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女成嫡:我装的,你们别太爱了(316)+番外

作者: 桃花映酒 阅读记录

“再给我一次机会……哥哥会保护好你的。你是我唯一的妹妹。从今往后这个世上我只对你好,再也不会有旁人。”

姜初霁猛地抽回手。

她冰凉的手指,顺势掐住姜凌翊的下巴,就那样向下看着他。

冷冰冰地,吐出一句:“姜凌翊,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的。”

“从前那个爱你这个哥哥爱到命都可以不顾的姜初霁,已经死了,是你亲手杀的。”

“觉得愧疚,之后就一辈子这样痛苦地活着,活给我看吧。”

这个雨夜,墨云翻涌。

起初如牛毛般的朦胧细雨,转瞬化作淅淅沥沥的雨幕。

姜凌翊失魂落魄,不记得自己是如何浑浑噩噩走出的卧房。

只记得离开院子后,他拖着沉重的身躯,倚靠在潮湿冰冷的院墙边,缓缓瘫坐在泥水里。

雨水顺着他的发丝滑落,混着脸颊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的液体,模糊了他的视线。

很冷。

秋季的雨夜,裹挟着寒风的雨水浸透全身,让他控制不住地浑身颤抖。

再后面,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就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醒来时,床幔映入眼帘,旁边煮茶的暖炉散发着热气。

看向窗外。

雨停了。

外面天亮了,也放晴了。

母亲见他苏醒,眼眶泛红握住他的手:“翊儿,你昨晚何时到的邑主府?”

“为何会在前院墙边淋了一整夜的雨?若不是朱管家天亮时发现,都不知你已发烧晕了过去。”

他发烧,晕过去了吗。

姜凌翊眼神空洞,整个人仿佛置身云端,思绪缥缈。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碾过:“……娘亲,初儿呢?她,知道我生病吗。”

母亲微微叹气,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她知道。但她说,她不想来看你。”

姜凌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

屋内的暖意与他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任他如何也触碰不到。外面的世界放了晴,他的世界却只剩下一片潮湿。

是他把妹妹弄丢了。

再也找不回来了。

第268章 来见萧珩

姜初霁为母亲盘下的那间商铺,陈清莞经反复思量,最终决定用来开一家点心铺子。

自拿回嫁妆,又随女儿住进邑主府后,陈清莞彻底摆脱了往昔深宅内院的束缚,宛如重获新生。

如今,父亲身体日渐康健,与兄长冰释前嫌,京城中那些曾如阴霾般笼罩她的流言蜚语,也都烟消云散。曾经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美好生活,竟一一成为现实。

陈清莞有了充裕的时间,手头也十分宽裕。更让她感动的是,女儿全力支持她的每一个想法,鼓励她大胆尝试。

当开办一个点心铺子的念头在她心中萌生,陈清莞整个人仿佛被重新点燃,浑身散发着活力。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想做的事,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只觉得无比充实。

修缮铺子时,她每日穿梭在工匠之间,亲自监督每一处细节。又反复斟酌点心菜单。从甜糯的桂花糖藕糕,到酥脆的杏仁千层酥,每一款点心都倾注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陈清莞将铺子命名为霁光糕坊。雨后初晴,霁光破云——在她心中,她的女儿就是那道驱散阴霾、救赎自己的光。

因为不差钱,铺子的筹备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糕坊很快就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姜初霁也来露了个面。

京城百姓本就对昔日相国夫人开店一事充满好奇,又听闻邑主亲临,纷纷赶来围观,将铺子围得水泄不通。

少女虽以面纱遮面,仅露出精致如画的眉眼,依旧美得让人遐想,令在场百姓惊鸿一瞥,看痴了眼。

当日,糕坊的生意异常火爆,迎来了开门红。

解决了姜家这些人后,姜初霁的生活也闲适下来。

多数时候,她都是待在自己的卧房,慵懒地倚靠在床榻上看书。她看的,基本都是介绍这个世界四个国家山川风貌、风土人情的书籍。

与此同时,宫中也传来两则喜讯。

一是皇上对丽贵妃恩宠有加,将其晋封为皇贵妃,赐协理六宫之权。如今,丽皇贵妃与皇后分庭抗礼,在后宫尽享尊荣,风头无两。

二是九皇子萧珩,因资质出众,获皇帝青睐,被册封为烨王,并获赐府邸。他也是所有皇子里第一个直接获封亲王的皇子。

不过今日,宫里派人来了邑主府,说是丽皇贵妃想要见她。

午后,日光漫过永禧宫朱红宫墙,姜初霁踏入宫门,暖香与檀木气息扑面而来。丽皇贵妃笑意盈盈,金钗东珠晃动生辉。

见到她,一如从前般亲切和蔼:“杳杳,你来了。”

姜初霁柔顺地倾身行礼:“杳杳还未恭喜母妃新晋皇贵妃之位,愿母妃圣眷永隆、福泽绵延。”

这些日子,周兴之事已经尘埃落定。皇后为了平息事端,找了个替罪羊顶罪。

但自那之后,原本不愿争宠的丽贵妃,将幕后主使害她的皇后视作劲敌。这才不到一个月,便成功晋位皇贵妃。

听闻这几日皇后的头风病愈发严重,连每日的请安都免了。

丽皇贵妃看着眼前行礼的少女,眼中满是欣慰,亲手将她扶起:“你这孩子,总是这么知礼懂事,快起来。”

话锋一转,却轻轻叹了口气,神色间是难以掩饰的忧虑。

姜初霁问道:“母妃为何叹气?可是出了什么事,您才特意让杳杳过来。”

丽皇贵妃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姜初霁的手,神色间满是忧愁:“……杳杳,你清楚珩儿对你的心意,本宫也早就将你视作亲生女儿,所以也就不绕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