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63)
一部分洗干净,撒上厚厚的盐,腌制起来。
另一部分用来熬油,熬出来的荤油,装在陶罐里,放在阴凉的地窖里面,可以放很久。
以前炒菜,只是用筷子挑一点点放在锅里。
有了这么多荤油,以后他炒菜的时候就不用筷子沾点荤油,而是用勺子。
一盘菜就放一勺油,一定很香。
上次已经请了村里人喝汤吃肉,说是大女婿送来的。
可这次,用什么理由呢?
赵村长想了想,然后决定,“那就不请了,升米恩斗米仇。上次是情分,但多次请村民吃,以后不请,或许就被人说了。”
听到这话,赵婆子顿时眉开眼笑,“对,我也觉得不给最好。我爸骨头炖了,其他吃不完,就腌制了。”
这时候,赵福宝过来了,“爹,我觉得不送给村民,但应该送给李家村的李夫子。”
听到这话,赵村长眼露精光,旋即笑了,“对,应该送给李夫子,说不定李夫子愿意来咱们私塾教书。”
“不会吧?”赵婆子狐疑,“家里有私塾,怎么会愿意来咱们这里教书呢?”
赵村长笑笑,“上次我带着三郎四郎五郎过去,加上他们三个,总共才七个人。就算一年有三两银子的束脩,七个孩子,一年才二十一两银子。”
“来咱们这里,咱们一个月就给他四两银子,一年就是四十八两银子,比原来多赚一半。他只要人来就行,其他的我们准备,还省去不少开销。”
赵婆子眼睛一亮,“如果是我,那我愿意过来教书。两个村里离得不远,骑着毛驴,一会儿就到了。”
“对!”赵福宝点头,“爹爹,我粗略估计,咱们村估计得有三十多个适龄的孩童。一开始都在启蒙,教识字,李夫子能够管得过来。”
“只是孩子有聪明的,自然就学得快,就要分快慢班,到时候一个李夫子未必够,咱们还得请人。”
听到这话,赵村长笑笑,“你说得有道理,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先让村里人看到效果,以后再筹集钱财请夫子,也容易些。”
“爹,说的是!”赵福宝中午,吃了排骨,都是瘦肉。
吃了肉,她就不吃面食了,配上青菜蔬菜。
对于碳水狂魔来说,有点意犹未尽,但的确饱了。
虽然西瓜和红薯,还没有成熟结果,但赵福宝原本只是想套路林玉竹写话本子拖延时间,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家里发家致富,改善生活的最快途径。
就冲书香楼两次上门送来的东西,都是赵家紧缺的,赵福宝就觉得应该合作下去。
“爹,明日我想带几坛子酒和糕点,还有布料,想通过杨大伯和大姐夫拜访县城的仵作。”
“这是为何?”赵村长问。
赵福宝回答:“我写的断案的话本子,其中会写到死人,我已经把知道的写得差不多了。想写更加离奇的剧情,就要学习更多处理尸体的知识。县城里,仵作是这方面的行家。”
赵村长和赵三哥听到这话,深以为然,“好,明日我就带你去!”
赵三哥看向赵福宝,“福宝,你不怕别人知道是你写的了?”
第52章 求助
赵福宝笑笑,“即使咱们隐藏再好,徐掌柜已经猜到是我写的。咱们家去哪认识土豆先生啊?既然本朝没有禁止女子写话本子,那我写了又如何?”
“再说了,徐管事和徐老爷,也会替我保密。至于杨大伯和大姐夫,还有那个仵作,也都不是多嘴之人,想必也不会传太多。”
赵三哥笑了,“既然你想明白了,那就好。”
“对了,爹,咱们家能盖新房子吗?”赵福宝问,刚刚又多了八十两银子,加上之前的,家里有一百多两银子。
现在的房子在乡下不错,但跟城里没法比。
现在赚到银子了,当然想住得好点。
赵村长轻抚浓密的胡子,仔细想了想,然后说:“等红薯收了,看到底是不是高产?如果能高产,估计还能从县太爷那边得到赏钱。”
“到时候,咱们有了钱,有了名声,再盖房子,村里村外的人,才不会眼红,否则后患无穷。福宝,你别急,我心里有数呢!”
赵福宝笑了,“爹爹在,我就不用操心了。”
第二天清晨,赵婆子给女儿和丈夫烙肉饼,配上大米粥小咸菜。
赵福宝吃得满足,今天要干活,她得精神点。
因为要拜访别人,仪容邋遢,不礼貌,所以赵福宝没有像以前那样走着去县城,选择坐父亲的牛车。
家里多了这么多的布,用不完,赵福宝带四匹布,四坛酒,还有两小蓝点心。
经过肉摊,又买了两大块肉,每一块都不低于五斤。
把这些东西一分为二,一份送给杨家,一份准备送到仵作家。
赵福兰看到父亲和妹妹上门,喜笑颜开,“爹,福宝,你们快点进来。公公婆婆,我爹和小妹来了。”
杨老头和杨老太纷纷从屋里出来,“赵老弟来屋里坐!”
赵福宝给两位长辈见礼,就被姐姐赵福兰拉到一边。
“比我上次见你,又清减一些。”赵福兰捏捏小妹的脸,“知道减肥难受,等瘦下来之后,可得管住嘴,不能贪吃。”
赵福宝抱着姐姐的腰,趴在姐姐的怀里,软软的很舒服,“姐,我知道了。”
“这次过来有事吗?”赵福兰问。
赵福宝笑笑,“有,请杨大伯引荐,我想多了解一些有关仵作验尸的细节。”
听到这话,赵福兰吓了一跳,“你了解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