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投毒?恋爱脑太子直接一口闷(73)+番外
第59章
黑色的字,越看越红
霜风呼啸,金黄的梧桐叶擦过秋日的边缘。
转眼已是十一月而至,到了凌霁预定出发去往荆襄的日子。
夏枝汀陪着凌霁登上马车,脑袋偎在少年肩侧,悄声问道:“你去到那边,究竟打算怎么治理?”
凌霁只是揉着她的脑袋,神秘地淡淡笑道:“你只管看着就好。”
这次随同凌霁车马一行的人,不光有上次几位朝廷重臣的儿子,还多了一些入京述职的州郡地方官。
桓帝认为,地方官在处理地方的事情上会更有经验,让他们跟着凌霁,可以起一个辅佐太子的作用,必要时也能帮衬太子做事。
凌霁望着这些人黑压压的身影,没有拒绝,只是心道——
他即将在荆襄以及周边的地区,做一些古今前所未有的事情,希望到时候,别把跟来的大伙都给吓到了。
从盛京去往荆襄,需要十几天的路程。
凌霁始终记着卫皇后的嘱咐,每途经一个地方,都有派人提前打点,没碰着什么意外,算是一路顺利。
而夏枝汀在查看大颐舆图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数十万流民爆发的地方,在现代地图上对应的,竟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富饶的土地?!
而且,这个地方的土地也很肥沃,按理说粮产应该非常丰厚,不至于有这么多流民才是......
她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个肥沃之地,在古代怎会变成这副模样?
“这算是前朝遗留的问题了。”
凌霁想了想,跟她解释道:“此地山群环绕,难以管控,外加当年天下四分五裂的时候,群雄割据,各国都喜欢在此地划界,拉锯作战。”
“后来,周边各地逃避赋税徭役的人都喜欢往这扎堆,这里扎堆的人多了,便会聚众闹事起义......”
父皇试图遣返这些流民回到原籍,因此还派了不少官员发放物资,诸如粮食、耕牛,也减免了相关的赋税。
就是不知怎的,一直没有成效。
所以,他总想着要亲自过来看看,如今终于他有了这个机会。
夏枝汀听他无比激动地诉说着这一切,一开始,她也十分有兴趣。
结果听着听着,就头皮发麻了,脑子根本就转不过弯来。
其实,她不太听得懂这些政策,毕竟她是个理科生,学医的......
但是她也实在不忍心扫了这热血少年的兴致。
只好全程似懂非懂地点点脑袋,“真厉害。”就是不太学得会。
_
抵达荆襄地区以后,凌霁每回上山寻访流民,或是找大臣和手下议事,都不会刻意让太子妃回避。
所以不论夏枝汀听不听得懂,她都可以跟在凌霁一侧,安然处之。
直到有一日——
凌霁将他的点子写到了一张熟宣上,还让君逸把众人召来,打算与大家共同商议。
夏枝汀无意一瞥,居然看懂了,被吓了一大跳!!
因为凌霁刚才写下东西,用现代的话语翻译总结一下,大意就是:
打地主,将土地收为国有,重新划分!
起猛了,这黑色的字,怎就越看越红了呢??
“微臣恳请太子殿下三思!!”被召来议事的地方官们看了太子的亲笔,大惊失色。
“孤已经三思过了。”
在荆襄边境的一处府邸上,凌霁将荆襄地势和周边城池的舆图悬在墙间,又挑了根细长的戒尺,跟众人圈圈点点地解释着。
凌霁坦言道:
“这两地的流民是最近,也是最好遣返的,只能牺牲一下这两地的豪绅。圣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孤要遣返流民,就必须把该有的地匀给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话是这么说不错,可是那些豪绅们,总是会跟官家有些联系的......
尤其是那几位地方官最为清楚,除了朝廷的俸禄,他们就指望着从这里多捞点油水了!
“殿下,此举牵扯甚多,难免得罪许多人......”
他们互相使了个眼色,小声劝说着。
“嚯,几个豪绅孤得罪不起,难道这数十万的流民,孤就得罪得起了?”
凌霁嘴角弧度更深,直勾勾地看着那几位地方官,意有所指:
“孤今日就把话直说了,敢问孤即将得罪的这一批人,会像数十万流民这样聚众起义吗?”
他现在的思路非常清晰,数十万的流民说反就反,但是几个豪绅被分了地却只能忍气吞声,总归是反不起来的。
夏枝汀坐在一旁,清澈的眼睛满是惊愕。
怎会感觉这些冰冷的话语,从凌霁嘴里说出来,也是越听越红了??
只见那几位官员连连摇头,“不会,不会......”
他们当然反不起来,更不会帮着几个地方豪绅造反,但实在觉得肉疼。
倘若真要像这样把地分出去,他们也会跟着少进很多账......
待到那些官员走后,夏枝汀便迫不及待地把凌霁拉在身旁,窃窃私语:“你方才提的主意,都是从哪得来的?”
身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个时期听到这个政策,她感觉跟看科幻片似的。
凌霁缓缓抬眸,方才眼瞳里那份黑沉沉的压迫感迅速化为乌有,一片清澈。
“靠你昔日给我的启发而来。”
少年那双黑眸好似葡萄,亮晶晶的,像是在朝她索要什么奖励一般,“但具体的主意,都是我自己想的。”
“其实我还想着,除了土地,那些富余的米粮,是不是也该充公了?若是划为公有......”他歪着脑袋思索起来。
夏枝汀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了,连忙抬手捂住他的嘴巴,“明湛,凡事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