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要相信温柔美人(22)

她甚至没有注意他读了什么。

温岐的气息包裹着她,像在破庙里的那一晚,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姜蘅渐渐昏沉,本就所剩无几的恐惧也随着舒缓的声音愈飘愈远,直至跟着意识一起消失。

她很快睡着了。

灯火昏黄,温岐低缓地读着这个故事的尾声,忽然肩头一沉。

他微微侧眸,发现姜蘅已经睡着了,正靠在他的肩膀上,除了刚才那一下,几乎没什么重量。

温岐放下话本,垂下目光,专注而细致地观察她。

她睡得很熟,呼吸清浅而绵长。她的脸颊软软地靠着他的肩头,嘴唇闭合,胸口被衣袍掩盖,随着呼吸的频率微微起伏。

虽然看起来很惶恐,但温岐很清楚,姜蘅其实并没有那么胆小。

在迄今为止的祭品中,她是存活最久的。

一个连腐尸都不怕的人,又怎么会被一个虚假的鬼故事吓倒。

也许她一开始是真的害怕,但温岐相信,以她的胆量和理智,就算没有他的陪伴,要不了多久,她就能恢复冷静。

自己当初在神庙对她说的那些话,也并非都是谎言。

她远比外表看上去要坚韧得多。

但她还是第一时间来找他了。像刚刚睁眼的雏鸟,因为接受了他的保护t,所以开始习惯性地依赖他。

温岐并不讨厌这种依赖。

她比他见过的任何人都脆弱,也比他见过的任何人都顽强。

她身上有未驯化的部分,像被伤害过的野猫,每一次靠近都充满警惕,连依赖都小心翼翼。

他忍不住好奇,她彻底卸下防备会是什么样子。

会对他哭吗?

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吗?

会对他露出自己最柔软、最薄弱的地方吗?

温岐轻轻抬起手,将姜蘅脸畔的碎发拨到耳后。

素白无暇的手背上血管清晰,像青蓝色的荆棘,在昏暗的烛光下时隐时现,闪动着微弱的寒光。

再一细看,会发现真正散发微光的不是血管,而是一些细小的漆黑纹路。这些纹路与肌肤融合在一起,如同蜿蜒密集的蛇鳞,从血肉中生长,冰冷、细腻、诡异又美丽。

像是没有察觉手背上的变化,温岐又碰了碰姜蘅的脸颊。

她依然睡得很熟,呼吸平缓,连睫毛都没动一下。

她现在看起来很好。安详,无害,没有任何威胁和烦恼。

但温岐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她在忍痛时,脸上那微微扭曲的神情。

苍白、紧绷、极力忍耐。

他突然想知道,她真正哭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第11章

姜蘅醒来时,温岐已经不在身边了。

外面的天色很好,竹楼里飘着淡淡的甜香。她支撑着坐起来,发现桌案上放了一碟点心。

看来温岐出去了。

姜蘅揉揉眼睛,余光扫到放在桌角的话本,陡然想起昨夜发生了什么。

她居然在温岐旁边睡着了,而且还是在和他一起看话本的时候!

自己这样会不会太尊重人了?

姜蘅努力回忆自己昨晚还有没有做过其他不礼貌的事,片刻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完全记不得了,她睡得真的很沉。一定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外间真的好冷。

明明没有风,却像睡在室外,不知道温岐是怎么受得了的。

看来以后还是得进屋睡觉。

回忆无果后,姜蘅开始做正事。她将碟子里的点心吃完,然后去竹楼外转了转,没有看见温岐,便顺手将门前的落叶扫干净,接着转身回屋。

书架已经整理完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了解一下山上的生态环境。

她打开那本积云山百科全书,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往下看。

这一看,就看到了正午。

她看得入神,连温岐回来了都没发觉。直到温岐轻敲房门,她才猛然抬头。

“可以吃饭了。”温岐静静地站在门外,视线略微下移,落到她手里的那本书上。

姜蘅立即解释:“这不是话本,是我昨天发现的百科辞典。”

“百科辞典?”

“就是这个……”姜蘅将书皮摊开,“你看过吗?”

温岐眸光微动:“看过。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写得挺好的,连我这种文盲都能看懂。”姜蘅谦逊地笑笑,很快又恢复认真,“这书里写的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温岐饶有兴致地看着她,“你有什么疑惑么?”

“没有,就是觉得很神奇。”姜蘅若有所思,“这座山上似乎有很多罕见的植物,但我以前从未听说过它们的名字。”

“这里曾是山神庇护的地方,灵气充沛,时间久了,便会滋养出一些外界没有的东西。”

温岐朝她招招手,姜蘅会意,将书放回床头,起身跟他一起出去。

“那这些外界没有的东西,你都见过了吗?”

“我也只见过一部分。”

二人来到桌前,温岐将砂锅的锅盖掀开,露出里面热气腾腾的菌菇豆腐汤,“比如这个菌菇。”

姜蘅探头向锅里望去,好奇地用筷子夹了一块送入口中。

温岐关心地看着她:“味道如何?”

姜蘅仔细嚼了嚼:“还挺好吃的……”

她一向不爱吃蘑菇,不过这个倒是可以接受,不知道是因为这种菌菇本身就不难吃,还是因为温岐厨艺太好,化腐朽为神奇。

温岐笑了:“坐下慢慢吃吧。”

吃完午饭,山上的雾气又浓重了些,太阳被云层遮盖,天气忽而变得阴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