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踹渣男,下午嫁军官火遍大院(134)
向思浓一点儿都不怵这个,在这年月就是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更何况这是在部队,她就不信张旅长能任凭秦晓莲母女俩继续在外头传谣言,就算传,也得有人相信不是。
果不其然,没几天后,裴延跟她说,“张曼丽被调走了。”
向思浓精神一震,“调哪儿去了?”
他摇头,“不知道,反正说是调走了。”
向思浓点头,“她走了也好,军区李少了一个祸害,只剩下一个祸害了。”
裴延知道她说的是谁,但裴志华的事儿说到底是家事儿,给降了级别已经不错了,再说两人又断绝关系了,往后就当陌生人拉倒。
把人调走几乎不可能。
向思浓也就说了一嘴,话题又转回张曼丽身上,“那她能甘心?”
裴延哪知道这个,不过向思浓很快从赵大娘等人嘴里知道了后续。
张曼丽从文工团调走,文工团里的人是最高兴的,然后张曼丽就不乐意,据说在家里大吵大闹,秦晓莲也跟着劝,这都好几天了也没定下来去哪儿。
向思浓乐此不疲的吃着这瓜,连炎炎夏日的燥热都扫去了不少。
结果没几天过去,又听说了一件事儿,张曼丽转业了,不当文艺兵了,去市里上班去了。
这转变不可谓不大,大多数军官的子女,都是当兵,女孩子还好些,一般都是文职工作,下狠心转业的还真是不多。
向思浓只觉得真糟心,不过去市里上班了,见面的机会也能少了。
希望张曼丽同志早日找到心仪的对象吧。
向思浓在院子里将豆角摘了。
别看只种了一垄豆角,可这天热了,蔬菜反而疯长,像豆角长的太多可不就吃不完了。
赵大娘就教她一个法子,“摘下来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到平房顶上晒的干干的,等冬天的时候炖肉吃可香了。”
又告诉向思浓,“像白菜等秋天收了之后可以腌酸菜,不管是包饺子还是包包子都好吃。”
向思浓老家没人腌酸菜,向思浓觉得有意思,便都记了下来,只等着秋天的时候行动起来。
没过几天,裴延又要出海了。
不过这次是去训练新兵,没什么危险。
裴延回来收拾衣服的时候向思浓就说,“早去早回。”
裴延点头,走到门口又说,“还有其他话吗?”
向思浓一愣,“还有什么话?”
裴延无奈,点头道,“我走了。”
向思浓送他到门口,欢欢喜喜的换衣服,然后提着手提包出门找赵大娘他们一块赶集去。
岛不算大,每隔五六天都有个集市,不过据说集市上卖鱼虾的最多。
今天赵大娘过去就是为了买鱼虾。
“鱼虾好啊,便宜,咱们岛上买肉不好买,但是买鱼虾好买,虽然腥了点儿,但是放点葱姜蒜去去腥也不错了。”
“是啊,买点虾晒干了,冬天熬汤喝。”
“那可是,熬汤还是很鲜美的。”
向思浓来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去赶集,别说,还真挺兴奋的。
但是看着向思浓拿个袋子,就赶紧道,“回去拎个桶,不然回来你的袋子也都没法看了,说不定还能蹭你衣服上。”
向思浓忙跑回去拎了一个大桶,“走走走,多买点儿,我多晒点儿给我妈寄点儿。”
路上赵大娘等人道,“你爸妈对你挺好的?听说你有四个哥哥呢。”
“是啊,四个哥哥,我三哥现在也在岛上当兵呢。”向思浓提起现在的家里人就觉得开心,“我们那边可吃不到海虾螃蟹啥的,可惜天气太热,不然我真想弄点螃蟹啥的给我妈尝尝。”
赵大娘乐了,“那不得在路上臭了。”
看看向思浓那张脸和白嫩的手,赵大娘几人就知道向思浓在家里应该也是没干过活的。
别说张曼丽羡慕,就是他们也觉得羡慕。
她们这几代人,虽然天天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这半边天是有代价的,在外头当男人用,在家里还得干家务洗衣服做饭伺候孩子。
也就是随军到海岛之后日子才松快许多。
集市靠着海边码头,如赵大娘他们所说,大多数卖的都是海产品,向思浓看着各色各样的海产品,整个人都欢快了。
鱼腥味儿算什么,做出来的时候鲜美的要命。
新打捞上来的历虾要上大半桶,鲈鱼要上两条,扇贝、海螺海胆都得来上一点儿。
赵大娘突然拉了拉向思浓道,“你看看那是谁。”
向思浓看去,不由惊住了。
第113章 被拦路
集市真的不大,恨不得这头看到那头。
顺着赵大娘的视线,向思浓看到的是秦晓莲,秦晓莲旁边还跟着一个比她年纪小一点儿的男人,对方正拉拉扯扯,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向思浓兴奋道,“这俩人……”
“别乱想,那是张曼丽的舅舅,在市里上班。”赵大娘一看她表情就知道她想岔了,然后说,“我跟你说,都说外甥像舅,这话是一点也不假,张曼丽的舅舅就挺不是东西的,工作是秦晓莲托关系花钱弄进去的,三五不时的还得找秦晓莲要钱要东西的。”
向思浓嚯了一声,“扶弟魔。”
“啥叫扶弟魔?”
向思浓就解释了一下,几个大娘大嫂的觉得这形容还挺贴切。
“这话就别说了,现在不少人可都这样。”
梨花嫂子也冷笑,“赵大娘说的没错,你可得长点心,现在你嫁的好,裴营长听说很快也要升副团,工资又高一级,你家里可四个哥哥,得多为自己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