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133)
宋嬷嬷看向赵福宝,眼底有几分慈祥,“赵县主莫要妄自菲薄,你做的事情,对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都非常好,您有现在的地位,都是理所应当。”
几番奉承恭维之后,宋嬷嬷教完规矩告辞回宫。
她向太后娘娘复命。
太后听完宋嬷嬷的禀告,感慨万千,“谁能想一个小女子能有今日的造化?千千万万老百姓,因为得到红薯,能够果腹!”
“陛下原本就勤政爱民,现在又因为红薯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这一切赵福宝鞠居功很大。”
“本来以为赵家以及赵福宝得到了天大的恩惠之后会恃宠而骄,得意扬扬,万万没想到这家如此本分,如此低调。”
宋嬷嬷点了点头,“这是兴家之兆,以后赵家了不得!”
太后笑了笑,“是啊!小四一直惦记人家!之前赵福宝和离之身,哀家觉得不妥!可小四说了,他跟其他的女人相处不愉快,没有话说。”
“跟赵福宝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有趣开心。若是其他皇孙皇子这么说,哀家不信。可小四这么说,哀家信。”
宋嬷嬷试探着问道:“太后娘娘,您这是同意了四皇子跟福宝县主在一起啊?”
太后娘娘叹息一声,“这些年赵福宝做的事情,的确当得起祥瑞之人!不仅是小四的救命恩人,还是陛下亲封的县主。”
“这些年赵福宝做的事情福泽万千,有的地方甚至给赵福宝和立长生牌位呢!这样有福气的姑娘,不宜流落民间。”
“这事情哀家跟陛下也商量过,陛下思索再三之后,也答应了!小事,出生之后他的母亲只是宫女,失血过多而亡,在哀家面前长大。”
“从小读书跟在太子身后,是陛下给太子培养的左膀右臂!这些年在外面办差,兢兢业业,甚至几经生死,得到陛下和太子的信任。”
“也许是因为经历生死太多,小四本身性情又越发清冷,所以更喜欢赵福宝这孩子无拘无束的性情和才情。”
宋嬷嬷点了点头,“太后娘娘,如果觉得赵县主的身份地位,奴婢这边倒是有一个建议!”
太后娘娘问:“那你说说,哀家听听!”
宋某嬷嬷回答:“裴家跟福宝先祖有缘,而且裴家世代忠良,又是贤贵妃娘娘的娘家。不如让裴家认福宝县主为义女!”
“如此一来,福宝县主的身份也足够尊贵,再加上本身又是祥瑞之人,能够配得上四皇子,不犯忌讳。”
太后娘娘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贤贵妃只有两个女儿,即使以后有恩宠生了皇子,年龄极小,也不会成为太子的威胁。
如此一来,四皇子跟裴家走得近的确不会犯忌讳。
太后娘娘点了点头,“那行,等闲贵妃给哀家请安的时候,到时候我点拨点拨几句。”
宋嬷嬷听到太后娘娘这么说也松了口气,算是完成了四皇子的嘱托。
赵福宝等待着皇家召见,总觉得不踏实。
就连在京城玩耍逛逛,也不尽心。总觉得有事情没做,影响了心情。
裴家那边给赵福宝下帖子,赵福宝备上厚礼,在侍卫和丫鬟的陪同之下,一起上门拜访。
赵福宝固定的给裴老夫人请安,“福宝能有今日,多亏了裴家提携,深情厚谊福宝一直记在心里,这次能来京城,感谢裴家所有人。”
裴老夫人看着明艳大方身材高挑的赵福宝,笑着点了点头,“也是福宝县主有福气,我裴家也多次得到福宝县主的帮助,要说感谢也是我们裴家感谢福宝县主!”
一番互相恭维之后,赵福宝落座。
裴家女眷看到赵福宝落落大方,应付自如,不由得对赵福宝又高看了一眼。
尤其是崔恒的妻子郑氏,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和忌惮。
第114章 他没有那样的福分
这个女子就是夫君书房最顶层的架子上那幅画像上的女子吗?
果然不凡。
除了比时下女子高一些,强壮一些,还有笑容也非常灿烂。
赵福宝一来,她就感受到了郑氏的目光。
有惊讶,还有隐藏很深的嫉妒。
赵福宝狐疑,不明白为何被这个女子嫉妒?
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来。
能在裴家的,应该都是裴家的姑娘。
赵福宝只是来做客,没必要跟裴家人闹得不愉快。
不认识,也不想深交。
只是因为有裴家这个人脉在,她来到京城,要来这边维护一下。
她跟裴家来往,又不是跟一个裴家媳妇来往。
此刻,裴家女眷长辈特别热情。
贤贵妃那边已经从太后那边听出弦外之音,让人把消息送到娘家。
裴老夫人和裴老爷子合计之后,觉得真心不错。
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四皇子的人情,这样还不得得罪太子和皇后娘娘。
有这样的人情在,贤贵妃和两个小公主将来也能有依靠。
裴老夫人原本担心赵福宝规矩不行,还想着寻找好的嬷嬷调教赵福宝。
可现在看到赵福宝应付自如,彻底放心了。
“福宝县主,我家老大只有三个儿子,并没有女儿,我这大儿媳妇整日想有个闺女。以前看到人家的奶团子,就抱着不撒手。现在更是羡慕其他好友有女儿能够一起说说话,比儿子贴心,整日跟我念叨。”
裴家大夫人听到这话,拉着赵福宝的手,连忙说道:“母亲说的是,我现在做梦都想有个跟县主这么好的女儿。”
赵福宝一愣,有点惊讶,裴家婆媳为何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