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59)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真的?”裴敬禹的目光投向苏屿,笑吟吟地,似是早有预谋般,“我带了琴。”

见对方的表现如此明显,兴致如此之浓,苏屿本不想拂了对方的面子,但怕他下一句是想要让她献艺。

她今天只想好好出来放松一下而已,况且每天接连被刘婉微的琴声荼毒已经够可怜的了,实不想再碰琴。

于是苏屿没给裴敬禹再说话的机会,忙接茬道:“裴公子既兴之所至,我等皆已准备好耳朵了,洗耳恭听。”然后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我也带了琴,”结果未等来裴敬禹的回答,等来了刘婉微腼腆忸怩的自荐,刘婉微来之前本意就想演示一番,且听见裴敬禹说他也带了琴,她喜色顿开,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的心有灵犀呢?

“我来弹个开指小曲抛砖引玉吧,我练琴也有一月了,连屿姐姐都说我弹得不错呢。”

苏屿捏着糕点的手指顿了一下,面上陪笑地点头,内心其实已经开始崩裂,相信她,有时候过度的自信真未必是件好事。

刘婉

微自信地抬手,在苏屿的教授下,姿势摆的很像那回事,可那呕哑嘲喳难为听的声音传来,桌前的三人不自觉地收回了目光,均从桌子上拿点吃食来掩饰自己的异样。

“小五你弹得什么破烂琴,把我鱼都吓跑了。”一开始弹就吓了刘知远一哆嗦,他在河里气急败坏。

水不算深,只到他腰上处。

桑宁忍不住笑出了声,苏屿实是怕磋磨小姑娘的自信心,直至结束都正色着一点没敢笑,裴敬禹也是仅皱了皱眉毛而已。

苏屿不禁感叹到底裴敬禹还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不像河里那仨叉鱼的。

“青山绿水间,樵者和渔……”裴敬禹看到远处,复又看着河里分散叉鱼的三人,却像是忍不住笑了一声,“也姑且能算上是渔者吧,自得其乐。”

苏屿诧异他的话,循着裴敬禹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山上下来两个背柴的樵夫,她眉毛一蹙看向裴敬禹不明所以,裴敬禹示意她看河里的三人。

苏屿顺着看过去,拿着叉子的刘知远看起来胸有成竹,他手把叉子举得比人高,巍然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下。

也算渔者……苏屿瞬间就明白了裴敬禹口中所说,不禁哑然失笑,忍不住道:“怕是谱《渔樵问答》的志士闻裴公子之言,要气得从地下爬出来了。你看刘家哥哥那模样,也太不像悠然自得寄情于山水的飘逸之士了。”

尤其是在看到刘知远一叉未中后气急败坏地开始拍水,苏屿眉眼弯弯,笑得不由轻扶了下桌子,和裴敬禹对视一眼更是笑出声来。

桑宁和刘婉微只当他俩是因为刘知远的滑稽动作而发笑,也跟着笑声不断。

“伯牙在江边抚琴,亦唯有子期能听懂山水之意。”裴敬禹不笑了,他认真地看着苏屿开口道。

裴敬禹的意思都表露的如此明显,苏屿岂非不知,她笑容僵了一瞬,后又展,“裴公子谬赞了,苏屿不过是短见薄识,怎配做伯牙的子期。”言下之意即是我怎配做你的知音。

裴敬禹勾唇笑看苏屿言罢扭头躲闪的模样,苏屿如此聪明怎会不知他的心思,如此这般怕是自己被拒绝了呢。

不过没关系,为时尚早。显然深谙让步之道的裴敬禹不打算放弃,“不知伯亦今日能否同邀姑娘合奏此曲,也不枉来此一趟,总要尽兴而归。”

先说一个大请求,被拒绝了再提一个小请求,苏屿看着裴敬禹的目光,真的很难再言拒绝之语。

况且他也总派小厮传话邀他们兄妹论琴,她总是以裁缝铺太忙为由拒绝,今日却是堵到了面前,苏屿自谦笑道:“好吧,不过我琴技拙劣,裴公子莫要嫌弃,献丑了。”

河畔,两把琴相对而放,苏屿和裴敬禹两人对面而坐,夏风轻轻吹过苏屿的脸颊,带着发丝扬起,苏屿把手放在琴弦上微微抚过。

自离东京城后,这是她第一次认真弹琴,不同于教授刘婉微的技巧,而是只倾注于琴本身曲本身。

苏屿闭眼一瞬复睁,在连日繁忙的小镇日子中生活,她都快要忘记在京城做大小姐时的感觉了。

与裴敬禹相视一笑后,二人同时拨动琴弦,配合默契,琴声相互呼应,交织在一起,尽显寄情山水悠然自得之意,怎不算畅快淋漓?

“完了,给他人做嫁衣了,人家高山流水遇知音了,哪像咱们。”悠扬的琴音传来时,刘知远低头看了下自己和齐珩湿到胸前的衣衫。

齐珩的鱼叉上好歹还叉了一条鱼,他忙活半天举个空叉子略显狼狈。

和之前在溪水叉鱼一点不一样,水的阻碍太大,很难快准狠一步到位,显然他叉鱼不是太行,于是刘知远讪讪道:“巧者十叉五叉中,你是巧者,我是笨者。”

言罢此语的刘知远正欲放弃,突然眸光一闪,看向齐珩手里的叉子和还挣扎的鱼,“要不,咱俩换换叉子?”

齐珩终于从弹琴的两人那处回神过来,闻刘知远言后表情一言难尽,他沉默地和刘知远交换了鱼叉。

刘知远兴高采烈地上岸去了,只留齐珩眸色晦暗地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什么。

当离河面不远有个黑鱼大摇大摆地游过来时,齐珩眼快手快,黑鱼身随叉飞,鱼叉再被从水里挑起时,那黑鱼已被叉子串了个彻底。

齐珩面无表情,利落地抓住鱼,扔至岸边春来脚下,春来捡起鱼放进鱼篓里。

瞄了一眼一曲结束的二人,齐珩回头重复着刚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