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21)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苏屿进门后,把齐家大门打开,她看着齐珩蹙着眉毛,慢悠悠地把牛牵进来,走到她身边。

苏屿才漫不经心地道:“要说我对你的第一印象的话,那必定是……”

齐珩定住,眼睛也定定地看着她,似乎在听什么金玉良言。

可却听她唇角勾起,薄唇轻张,“床板子下的……人不可貌相。”

然后是苏屿狡黠的笑,贝齿轻露,唇角的浅梨涡里像是点了甜水,那笑容是那样的甜,可却是在调侃他。

齐珩顿时觉得自己的耳朵热热的,不用看,那必定是红透了。

刘家的赏花宴苏屿和齐珩没去。

一是她看齐珩没什么起伏的冰块脸,那个样子,她没法子保证自己能带齐珩去,她哪有那么大本事。

二是这里不是京城,没有她的闺中密友和手帕交,她又不想会郎君。

三是裁缝铺也实在太忙,最近生意不错,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她和张大明招待,来的都是女眷,只能是她忙前忙后。

苏屿苦思冥想了近半个月的设计图终于迎来了第一波预热,她每天熬夜画一点,灵感来了哪怕睡觉也要爬起来。

她改动了传统的抹胸裙,将底部改成鱼尾样式,又配了一圈同色系的流苏裙摆,一走一步摇曳生姿。

而天气也逐渐步夏,这款衣服的外搭用的是同色系薄印花对襟长衫。

一共有五色,一是白裙加淡蓝色底白色绣牡丹暗纹外衫,干净整洁;二是浅粉裙加桃色底浅粉色绣桃花暗纹外衫,娇俏可人;三是藕荷裙加淡紫色底淡黄色绣祥云图外衫,稳重秀丽;四是淡青色裙加同色系外衫,绣青色小朵花点缀,清透脱俗;五是银灰裙加湖绿色长衫,缠枝花刺绣,撞色新颖。

这五种外衫的布料是苏屿精心挑选的,她把手稿交给了罗氏,让她按照自己的尺寸先做出来样衣来。

私塾每五日便休息一日,但裁缝铺不会。

每当这时,刘知远就跟着齐珩来到南草市的罗氏裁缝铺,他屁颠屁颠的跟着苏屿,就为了多跟她说句话。

对于刘知远的行为,齐珩见怪不怪,每遇到感兴趣的姑娘,刘知远总会雷打不动地惦记一阵,送糕点,送礼物都是常有的事。

虽总归小镇是个乡下地界,女子多不如城里那般拘束,但刘知远万万不会单独见面哪家姑娘,岂非坏人名声?

刘知远虽好美色,但非是那种意义上的,到底是读书十多载,该有的礼义廉耻还是得顾着的。这次因着与齐珩交好,才能每日与苏屿话上几分。

刘知远如此明显的热情示好,让苏屿招架不住,只能揭他的伤疤,“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有闲心上这来?”

苏屿觉得自己最近嘴毒了不少,她的京城前十五年总是规规矩矩的,想来是来这跟齐珩学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刘知远为难的揉搓了一下脸,“我是真没见过有我妹这般难缠的女子,她还非学不可,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

刘婉微又撵走了一位琴师,整个江浦县会弹琴的刘家估计都请了一个遍,现在谁也不敢去了。

刘知远视死如归,“下次找应该得去江宁府找了,大不了加点钱,再加十两,包吃住,府里客房多的是。”

十两?这也太多了吧。

苏屿随口问,“教她的琴师一月工钱多少?”

“二十两啊。”刘知远的眉毛挑挑,小钱儿。

苏屿放下了手中的挂布,瞪大了眼睛,静默好一会,苏屿的声音传来,“我的琴技是京城一等一的琴师教出来的。”

“哇。”闻言刘知远立马就捧上来,“那改天我把县令儿子的那把月露知音琴骗出来,你给我们露两手。”

“我是说,嗯……我去教你妹妹,你觉得怎么样?”苏屿探究着开口。

刘知远头摇的像拨浪鼓,“她脾气那么坏,你再让她给欺负了。”

那可

是一月二十两的高价,即使脾气坏点又能怎么样呢?也怪不得即使刘婉微的名声已在外,还有那么多的琴师前仆后继,甘愿洗手作羹汤。

才一个多月,苏屿不知自己竟变得如此斤斤计较起钱财起来,她已经可以为斗米而折腰了。

想起爹爹之前曾写诗抨击钱欲,视金钱如粪土,她也随之附和的样子,真真是觉得,不在其位,不知其苦啊。

“没关系。”苏屿表现的很高尚,她抚了一下布料,苦笑道,“我现在这样,想来我学的那些琴技最近也用不上,不如传承下去,也算为人师表了,你觉得呢?”

别想太多了,她就是想赚钱。

“呃。“刘知远对于苏屿似会说话的眼睛向来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着,抿了抿嘴,“那,你要想去的话就去,我给你开价一天一两,你看你想待几天……”

“不用,就按以往的价格来就行。”没有人能阻止她赚钱,刘婉微也不行。

这几天,南草市的罗氏裁缝铺又新雇了一个女子,这女子是这长乐镇出了名的媒婆的闺女儿,今朝年芳二八,却是一双小嘴随了她娘,能说会道。

她爹去世的早,靠她娘一双巧嘴在这小镇扎了根,姑娘模样标致,名也叫的好听,卫巧儿。

比起苏屿来,卫巧儿在的那一天的订单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屿统共观察了两日,自是甘拜下风,也放心地把裁缝铺的招待事宜交给她,自己去赚那一月二十两银子,然后再给卫巧儿一月3两银子。

简直不要太划算!

因着刘婉微除了学琴,还要学其他的,比如棋书画,插花品茶等,这些都没有琴占比大,因为刘婉微学了半年了,连指法都没学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