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女成嫡:我装的,你们别太爱了(120)+番外

作者: 桃花映酒 阅读记录

哪有人来施粥做好事,却往这一坐就是半个多时辰,粥和肉都放凉了也不开始发放的。总不会是故意过来,玩弄他们的吧。

可看到少女此刻说开始施粥,这些人还是纷纷面露积极之色,一个个举着碗向前挪动。

毕竟饥饿难耐,他们眼中重新燃起对食物的渴望,只盼着能快点吃上这来之不易的粥和肉。

又听少女道:“忘了告诉大家,我是当朝相国姜炳荣的女儿姜洛薇。”

“我爹爹时常在家教导我,要关爱百姓。这些粥和肉,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姜洛薇特意抬高了声音,话语间带着几分骄傲之意,似乎料定了相国之女这个名号一出,便能让众人感恩戴德。

果不其然,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惊叹声。

眼前的人竟然是相国之女。

有人小声议论道:“原来是相府千金,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这大冷天的特意跑来城外给我们施粥。”

众人看向姜洛薇的眼神瞬间变了,满是敬畏与感激,刚才等了那么久的怨念也顿时消散。

想必这相府千金让他们等,定然是有自己的缘由。

车队快要到达城门的时候,靖北王妃坐在马车里。

身着一袭素白衣裙,容貌虽有岁月痕迹却端庄秀雅。乌发整齐地梳于脑后,挽成一个大气的发髻,仅点缀着几支样式简洁的玉簪。

她抬起手,掀开窗户的帘子向外看。目光投向远方,远远就看见城门外排起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队,仿若一条静止的长龙。

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惑,便招呼外面驾车的下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城门外怎么聚集了这么多人?”

第102章 水到渠成?

那下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挠挠头道:“小的也不清楚。待到了城门口,小的去替王妃打听一下。”

端坐在马车里的靖北王,身形高大挺拔。

虽已年过四十,常年戍守边关,岁月却只是在他眼角添了几缕细纹,更衬出他的成熟稳重与威严。

他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下人的提议。车帘落下后,靖北王看向身旁的王妃,目光中满是感慨。

“我们上次回京还是五年前,妄儿在我们走后不久,就去了玄安寺,跟随慧明大师学习佛法。”

他的声音低沉醇厚,带着一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靖北王妃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若微风拂过湖面,轻柔却又饱含着一位母亲的牵挂。

“妄儿那孩子,自小就对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无感。他去玄安寺跟随慧明大师,是为了寻求内心安宁。”

旁人或许想不通,怎么会有人放着尊贵的王府世子不当,却要独自住到寺庙那种清苦的去处。

但靖北王妃却知道,自己的儿子从不在意这些世俗的东西。

靖北王轻轻摇头:“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即使我们回了京城,妄儿的真正身世我们也要瞒住。我和你一样,都希望他一辈子不要卷进那血海深仇的漩涡之中。”

王妃紧紧握住他的手,仿佛要通过这一握给予彼此力量,柔声道:“嗯,妄儿虽不是我亲生,却是我一手养大,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只希望他平安。”

“也不知这孩子,五年不见,是不是变化很大。或许长高了,也瘦了。”

想想自己在佛门净地清修的儿子,靖北王妃想要快些进京的心情也迫切了一些。

不多时,马车在城门外那长队的不远处停下。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下人去打听了一下,又立马回来禀报:“回王妃,小的已经问清楚了,据说是一位叫姜洛薇的相府千金正在给城外的流民施粥,那些百姓才会排起长队。”

“相府千金?”靖北王妃微微挑起秀眉,有些意外。

那下人补充了一句:“我也打听了一下,据说姜相国有两个女儿,这个姜洛薇是姜相国的庶女。”

靖北王妃却是点了点头。

她看人向来更看重人品,不在意出身。并不会因为庶女的身份就将人低看几分。

“即使是相府庶女,也到底是锦衣玉食长大,能有这份惦记着贫苦百姓、大老远跑来布善施粥的心思,很难得。”

“既然我们已经回京,车上应该还有不少干粮吃食,你安排一下,让人把那些东西也一并发给那些百姓吧。”

下人立马称是,躬身退下,去安排事宜。

姜洛薇在这边亲自给这些百姓施粥打肉,视线却一直盯着远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直到看见靖北王的车队,她的心脏瞬间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靖北王和王妃看到这里排起长队,一定会有所好奇,这可是她精心筹备的见面。

姜洛薇忍不住又一次整理发髻,誓要给王妃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然而,她却看见车队停下来片刻后,又开始朝着城门行进了。

只有一个下人装扮的人带了几个仆从,拎着两袋子东西过来。

那下人脚步匆匆,穿过排队的人群,到了她身边,客客气气地弯腰行礼,道:“这位小姐,我家主子得知您在此为百姓施粥,特定命我也一并送些吃食过来。”

姜洛薇一阵错愕,脸上的笑容有些僵住。

所以,靖北王妃只是差了人过来送东西,自己并没有下车来。

姜洛薇咬了咬下唇,心中有些不甘。但还好她娘深谋远虑,到了这一可能,早就做好了安排。

她先是将这下人带来的东西收下,脸上挤出一抹感激的笑容,道了谢。

随后将包袱在桌上摊开,把里面的吃食一一露出来,那动作刻意做得缓慢,似是有意吸引众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