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人库房,医妃挺孕肚去流放(75)
“郡主在吟诗楼前待了这么久,肯定已经想好下联,民女知道郡主忙,不敢耽搁郡主的时间,郡主不用写下来,说出来就好,让大家一饱耳福,感受一下皇家才女的气度和胸襟。”
围观的人好似看不到安平郡主难看的脸色,连连附和。
叶初棠看出不对劲。
她四下看了眼,看到了消失在街角的祁宴舟。
安平郡主被逼得进退两难。
可她实在对不出下联,只能再次拿“忙”来当借口。
“敢耽搁本郡主去办急事,不要命了?”
没人敢和安平郡主硬碰硬,立刻低头躲避她的视线。
她一把推开叶初棠,快步离开。
叶初棠拍了拍被安平郡主碰过的位置,拿起桌案上的笔。
“小女不才,斗胆一试下联,可行?”
声音很大,还没走远的安平郡主听得清清楚楚。
她很想留下来看叶初棠出丑,可又不能打自己的脸。
一边走,一边抓肝挠肺。
守在桌案前的书童,立刻磨墨,“请姑娘赐教。”
叶初棠拿起笔架上的狼毫笔,蘸了蘸浓稠的墨汁,提笔书写。
山河成局民为注,何时能停
【注:网上找的】
书童见叶初棠搁了笔,恭敬地拿起墨迹未干的宣纸。
“姑娘请稍等。”
说完,他转过身,将宣纸放入身后的小窗口。
吟诗楼的先生会根据答题的质量来决定,答题的人是否能进楼。
先生看完叶初棠的对子,惊叹不已,亲自出来迎接。
“叶姑娘大才,请进楼。”
这话一出,在门口踌躇的文人学子们,纷纷伸着脑袋看向先生手里的纸。
他们很好奇究竟是怎样下联,能得先生亲自相迎。
先生看出大家的心思,笑着道:“下联很快就会揭晓。”
言外之意,叶初棠对出的下联是绝对,将会挂在吟诗楼上,供大家欣赏。
说完,就领着叶初棠进楼。
吟诗楼就像缩小版的筒子楼,四四方方,上窄下粗。
一楼是吃饭的,分为大堂和雅间。
二楼往上便是风雅之地。
先生问叶初棠,“叶姑娘来吟诗楼,是会文人,还是用膳?”
“先用膳,再会文人。”
先生朝雅间的方向做了个请的手势,“叶小姐,这边请。”
叶初棠来吟诗楼是为了扬名,选择坐大堂。
“我喜欢热闹。”
说完,她找了个空桌坐下,点了两菜一汤。
先生等叶初棠点完菜,说道:“叶姑娘的下联写得很好,被选中在楼外展示,稍后还请姑娘落款。”
叶初棠喝了一口茶,问道:“我能自己写吗?”
她的书法之绝,早已在文人中传开,先生立马同意。
“能,叶姑娘稍等,老夫这就去取条幅和笔墨纸砚来。”
第61章 踏上扬名立万之路
虽说今日能对出对子的人不多,但吟诗楼内的人却不少。
因每天考题的“魁首”,在一个月之内能免考入楼。
而且对吟诗楼有贡献的人,是能终身免考入楼的。
叶初棠作为唯一的女子,又被先生亲自迎进楼,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
“这位就是抢了叶二小姐第一才女之名,安平郡主第一美人之名的叶大小姐?”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世上竟有如此女子?”
“好想知道叶姑娘的下联是什么。”
“一会就知道了,能亲眼看到她题字,才是荣幸。”
“我倒是觉得传言不一定为真……”
这话一出,身穿玄色锦衣的男子就被群起而攻之。
“徐公子,承认女子比男子优秀,不丢脸。”
“就是因为有了你这种人,别人才会说‘文人相轻’!”
“徐兄是想替叶二小姐出气吧?真是输不起。”
这话触了徐康的逆鳞。
“休要胡言!辱女子名声,不配为读书人!”
叶初棠轻笑出声,“徐公子不明真相地质疑我,就配为读书人?”
徐康被讥讽得脸一阵青一阵白。
“叶小姐不过是作了三首诗,写了三幅字,就被说成京城第一才女,我的质疑有问题吗?”
“如果徐公子能在一刻钟之内作出三首诗,写出一首不同字体的诗,就没问题。”
这话犹如响亮的巴掌拍在徐康的脸上,让他难堪至极。
叶初棠又道:“我给徐公子出一个对子吧,你若能对出来,我将第一才女的称号,还给你。”
徐康哪能听不出话里的羞辱之意。
却答应下来,“行!”
他读书二十载,五年前就是举人了,不可能对不上乡野村妇出的对子!
“若徐公子对不出呢?”
“如果对不出,我就向叶大小姐磕头认错!”
“行。”
两人的打赌,吸引了不少楼上的人。
有人立在栏杆处看,有人直接下楼凑热闹。
这时,吟诗楼的先生拿了条幅、粗毛笔和一桶墨汁过来。
一楼的小厮已经告知他刚才发生了何事。
所以,他还拿来了普通的笔墨纸砚。
将东西摆好后,他笑着道:“听闻叶姑娘要出上联,请。”
说完,他亲自磨墨。
叶初棠也没客气,写下上联: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注:出自李清照】
她刚落笔,先生就说道:“好,这上联出得好!不知叶姑娘为何会想到这样一个上联?”
叶初棠信口胡诌,“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刚巧见过这样一位寡嫂。”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