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93)

作者: 米花花 阅读记录

赵福宝笑了笑,“以前家里没有,不用这样。现在家里有,可不能亏待我外甥和外甥女!明天家里宴请全村,姐夫可能有事,明天未必有时间送大姐和孩子们回去,所以我今天过来,顺便把大姐和孩子接过去!”

第78章 买铺子,服软

杨大娘笑笑,“好哦,孩子们整天念叨姥爷姥姥舅舅小姨呢!正好你家也忙,正好福兰过去,也能帮忙!”

“多谢杨大娘!”赵福宝感谢,然后又看向杨老头,“杨伯伯,家里现在有赏赐的银子,一直放着,也不是事儿。我家想买地买山,您这边认识靠谱的中人吗?”

杨老头作为县城前总捕头,对县城的各方面都很了解。

听到赵福宝这么问,杨老头自信地说:“福宝,你真是问对人了。我有个多年好友,就是干这个的。有他帮你们寻摸,一定能够买到好地。”

赵福宝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那待会还得劳烦杨伯伯带我去一趟。”

“不用过去,我这就让人把他叫过来。”杨老头笑道,“中午一起吃饭,正好你跟他说。”

其实这是对两方都有利的事情。

赵家得到官府和陛下的赏赐,那么多银子,放在家里不安全。做成了,好友也能拿到不菲的中人费用,赵家能买到好地好山。

杨老头吩咐家里的跑腿小厮,去把县城的中人老郑叫了过来。

“杨老哥,找我有何事?”老郑跟杨老头很熟悉,拱了拱手。

杨老头笑笑,“当然是好事。这是福兰的妹妹,赵家的。”

“就是……就是那个皇帝奖赏的赵家?”老郑问道,颇为激动。

杨老头得意,“那当然,还有几个赵家?得到不少赏赐,想买地买山,让你过来帮忙。”

老郑听到这话,连忙拱手,“赵姑娘,有没有想过买个铺子啊?”

赵福宝一愣,“我们家没有做生意的,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所以也没想着买铺子。”

听到这话,老郑笑笑,“这不打紧!铺子比土地好打理,你家不做生意,但你们可以把铺子租给别人。一年的租金,可不少,关键还不用费心。”

“当然了,买地也挺好,但总要管理,收租之类的。有的人家贫,你们一家心善,不仅收不上来租子,遇到灾荒年,说不定还得赔钱。”

听到这话,赵福宝又是一愣,“郑伯伯,您说得有道理啊!那县城这边有合适的铺子吗?”

老郑点头,“有,前任县令家到其他地方任职了。留下个铺子,这一年半都是仆人打理的,终于把货物清完了。”

“现在想要卖掉这边的铺子,去其他地方买铺子,总价八百两银子,讲讲,还能便宜点,估计七百八十两银子能够拿下来。”

赵福宝又问:“是什么样子的铺子?一年租金多少?”

老郑回答:“那铺子很好,在王家绸缎庄对面,总共有四间门脸,后院还有大院子,还有六间库房。原本是做皮货生意的,现在要去其他地方做皮货生意了。”

“如果你们自己不做生意,一年出租的话,一年的租金估计有六十两银子,差不多十五年就能收回本钱。昨天晚上我才接到这个单子,我还没在外面说。”

“如果你家要,那就尽快出来见个面,双方谈谈,把铺子定下来。要不然我担心前县令家仆时间紧,卖给其他人了。”

赵福宝听到这话,笑着说:“等吃过饭,郑伯伯,您能带我去看看吗?如果我觉得不错,我今天就能给定金,明日我家宴请村民,后日我和父亲就来办理过户手续。”

当今陛下轻徭薄赋,不仅赋税少,也规定地租不能超过两成。

一亩地的地租收入差不多有一百文,十亩地才一两银子,一百亩地才十两银子,一千亩才一百两收益。

现在地价也不贵,但也不便宜,至少五两银子一亩。

一千亩地,就需要五千两银子,也就是说受益五千两银子,每年收益一百两银子。

这样一算,买铺子八百两银子,一年有六十两银子的租金,相当划算。

老郑听到这话,半信半疑,“赵姑娘,这可是八百两银子,你能做主吗?”

赵福宝点头,颇为自信,“能!这你放心,我家我爹当家,但我爹听我的。”

老郑和杨老头听到这话,都是一愣,旋即笑了,“好,吃过饭,咱们就去看看。”

赵福兰今天中午做的饭菜很少吃,赵福宝克制,没敢多吃。

吃过饭,跟老郑去看铺子,杨老头也跟着,给赵福宝撑腰。

那个仆人的确很想快点出手,果然跟老郑猜测那样,七百八十五两银子成交。

赵福宝当初给了一百两银子定金,并且签订契约,在官府归档,后日必须把余下的银子全部交清,就可以过户了。

忙完这些,日头开始偏西了。

赵福宝接了大姐和两个外甥和外甥女,准备回赵家村。

可巧,赵福宝的牛车,遇到了林玉竹的马车。

林玉竹让人掉头,追了过去。

“赵福宝!”林玉竹掀开马车帘子,看向坐在牛车上的赵福宝。

赵福宝抬头,“林大小姐,找我有事啊?”

“前面有个茶楼,我想请你喝茶。”林玉竹沉声说,现在的赵福宝,已经不是她能够对付的。

她已经失去对付赵福宝的最好机会,现在只能跟赵福宝交好。

“天快黑了,我要出城,今日没时间陪林大姑娘喝茶。后日上午,我进城,到时候在悦来茶馆见。”

林玉竹听到这话,挤出笑容,“行,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