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江南(90)
这边尚且还未说完话,芙蕖一开门,李氏的嗓音就传过来了,“罗嫂子!我是盼婷娘啊……哎你这姑娘咋这么凶嘞,吓死老娘了!”话还未说完又转折了。
芙蕖的积攒的怒气还未发出,就在开门的那一刻消散了,不过面色还未来得及收回去,此刻被问,只能讪讪着道歉,“李婶娘,我以为是旁人……真是对不住了,快快快,快请进。”
“哎呀不妨事,不用对不住。我刚刚想说什
么来着……哎呦!“李氏说话从来小声不了,咋咋乎乎地。
屋里的人听了动静,忙出来。罗氏忙问着出了啥事,喊得如此着慌。
“这个事吧,我得小声说。”李氏掩着嘴轻咳一声道,眼珠子转动着,她这样一出口,围着的几个人都好奇不已,不由得把耳朵竖起来听,“你家珩哥儿是不是回来了?”
罗氏点头应着,“刚回来。”
“我来啊就是跟咱珩哥儿打听一个人。”李氏刻意压着声音,很自然就像进自家门一般往里屋进,“来来来,宁姐儿啊,去叫你阿兄。”
罗氏知李氏就是这般性子,不觉得冒犯,笑着眼神示意桑宁,去齐珩书房叫他。
从江宁回到家,齐珩聊了两句,就回自己房间了,齐珩不是那般爱聊之人,很多时候都是附和,即使是家人。
但不妨碍他是拍板拿主意的那一个。
不对,现在很多事也用不着他拿主意,有苏屿就够了,他只需要做坚实的后盾就可以。
此时齐珩正把玩昨夜在小摊位上买的一支玉簪子,很简单的样式但挺贵,当时一眼看过去,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簪子,就觉得这个跟苏屿很搭,所以就买了。
所以一下就捉襟见肘起来,抄书撰写书稿赚得银钱花了个精光,还借了刘知远十两银子,他蹙了眉,想着临放榜还有半个月,如何去赚点钱呢,而此刻想来想去,却又是考虑起来怎么把这玉簪送出去。
齐珩看着桌上那长小盒,盒里装的是苏屿送他的紫毫笔,笔头尖锐圆润齐整,是他从前舍不得买的,此刻看到忍不住心里泛起涟漪,勾着唇笑。
想出去大跑一圈,想从巷口跑到巷尾,想再像个疯子一样大喊一声。
可又有些害怕,他虽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中举是想当然的,但拿第一,终究还是有些难度的。
又忍不住后悔当时嘴如何慢,为何不一口答应了。这般想着又蹙眉拍了自己额头一巴掌,不,苏屿她值得最好的,他若未中解元就是他不配。
想到这儿又开始苦恼起来,若是未拿第一,只能得到个机会,他要怎么把这机会变成现实呢?春闱上榜?
他不知道如何去讨女子欢心,他能想到的只是把自己变好,变得足以配得上她,给她足够好的东西。于是不由得担忧自己毫无情趣会不会惹她烦闷与生气起来……
书房被桑宁敲响,打断了他的想法。
齐珩进了正屋,李氏道着缘由。
原是她家大姑娘,就是盼婷,如今二八年纪,和齐珩一般,虽只比他小不到一俩月,亦也到了议亲的年纪,杨媒婆给说的亲。
说的是那胡郎中胡安顺的小儿子胡不言,李氏说她看了长得倒是还行,细皮嫩肉的,他娘就是十里八乡帮助产妇生产的接生婆,家里过得还算成。
“这不是听说如今和珩哥儿同在书塾读书?过来打听一二那孩子的品行如何。”李氏叹气,一脸嫌弃,“哎呦,就是这名起的,真难听,什么胡不言,胡言乱语的。”
苏屿疑惑一瞬,“名还成啊,说不定是兄弟名,不是有句叫桃李……”苏屿示意桑宁说。
桑宁接受到了暗示,笑嘻嘻地脱口而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兄长是否叫胡成蹊!”桑宁拍拍手,她简直太聪明了。
这般出口,桌前就只有齐珩轻笑一声,众人不明所以,紧接着李氏就解了惑,“哪是啊!他哥名才难听,叫胡不说。”
苏屿和桑宁面面相觑,忍不住笑出来,再看向罗氏和芙蕖,早就笑弯了腰。
等着她们笑完,李氏道:“我家盼婷从小就喜……”欢你家齐珩,话后半段咽了回去,李氏虽是个泼辣的,也知道对自家闺女名声不好,也就不说了。
但是,“之前不同意相看,不知怎么地就同意了,而且其他的想看不中,我家盼婷就愿意这一个,珩哥儿,这孩他怎么样啊?”
齐珩仔细回忆着,他是童生班,他是秀才班,他其实不是很了解,只把印象说了个大概,胡不言应了他这名字,寡言少语,不过学习态度认真,曾向他请教过问题。
“哎,婶娘知道,你这孩子也是个认真学习的,定没空关注这些。”李氏听着点点头,她也知道齐珩性子,来这不过碰碰运气,打听个一二。
几人又纷说了几句,李氏说着走了的话,她说再去别家问问去。
待李氏出了院门,罗氏忍不住看了齐珩一眼又一眼,“这盼婷多好的孩子,哎。”就要成别人娘子了。
她知自家儿子心中有人儿了,又看了眼和桑宁玩着手翻绳的苏屿。
哎,没戏!
之前那闻家公子没来的时候吧,她听苏屿的语气是不欲再跟那闻琅好,那时候吧,她喜滋滋的,打心眼里就觉得这不是天赐良机?
而这段时间跟芙蕖一处去,自是知道了闻公子不少事,芙蕖一说起她家公子,那眼泪哗哗的,止都止不住,罗氏不由得可怜起闻琅那孩子来。
“我相信姑娘总能看到公子的真心的婶娘……”芙蕖不止一次哭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