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错把神君当成渡劫道侣(390)+番外

作者: 仗剑折花 阅读记录

向容惊鸣辞别,丹卿才发现,此刻已夜半。

而他,早该在三个时辰之前就回到冀望山。

靳叔叔和容叔叔一定等他等着急了吧?

夜浓如墨,寒风一阵阵拂过冀望山,带来入秋的凉意。

容廷站在院外,来回踱步,步履间透着难以掩饰的焦灼。

他目光频频望向山间小径,眉头紧锁,自言自语般呢喃:“阿卿,你到底去哪儿了?”

终于,那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尽头。

容廷几乎连步迎上前,素来优雅从容的他,此刻脸上也多出几分急躁。

丹卿一直都是个乖孩子,从不让容廷和靳南无多操心。

正因如此,今夜丹卿毫无缘由的晚归,才更让两人心急如焚。

联系不上丹卿,靳南无立刻赶往书院,未果,他脚不沾地,又匆匆去寻段冽。此时此刻,靳南无与段冽仍在外面四处奔波,唯有容廷独自守在冀望山,焦急地等待。

看到丹卿安然回家,容廷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

他不忍责备,只对丹卿道:“回来就好!我通知一声南无,让他先回来。”

“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丹卿低下头,声音里满是愧疚。

容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冷不冷?我们进屋再说。”

两人相携入院,夜风虽凉,但此刻的冀望山却因为丹卿的归来,重新染上一丝暖意。

丹卿望向容廷,见他形色狼狈,显然是因担忧他而未顾忌仪容。丹卿的心酸酸涨涨的,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紧紧勒住。

他突然无比懊恼,哪怕他先前只对容廷、靳南无生出一丝疑虑,也仿佛犯了天大的过错。

他怎么能质疑他们对他的真心呢?

一朝一夕,一餐一饭,他们早已就成为真正的家人。

家人之间,有什么不能问、不能说的呢?

“容叔叔。”

望着容廷挺拔的背影,丹卿眼中蓦地闪过一丝坚定。

他拿出藏在身后的画轴,鼓足勇气,抬起头,“我想让你看一幅画。”

“什么画?”容廷目光落在丹卿手中画卷,他眉间萦绕着淡淡的疑惑,语气依旧温和如初,仿佛无论丹卿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耐心倾听。

丹卿深吸一口气,手指微微颤抖,却并未迟疑地将手中画卷缓缓展开。

屋中灯火通明,顷刻照亮画中人清隽漂亮的面庞。

画中人一袭青衣,眼眸澄净如秋水,微微上扬的唇角极富感染力,好似能让看着他的人也心情放松下来。

看清画中人面容的那一瞬间,容廷怔住了,连呼吸有刹那停滞。

他目光久久停留在画上,漆黑眼珠徐徐转动,最终从画卷移到了丹卿那张一模一样的脸颊上。

丹卿拿着画,微仰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正看着他。

哪怕他极力压抑情绪,可紧绷的脊背依然暴露了他此刻的忐忑不安。

“你……想问什么?”容廷心念百转千回,终是苦笑一声,卸下了所有的心理防线。

丹卿明白,这是容廷愿意坦诚布公、告知他一切的意思,他心中感动,鼻尖微酸:“容叔叔,他、是我吗?或者说,我是他吗?”

除了诧异,容廷眼底也有满满的欣赏。

他们的阿卿果真聪明,寥寥数语,他便抓住了事情的本质,问题的核心。

“是。”

容廷斩钉截铁地回。

丹卿紧握画卷的手一松,如同脱力般垮下双肩。

丹卿原以为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他有能力承担最好的或者是最坏的结果。

可直至这一刻来临,丹卿才明白,他高估了自己。

“阿卿。”容廷扶住瘫软的丹卿,以温柔的目光鼓励他、赞赏他,“你做得很好。”

“容叔叔……”丹卿眼眶泛红,心底没来由蔓延出一股委屈。或许亲近的人陪在身边,人都是脆弱的。他低下头,声音微微颤抖,“我只是……有点害怕。”

“没事了,没事了。”容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安慰着。

“阿卿,你想听我讲一个故事吗?虽然它有一点长。”

等丹卿情绪缓和,容廷为他倒了杯温水,笑着在他身旁坐下。

丹卿眼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近乡情怯般的退缩。这种感觉,就好像他正站在一扇门前,既渴望推开它,又害怕门后的真相。

容廷讲述的,自然是容陵与丹卿的故事。

他与他的相识颇具戏剧性,却又像是冥冥之中早已相连的两根红线,无论经历多少波折,终会找到彼此。

故事的开端,容陵是孤高淡漠、不染凡尘的九重天太子,而丹卿却是无忧无虑的狐族少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个在栖梧宫运筹帷幄,一个在兜率宫本本分分地守着丹炉。即便没有下凡渡劫这个意外,他们定然也会在某个时刻相逢、相知、相爱……

容廷的嗓音温和而低沉,像是微风轻拂过湖面,娓娓道来:“他们在爱中成长,也受困于爱,他们不断验证找寻,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为对方着想,什么又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未来。他们曾自私,也曾无私,可这世上的选择,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便不该受他人置喙。无论容陵,还是丹卿,无论护苍生,还是伴一人,或许他们做的都是当下他们想去做的事情罢了。”

丹卿听得似懂非懂,却又莫名感同身受。

容廷怜爱地看着丹卿:“阿卿,他们的故事我并非旁观者。你若好奇,可以自己去问他。”

“他”指的当然是段冽,即容陵。

丹卿双拳微微收紧,指尖陷入掌心,带来一丝轻微的刺痛。这一切发生得太快,接二连三的真相像是一记记重拳,打得丹卿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