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陈五叔离去时的惶恐狼狈,姜蘅不由深思。
她见过陈五叔打猎时的样子。这个中年男人虽然恶毒无耻,但打了这么多年猎,胆识还是有的。
她尤记得在原身还小的时候,曾经有一只老虎在林中袭击了他们。当时一同打猎的其他村民都吓得惊惶失措,四处躲藏,只有陈五叔将原身护在身后,抬手射出一箭,正中老虎的喉咙。
这也是陈五叔在村里声望最高的原因。因为他最有能力,实力也最强,村里从上到下、从大到小没有人敢不听他的话。
这样的人,居然会怕一只传闻中的妖兽——这只妖兽究竟有多可怕?
看来只能活一天算一天了。姜蘅惆怅地想。
捱到第五天,姜蘅渐渐撑不住了。
面饼到昨天就剩下最后一块,她舍不得吃,只好掰成更小的两块,实在饿得不行就睡觉,一觉醒来天昏地暗,分不清是天黑还是她眼黑。
即便如此,还是无法填补胃里的空虚感。
姜蘅饿得眼冒金星,浑身无力,觉也睡不着了,只能靠墙软软坐着,以此减缓胃里的不适。
夜幕降临,庙里一片乌黑。她在黑暗中缓慢呼吸,头脑昏沉,身上止不住发冷。
她身上的热量太低了。再这样下去,都不用等妖兽现身,自己很可能撑不过今晚……
姜蘅艰难起身,挪到神像后方。正要掏出蜡烛和打火石,余光忽然捕捉到一丝微弱的亮光。
她还没有点燃蜡烛,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哪来的亮光?
姜蘅瞬间警觉,伏身躲在神像后面藏好,屏息向庙外望去——
漆黑幽静的树影间,万籁俱寂,唯有一线烛光在风中摇曳,忽明忽灭,犹如黑暗中的零星萤火。
一道修长身影正穿过夜色,提灯而来。
第3章
来的是人?
姜蘅有点意外。
她一直以为这座山只有她一个“人”,至少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她没有见到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形生物。
难道这个人也是被送来的祭品?
似乎不像,至少对方看着比她从容多了……
猜不中来人的身份,姜蘅不敢放松警惕。她继续躲在神像后面,极力打起精神,目不转睛地注视那人走近。
黑暗中,灯笼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橘色光晕。
提灯人越来越近,很快走进神庙。
姜蘅下意识屏息凝神。
之前距离久,四周又太黑,即使对方提着灯笼,她也只能勉强看清他的身形。现在进了庙,她才发现此人的另一只手还提着一个食盒,食盒盖得严严实实,里面似乎装了不少吃食。
仔细一闻,隐约还能闻到点心的甜香。
好饿,好想吃……
好不容易压下的饥饿感又被勾了上来。姜蘅不自觉咽了下口水,肚子控制不住地发出一声异响。
“咕——”
这声异响在寂静的黑暗中分外清晰。
姜蘅心里一惊,连忙按住肚子。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站在祭台前的提灯人转身看了过来。
“有人?”
他的声音清冽柔和,语气平静,令姜蘅想起夜色下的潭水。
透澈、空清、波澜不惊。
刚才发出的声音太明显,姜蘅知道自己藏不住了。
她沉默几秒,深吸一口气,刚要摆出防御姿态,一盏微微摇晃的灯笼突然举至她上方。
姜蘅猝不及防抬头,来人的面孔随之映入眼帘。
这是个面容清雅、眉目柔和的青年。
他看起来很年轻,最多二十出头。他的鼻梁高挺,下颌锋利优美,肤色在朦胧的光晕中透出冷玉般的质感,眉骨疏朗,浅淡的眼眸像琉璃一样剔透。
姜蘅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好看到仿佛他才是黑暗中的光源,而自己只是这皎皎辉光中的一粒尘埃。
姜蘅不由愣住,与此同时,青年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空气在他们对视的瞬间静止,显然他们对于彼此的出现都很意外。
这份静止并未持续太久,很快,青年率先打断沉默。
“你还好吗?”
和刚才相比,他的语气多了一分好奇与关切。姜蘅旋即回神,短短一刹,她明白了对方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
因为她的脸色看上去实在太差了。
她连续五天吃的很少。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没有可以换洗的衣服。没有舒适干净的落脚处。
在旁人眼里,她和桥洞下的乞丐大概没什么区别。
姜蘅往后缩了缩,小声道:“不太好……”
青年闻言,脸上关切之色更显。他将灯笼举高一些,放下食盒,然后朝姜蘅伸出一只手,轻声道:“先出来吧。”
他的手也很好看,手指修长、细白,骨节精致分明,青蓝色血管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如同名师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姜蘅看着这只手,内心犹豫一番,还是将自己的手覆了上去。
从刚才的反应来看,这个青年应该不是坏人。就算是坏人,她现在的状态也打不过对方,还不如老实一点,这样也能少受点罪。
姜蘅一向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所以当青年虚握住她的手时,她并没有露出任何不当的表情。
他的t手很凉,比她的手还凉。
是外面的温度太低了吗?
这么冷却只身来到这座破庙,而且是在寂寥无人的深夜,他究竟是什么人?
姜蘅按下心中疑惑,跟着青年走到祭台前的空地。
青年目光微扫,很快发现墙边的茅草。他将姜蘅扶到茅草堆坐下,轻声叮嘱她别乱动,然后提灯折返到神像后面,熟稔地将蜡烛和打火石掏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