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然后苟下去[末世](215)
两人的睡觉计划没有成功,被一阵忽如其来的敲门声中断。
江述裹着厚实的衣服去开的门。
对外是同样裹得严实的吴爸爸,他敦厚的脸上满是感激,他递来一个保温壶,“阳台的动静是你们弄的吧?真是太谢谢了!这是我刚下的饺子,我们自家包的,牛肉馅,再喝点饺子汤暖暖!”
江述也笑着给他塞了一包暖宝宝,“谢谢!我们刚好也饿了,就不跟您客气了,诶,守着吧!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打开房间门,扑面而来的暖气让江述忍不住吁了一口气。
房间里已经彻底暖和起来了,他脱下厚实的外套,在炕床上支起一张小桌子。
“隔壁送来了饺子,先吃点热乎的再睡吧!”
刚出锅的手工水饺,热气腾腾的,周惟静吹了吹,咬破胖乎乎的饺子皮,鲜灵的肉汁瞬间从里面迸发出来。
滚烫的温度让她忍不住不停地呼气,但劲道的饺子皮和鲜香的肉馅混合在一起,有一种特别的美味,让人明知烫也等不及凉一口接一口。
这种朴实的美味,是空间里再多知名饺子馆和大师傅做出来的饺子都比不上的。
周惟静最后喝了一大口热乎的饺子汤,满足地擦了擦嘴,黑亮的眼珠被热气蒸得更加黑白分明,她道,“江述,我们明天也自己做点饺子吧?”
第125章
当周惟静两人从黑沉的梦里醒来时,时钟的短针已经走向了11。
房间里暖洋洋的,让人睡眼惺忪地扒着柔软的被子不舍得从温暖舒适的被窝里爬起来。
江述套了几层衣服先爬起来,厚实的窗户玻璃已经结了一层冰花,窗户外面的世界白茫茫的。
他哈了两口气,融化了一点点,看到了外面世界的一角。
没有下雪,但是到处都结了一层厚厚的霜。
黄沙的土色和冰霜的白色,混合成了让人说不出话行动滞缓的脏灰色。
周惟静从他旁边探出脑袋,趁这个小缺口没有被再次冰霜封上之前也看了眼外面。
没有人影,这个温度也确实不是适宜人在室外活动的范围。
只有偶尔,能看到穿得厚得像个雕的壮年男子在道路上开车撒着化冻剂。
周惟静刚打算开门去厨房喝杯热水,就察觉到外面的空气冰得吓人,完全不像是打了一夜空调的样子。
她摸了摸电源开关,果然,断电了。
“一下子降温这么多度,估计水管和电线都受不住。”江述从她身后出来,了然地看向毫无反应的灯泡。
他们俩里面穿了系统黑科技的保温衣,外面再套了厚衣服,除了手掌和脸冷之外,身体还算暖和。
那那些普通人怎么办?
周惟静皱了皱眉想到了带着两个孩子的钱春爱,叹了口气。
她能自己活下来就不错了,纠结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没有意义。
太冷了,周惟静和江述也失去了折腾的力气,转身窝回了温暖的炕房,食物也很好解决,吃空间里的囤货。
广播的夏城公共新闻频道正在持续不断地播报这次突发的雪灾,主持人每隔半小时就会严肃地重复一遍,因为极端低温的出现,现在一切生产活动都被停止,请所有的新居民旧居民都尽量呆在家中,避免冻伤。
新闻中坚定恳切的话语给倾听者带来让人信服的力量。主持人如实地说明断电断水的原因,并表示,政府和军队已经开始排查供暖管道的损坏情况,最晚在两天内就将开始集中供暖。
夏城有天然的防寒基础,老式的水暖锅炉,新式的电暖,设施都非常完善,只是维修更换耐低温的管道需要时间。
周惟静哈了口气,在房间里掏出了充满电的户外电源,还有电暖炉,让房间的温度更高一点。
江述闲着无聊,搬了个小椅子观察着炕床里面的结构,将已经烧成灰的残渣清理出来,再添新的进去。
收拾着收拾着,又摸出几个番薯和土豆扔了进去。
打发时间的事情很多,周惟静忽然想起农科院送的土豆和番薯。
她将种子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放在花盆里养在空调里,一部分种在了空间里,还有一部分扔在了阳台上,观察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势如何。
种在空间里的那一半在肥沃舒适的环境下长得壮实无比,一个多月就成熟了,挖出来的块茎各个都有小孩脑袋那么大,被周惟静按照芽点切成块再抹上石灰留种。
养在空调房花盆里长势也不错,生长周期两个多月,叶子长得肥厚茂密,估计收获也不错。被扔在阳台连浇水都偶尔的几盆则病恹恹的,不断重复着地表叶子被晒死再发新芽的过程,看起来一直游离在生死边缘。
既然想起来了,周惟静也好奇经过大降温和霜冻,土豆们都如何了,和江述一起把它们都搬了进来。
出乎意料。
在客厅花架上的土豆和番薯虽然土表上的叶子都冻死了,埋在土里的块茎居然看起来依然鲜活。
就连阳台上盆土豆被冻严实了的土豆,把泥敲开来,里面也长了不少小小的黑土豆,只是摸起来软软的,像是被冻坏了。
她又试了试将软塌塌的土豆扔进水里煮熟,尝了一口。
有点难吃,口感一言难尽,但起码没有奇怪的异味能勉强果腹。
寒灾到来的第一个白天,温度-42℃。
无事发生,左邻右舍都安安分分地窝在自己家中,听话地没有出门,等待着集体供暖。
寒灾到来的第三天,温度-50℃。
周惟静在空间里种下了新的一轮水稻和番薯土豆,她现在有了机器人助手,种地就变成了轻松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