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112)
崔恒跟郑姑娘定的是娃娃亲,他们也见过几次 对方是一个温婉贤淑美丽的女子。
表哥不能失信,毕竟明年四月就是表哥的大婚之日。
表哥那么善良的人,绝对不可能让郑姑娘成为全京城的笑话。
因此对赵福宝的喜欢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
赵福宝对此一无所知,她现在忙得头昏眼花,根本就没有时间想这些。
因为梁公公临走之前提点她一句,如果能够编译得好,陛下会封她个爵位。
有这样的好事,赵福宝当然闷头干活,早日把这些书籍全部编译过来。
有了爵位之后,赵家人就有了依靠,不用整日担惊受怕。
就在赵福宝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京城的韩政完成了陛下交代的差事,回京述职。
景帝仔细聆听韩政的叙述,颇为惊讶,然后把桌上那本精心编译的《初算》,让内侍递到韩政面前。
“你看看吧!”景帝笑了笑,“新年过后,出了正月,你代替朕去一趟昌乐县,把赵福宝接过来。朕想见见赵福宝!”
虽然赵福宝还没有把编译好的书籍送到京城,但有关赵福宝的事情,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送到景帝的手里。
景帝非常好奇。
韩政微微一愣,接过来仔细一看,上面写着赵福宝的名字,里面还有碍眼的崔恒裴俊裴轩。
还不知道里面的内容,但韩政确定后面这三个明显是想沾光的。
事实也如韩政猜测的那样,这本编译过的初算,只有薄薄的十五页,而且非常简单。
韩政若有所思,赵福宝的脑袋里面到底整天想什么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巧思?
他都不想等到出了正月再去,现在就想过去。
“是,父皇。”韩政应下,回到府里之后得到韩三的汇报,顿时黑了脸。
第95章 亲爹亲儿子靠得住
韩政此时黑着脸,把几封信开完。
因为之前天气恶劣,很多信件不能及时送过来,而且他心系百姓,故而没有及时看信。
没想到赵福宝这个死丫头,居然整出来这一出。
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
那本《初算》曾经他也学过,知道其难度,换成赵福宝那样的方法,居然简单很多。
当初要是有这样的初算,或许他会被少打几板子。
尽管韩政心急如焚,但也不能现在赶过去。
今年的宫宴,他必须参加。
等参加完宫宴,韩政就启程去,不能让赵福宝继续……继续跟崔家的那三个人朝夕相处。
毕竟赵福宝当初能被周煜的脸迷惑,也能被裴家子弟英俊的脸庞迷惑。
希望赵福宝那丫头,不要整日胡思乱想。
否则……否则……拧掉她的脑袋!
当然了,这都是韩政的气话。
这本初算经过国子监的夫子们统一校对编译之后,刊印很多,发往各地。
远在昌乐县的书香楼,以及县学里,也有这本书。
林玉竹一直关注赵福宝,对于赵家村弄出来的蒜黄,私底下嘲讽。
赵福宝这辈子估计跟种地分不开了。
又是泥腿子。
虽然心里吐槽,但蒜黄炒鸡蛋,林玉竹作为林家大小姐,没少吃。
林玉竹对此非常高兴,家里有钱,赵福宝一辈子种地,供她们这些有钱人享用,挺好的。
林玉竹期待赵福宝能够种出更多更好吃的东西,倒也发挥了赵福宝的能力。
最近赵福宝的话本子在不怎么写了,想必黔驴技穷。
想到这,林玉竹非常高兴,要不然三天两头听到有关赵福宝的事情,让林玉竹非常糟心。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林老爷从外面拿回来一本书,放在林家的书房里。
林玉竹好奇,“爹爹,什么书让您这么上心啊?”
林老爷把那本《初算》递了过去,“这本《初算》极其简单精妙,现在上面已经下令推广了。不管是科举考试,还是生活中实用,都是极其简单有效的。”
林老爷把那本《初算》递给了林玉竹。
林玉竹还没看里面的内容,但看到“赵福宝”这三个字,整个人都麻了。
赵福宝,你个阴魂不散的,刚刚还在猜测你安分了,整天种地。
现在又弄出来小学数学内容,能得你!
事实上跟林玉竹猜得没错,初算好像就是小学的数学。
林玉竹气恼地猛拍大腿,为什么她就没想起来呢?明明这些东西她也会啊!
想到这,“爹爹,咱们家有多少算学书?”
林老爷狐疑,“你不是最不喜欢算学吗?当时夫子给你上课的时候,你就会哭。现在怎么想起来看算学的书?”
毕竟《初算》这本书就让当初的林玉竹哭了很多次,其他的算学书,林玉竹根本就不看。
林玉竹讪讪笑笑,“爹爹,我就是好奇。赵福宝能会的,难道我不会吗?”
想到这,林老爷这才想起来,赵福宝是周煜的前妻。
林老爷面色微变,“玉竹,你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周煜和赵福宝只是过去,如果你在意这些,那你就输了。”
林玉竹解释,“爹,我就是想试试,或许我能看出来其他的算学内容,或者格物致方面的。我没想着跟赵福宝一较高下,即使我是女儿,也能让爹爹有脸面。”
林老爷摇头失笑,“大可不必,咱们林家是昌乐县的大户,那么多地,那么多的铺子,吃喝不愁。与其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养好身体,成亲之后,多生几个孩子。”
“到时候凭借林家的财力物力,绝对能够培养出来有才能的孩子。女儿啊,有些事情,我不得不提醒你,在这个世上,亲爹和亲儿子,永远比丈夫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