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86)

作者: 米花花 阅读记录

虽然这是刚开荒的地方,但赵家人上了很多肥料,其中还有很多是从沟里面挖出来的淤泥。

今年养了这么多猪,也积累了很多肥料,也用在了上面。

经过赵家人和赵福宝的精心照料,这些红薯虽然没有后面的那些红薯产量高,但也在2000~3000斤一亩地。

这样的产量的确让农司的官员,大吃一惊,连夜写奏折,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日夜兼程,换人换马,两天之后,就送到了景帝手里。

随后,韩政的奏折也送到了景帝的手里。

两方互相印证之后,景帝确认这些是真的。

景帝大为震惊,当即把红薯命为祥瑞。

不仅给赵村长丰厚赏赐,还让人立牌坊,把祥瑞的事迹写在上面,受世人歌颂。

同时,也要求农司的人,除了给赵家村留一点种子,剩下的红薯妥当处理之后,全部运往京城。

另外,还专门下旨,嘉奖王知府和裴县令。

做完这些,景帝仍旧不能平复激动我的心情。

千古一帝,他不敢想。

但千古明君,必然有他浓重一笔。

景帝非常开心,下朝之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批改奏折,直接大踏步来到了贤妃寝宫。

“圣旨到!”吴成声线拔高,亲自来给贤妃颁旨。

贤妃娘娘眼露诧异,并没有多问,带着两个女儿跪下接旨。

当听完圣旨之后,贤妃娘娘震惊,她升级了,成了贤贵妃。

在后宫,除了皇后娘娘,她位居第二。

裴继送来的第二个祥瑞,成了真正的祥瑞,所以她现在有这样的尊荣。

第72章 贵公子上门

当这个消息传到裴家之时,整个裴家都轰动了。

皇后之下,有两个贵妃,但景帝并没有册封,但有德贤淑荣这四个妃位。

现在贤妃娘娘,因为红薯祥瑞,册封为贤贵妃,也颇为荣耀。

裴老爷子跟大儿子感慨,“没想到裴继还有这样的造化。崔恒这次跟着老二和两个孩子一起过去,把三个孩子留在那边,多跟裴继相处。”

裴家大爷点头,“是,父亲。”

裴家二爷来到昌乐县,裴县令还在赵家村,还是裴夫人和管家,王师爷一起招待裴家二爷和三个晚辈子侄。

幸好客院那边有房子,倒也能安排过来。

裴夫人激动,夫君总算有出头之日了。

第二天清晨,裴夫人交代,“王师爷,路上你一定要好生照顾裴家二爷和三位小公子。”

王师爷连忙应下,“是夫人!”

这一次裴老爷子能够让裴家二爷带着家里的小辈过来,足以证明对裴继的重视。

宫里的娘娘想必也非常重视,这一次终于轮到夫君飞黄腾达了。

马车上,崔恒掀开马车上的帘子,看向外面。

“昌乐县跟其他地方差不多,并没有特殊之处!”

裴家二爷笑了笑,“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昨天中午咱们吃的红玉西瓜,就是当地的特产。”

崔恒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若是京城也有这样的红玉西瓜,那夏天就有口福了!外祖父也能吃点!”

裴家大爷的长子裴俊,笑着说:“那还不简单?走的时候,跟七婶要点红玉西瓜的种子,明年不就能够吃到红玉西瓜了吗?”

裴家二爷的长子裴轩,摇头晃脑,开始掉书袋子,“正所谓南橘北枳,在南方橘子好吃,在北方橘子苦涩。红玉西瓜在这边能够长得好吃,但在京城未必!”

崔恒点头,“此话有理!但也要试过才知道能不能种植!话说咱们在外祖父房里见到的那一对金鱼,真好看!如果这次咱们能在这里找到,我一定会送给外祖父。”

当时外祖父很喜欢,但为了贤妃娘娘,只得忍痛割爱。

裴家二爷摇了摇头,他也想要啊,可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如果数量很多,也不至于他们这些出自大家族的子弟都没见过。

“这次带你们出来,就是想让你们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希望你们能够多看多问,见识得多了,阅历就越丰富。”

“是,二叔!”

“是,爹!”

“是,舅舅。”

一路说说笑笑,来到了赵家村。

此时在赵家村,不仅王知府,还有裴县令,以及那些农事官员,都在认真地听赵村长讲解如何种植红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时候表现出来。

能够考上功名并且当官的都是人中龙凤,绝顶聪明。

都知道这样犹如祥瑞的红薯,必然能够入得景帝的眼。

现在学会如何种植,将来在跟别人谈论的时候也能心中有数,对答如流。

裴家二爷带着子侄过来之后,并没有打扰,而是安静地听着。

赵福宝见状,赶紧搬来几个长条板凳。

裴家二爷拱了拱手,并没有说话惊扰赵村长讲话。

一刻钟之后,赵村长讲完了,“……差不多就是这样,再多的我也不懂了!毕竟草民也是第一次种植,未能总结更多。还请诸位大人,继续培养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吃得饱。”

王知府起身笑了笑,“赵老汉,你能说得这么详细,而且好懂,辛苦了。”

赵老汉笑了笑,“王大人,您客气了!草民种植红薯,只能让村里的人多收入一点。可大人如果重视红薯,则会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饭,不饿肚子,大人更加辛苦才是。”

虽然是一介百姓,但赵村长表现出来的坦荡勤劳,给几位大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皇帝的圣旨到了。

不仅整个赵家村沸腾了,就连整个昌乐县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