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室一胎多宝,我改嫁后你哭啥(99)

作者: 米花花 阅读记录

赵大嫂笑道:“已经找人算好了,明天就让媒人过去一趟。那边如果觉得行,这次就能定在腊月。到时候房子盖好了,让大郎和大郎媳妇住有新房子住。”

“行!”赵福宝笑道,“在新房子里办喜事,更喜气。”

原本心疼钱的赵婆子,听到女儿的话眉开眼笑,心里踏实了。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来干活了。

张大牛负责统筹安排,他的那些手下负责技术方面,村里的帮工就按照这些工头的话去做。

因为材料准备很充分,砸实了地基,就开始盖房子。

张大牛的确有能力,有条不紊,统筹安排,没有一个人浪费,都有活干,效率非常高。

赵福宝则是带着二嫂,在后院制作大棚。

赵二嫂惊呼,“福宝,我算是明白了你买这么多竹子是干嘛的了?不过福宝,我觉得你在木头上糊一层纸,未必能够保暖。”

赵福宝问:“二嫂,那你说说该怎么做?”

“我觉得应该糊一层黏土,然后外面再糊上一层油纸,外面再盖上草垫子。这样一来,竹竿弄成的拱形,未必能够承受住,中间要加一道梁,然后用木头顶着。”

赵福宝仔细想想,觉得二嫂说得对,“二嫂,有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做。”

第一次在这里种植蒜黄,需要摸索经验,所以赵福宝就弄了一个大棚,大约二分地。

如果不成功,也不会损失太多蒜种。

赵大嫂和赵婆子负责做饭,家里分工协作,效率很快。

本来很高兴的事情,到了晚上媒人上门的时候,脸色有点不好看。

赵大嫂见状,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谢大娘,您这是怎么了?今天不顺利吗?”

谢媒人面露尴尬,她已经苦口婆心地劝了,但那边不松口,只能过来传话。

“有些人就是贪心啊!原本说好的彩礼二十两银子,可李家那边觉得太少了,要二百两银子!”

赵大嫂听到这话,声音陡然拔高,“两百两银子?他李家姑娘是银子做的?如果他李家是大门大户,给准备体面的嫁妆,我家大郎娶他们家姑娘,也说得过去。”

“可他李家明明就是普通人家,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已经是咱们这边很多的了!现在看到我们赵家这边发达了,居然狮子大开口,真的太过分了!”

谢媒婆也点头附和,“当时我也是这样劝说的,他家姑娘嫁到赵家,那就是享福的!赵家好了,将来也能帮衬娘家。”

“可是这李家夫妻脑子就跟石头做的一样,觉得女儿出嫁了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就想一次性要一笔彩礼。”

赵大嫂听到这话嘲讽,“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以后绝对不是安分的!别说我现在拿不出来二百两银子,就算能够拿出来,这亲事我也不要了!”

“当初不是没有人劝我,说我们赵家发达了,可以给大郎说更好的亲事,但我们赵家本分,做不来嫌贫爱富的事情,所以这婚事我们继续坚持。”

“万万没想到我们赵家这样仗义的举动,在李家的眼里,居然一文不值。他们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

“谢大娘,你来回帮我们家大郎奔走,这份心意我们都知道。钱,我不会少给,但这门亲手我们家不要了。”

赵福宝微微一愣,“大嫂,要不要问问大郎?”

赵大嫂直接摆手,“不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家人太贪心,直接退亲!”

赵大嫂到了屋里直接把女方的跟帖拿出来,递给了谢媒婆,还塞了一两银子,“谢大娘,明天再麻烦你跑一趟,把亲事给我们退了吧!”

谢媒婆就知道这次过来婚事不成了,也不客气,直接收了银子和女方庚帖,“那行,既然李家姑娘没福气,稍后我再给大郎说更好的姑娘。”

赵大嫂点了点头,“谢大娘,那就麻烦您了!”

赵福宝没想到退婚这么简单,根本就不用过问当事人的意见。

真正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晚饭的时候,因为赵大郎的婚事被退了,氛围有些紧张。

赵大郎也一直低着头,之前他见过未婚妻。长得挺好看,他一直期待着成亲。

李家要二百两银子的彩礼,真的太多了!

他知道家里最近花了很多银子买房子买铺子又盖大院子,或许都剩不下二百两银子,怎么可能给这么多的彩礼呢?

第84章 倒打一耙

家里现在兄弟五个,以后可能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出生。

如果都要两百两的彩礼,家里哪有这么多钱?

赵村长看向大孙子,轻声问:“大郎,你怎么想的?如果你非李家姑娘不娶,我也尽量帮你娶回来。”

赵大郎摆手,“爷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听家里的。咱们家的银子,现在都花得差不多了,哪有二百两银子?”

“再说了,李家临时加价,也不是本分的人家,这样的亲戚以后也麻烦。三叔还没成亲呢,再加上下面还有弟弟们,这婚事不能做。”

赵村长听到赵大郎的分析,松了口气,就怕这个孙子钻牛角尖,觉得家里不重视他的婚事。

实在这李家不是良配。

如果李家想增加彩礼,不是两百两,而是四十两银子。

赵家咬咬牙,也就给了。

毕竟定亲这么久,也该成亲了。

可千不该万不该,李家那边狮子大开口,赵家不想当冤大头。

这亲事做不成了。

“那行,稍后我给你说好亲事。再说了,好男不怕娶妻晚,以后咱们家日子越来越好,想嫁到咱们家的姑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