹了口气,心想还是快点解决眼前的问题吧。
于是,她向前一步,语气平稳,朝着几位老者略一颔首,神色间带着几分歉意:“几位多有劳心,方才我们见月色甚好,便起身在此处闲逛,没想到迷了路,误了些时辰,实在是抱歉。”她语气温和,恰到好处地遮掩过去,“既然人都回来了,几位也不必再为此事费神,不如早些歇息?”
话音刚落,几位老者便立刻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哪能看不出来这几人分明是冲着什么事情来的?只是,眼前这几人无论气度还是身手,显然都不是什么普通人。他们方才匆匆赶来,也不过是担心这旧宅里再出事,如今既然人没事,那就没必要自讨麻烦。
至于这几人是真是假、到底做了什么,他们既不想问,也不打算深究。
“这就好,这就好。”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叹了口气,捋着胡须摆了摆手,“没出什么大事就好,我们老家伙就是习惯了,不报官不踏实。”
另一人跟着点头,打了个哈欠,揉着脖子嘀咕:“行吧,既然是虚惊一场,老夫也该回去补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