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江南(9)
“竟不知我这齐家春日小院的青石路这么好,也能比得上秋夕皇宫里的石阶。”
就你懂是吧?苏屿瞥过眼睛不看他,解释道,“不是合景,我只是有感而发,随便吟吟而已。”
“你抬头,”结果那人却转身指着夜空道,“这才是牵牛星,日、月、五星,起于牵牛。织女星在银河西,这儿,这个是。”
苏屿意识到他在笑话她,笑话她刚刚背对着牵牛织女星,吟诗作赋地卖弄风雅。
苏屿顺着他手指抬头看了一眼星星,也没看到哪一个,只顾着不满地“哼”了一声。
齐珩像是在笑,倒是有点像少年,像她同龄的样子了,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凶,而且她才不要怕他,“我吟的是少女情怀。”
齐珩闻言敛起笑意轻蹙了眉,便没再说话。
他此刻想的是刚刚她吟的那两句诗所表达意思,夜虽然深了但是不想睡觉,是因为被牛郎织女的故事所感动,然后不期然想到自己身世,在淡淡的哀怨下,看到牛郎织女星又平添了几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苏屿看着齐珩微微出神的样子有点发怔,他长着一张薄情寡性的脸,也没见过他穿什么圆领白襕衫,带儒巾,打扮成秀才样。
苏屿想,若是给他身华贵的衣衫,再配上那似笑非笑的样子,应该不会像清冷贵公子,倒像个不好惹的纨绔。
“你很想让我娶你?”齐珩突然问她。
“啊?”苏屿惊愣了眼,事情为什么会扯到这儿来?
她那番诧异的样子,却在齐珩看来是被猜中心思的难堪,他神色淡淡,“你父亲虽被流放到最南的宾州,不过他朝中好友众多,几年后若被举荐,亦再可入朝为官。”
齐珩想起苏勉托孤给齐家的书信。
昔日背信毁约,苏某惭愧,而今朝落魄,实乃咎由自取。
苏某身处泥沼,翻身难如登天。唯有一女,视为掌上明珠,我爱之若珍宝,若齐家不计前嫌,肯娶之为妻,护其一生,自是最好,如若不然,也万望善待。
苏某临终托孤,敢望齐家为吾言之重,知我志在恳求之深也,苏某死而无憾。
当时苏勉以为自己必死无疑,遂写下这托孤的遗书千里迢迢寄信齐家,然苏勉幸运,得宰相及朝中几人出面力挽狂澜,才终免一死。
齐珩对未来娘子没有清晰的人选,是谁都一样,为报苏家当年恩情,他那时是愿娶苏屿的。
只是苏家事情没那么糟后,他觉得待之以亲妹之礼,为她择一良婿,给她背后撑腰,也未尝不可。
毕竟把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两个人捆绑一块为夫妻,对谁都不公平,恩情非是爱情。年少的经历让他感激苏家,但潜意识里他却觉得苏家并不可靠,也在拒绝着和苏屿的亲近。
“我不会娶你的。”她听见那人冷冷的警告她,“别把心思放在我身上,你需要的是生存下去的理由,而不是依附的理由。”
齐珩的态度强硬,意思明了。似在说她也在说自己。
而苏屿听着他那话就像齐珩在指着她鼻子骂,你父亲翻身还有望,所以不必扒在我身上,还有,你住在我家,请不要白吃白喝。
你不想娶都跟谁多想嫁你似的,苏屿一张脸红的彻底,她委屈地要死,偏又觉得他说的没错。
她无一技求生之长,此刻寄人篱下而发作不得,生生又憋红了眼睛,强忍着鼻子发酸的难受劲,“我知道了。”
闷声闷气的说完,自尊心让她再待不下去,苏屿直接回房间了。
从小到大没受过这般委屈,躺了一个时辰也没睡着,刚对齐珩有的一点好感度全部消失殆尽,苏屿气的给自己顺气,大不了今后躲着他点。
第二天晚上又掉床了,苏屿摔的都没脾气了,胳膊腿上青一块紫一块,一按就疼。
早饭的时候,苏屿纳罕地看见齐珩在饭桌上,她没功夫去奇怪他今天怎么回家吃饭,就是看见他突然就对早饭没什么胃口了。
桑宁还在想昨天苏屿给她讲的京城故事,“她的公父和婆母当真对她极好,把她做义女,还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她的命可真好,我改天得去弘觉寺烧香,求求佛祖保佑我将来的如意郎君是个正人君子,和我相敬如宾。”
苏屿听见了就笑话桑宁,“你小小年纪就开始盼着官人啦。”
“最好像我阿兄一样。”桑宁点点头也不害臊,甜甜地看向齐珩。
齐珩头也不抬,“好好吃饭。”
“屿姐姐你也是哦,我觉得这镇上除了我阿兄谁也配不上你,但我阿兄……反正你要嫁京城的大官儿,再不济也得是江宁府的最大的大官儿。”
在天上地下桑宁唯一觉得完美无缺的人就是她阿兄,不对,现在还要再加上一个。
孙妈妈听见了,就佯装怒意,“宁姐儿越说越不像话了,那江宁府尹老爷听说今年五十有三,儿子比珩哥儿还要大上一轮。”
见
桑宁似惊住般瞪大了眼睛,又开始调侃起来,“你这小小年纪口无遮拦,竟还学会拉媒牵线,传到外面去可不就羞死人了,纵使珩哥儿这考的再好,今后官做的再大,人一提起来,哟听说这齐家二姐儿八九岁就着慌把自己往出嫁啦。”
“孙妈妈!”桑宁嘟着小嘴儿,不满的反抗,“反正我屿姐姐的未来官人得我看了才行。”
阿娘说了,要想让屿姐姐成自己的嫂嫂,就得在阿兄面前多提。
苏屿也跟着笑,三人像以往聊着天,浑然不觉有齐珩在。
“食不言寝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