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卡皮巴拉,乘鳄扬善(68)

作者: 叫我胖大海 阅读记录

魏城抬起下颚,将自己的脑袋搁在水豚的后背上。

“别闹。”

宋远征被压得只得侧躺,不知道为什么,魏城最近总是喜欢压在他的身上。

他猜测也许是暹罗鳄的发情期将近,魏城的身体产生了兴奋的躁动。

因为没有感受到恶意,宽容的水豚任由鳄鱼时不时在他身上作乱,只是他并未察觉到魏城眼神似与往日不同。

深邃,沉凝,带着步步为营的侵略性。

仿佛是正在汹涌着的暗潮,随时都有可能冲破桎梏。

第37章 针孔望远镜

太重啦!

被压扁的水豚用力将魏城的脑袋推向一边, 这家伙怕是不知道自己的脑袋有多重,压得他都快喘不过气了。

就在这时,大毛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不好了, 不好了!”

跑到跟前才看清交叠在一起的鳄鱼和水豚。

大毛愣了三秒:“我没打扰你们吧?要不你们继续?”

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大毛了, 作为新手司机,直觉告诉他魏城和征征这个姿势莫名暧昧。

宋远征翻身爬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发生什么事了?”

大毛忙道:“是黑凯门鳄群,它们先在河岸转悠了一圈, 没找到猎物, 现在已经游向对岸去了。”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波迁徙的黑凯门鳄群了, 保守估计,上游的凯门鳄湖已经容纳了上百条凯门鳄。

这个数据并不是他凭空猜想。

通往凯门鳄湖的河流不止这一条, 而且除了黑凯门鳄之外, 还有其他种类的凯门鳄。

上百条凯门鳄聚集在凯门鳄湖,争夺有限的水域和资源,势必引发族群之间的争斗。

而且这种生存之争只会愈演愈烈,并且在枯水期达到巅峰。

可想而知,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暹罗鳄族群,将会面临怎样严峻的挑战。

宋远征担忧地看向魏城,作为魏城的同伴, 他当然更希望暹罗鳄的族群能在这残酷的斗争中幸存。

这样一想,魏城被赶出族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为暹罗鳄的族群留下了一颗火种。

“走吧, 我们去河岸边探一探。”宋远征爬上魏城的后背, 同时叮嘱大毛:“待会儿遇到二叔的话跟他说一声,看好族群的大家,让他们不要离开水潭。”

随后他顺手带上了弹弓, 和魏城来到了河岸边。

他没有贸然下水,因为不确定黑凯门鳄群是否还在河水中。

黑凯门鳄群此番可能是为了捕猎白唇西猯而来,作为猪猪们的好邻居,宋远征十分关心猪猪们的安危。

但对方是强大的黑凯门鳄群,他即便想要救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谨慎的水豚带着魏城躲在灌木丛中,暗中观察对岸的情况。

可除了河水和岸边茂密的植被,其他的宋远征都看不见,更别提支援了。

要是能看得更远一些就好了。

想到这,宋远征忽然眼前一亮,对啊,他怎么把望远镜给忘了!

虽然他没有现成的望远镜,但是他可以做啊,总好过在这枯等吧?

而且望远镜的妙用多多,不论是用来观察远处的敌情,还是寻觅高处的果实,都能派得上用场。

再不济也能拿来看风景。

市面上常见的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这需要用到凸透镜和凹面镜。

这玩意儿在野外不是那么好找,他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装满清水的蚕蛹和一些表面光滑的贝壳类生物可以用来代替凸透镜和凹面镜。

光是找这两样东西都说不准得花多少时间,所以宋远征直接排除了这个方案。

没关系,他还有planB。

他打算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做一个针孔望远镜。

虽然针孔望远镜的观测效果没有折射望远镜那么好,呈现出的图像也是倒着的,没有那么直观。

但胜在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而且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太大改造,节省了很多时间。

宋大发明家先是挑选了两根粗细合适的芦苇杆,用牙齿将较粗的芦苇杆截出一段三十厘米左右的部分作为外筒,另一根截取二十厘米作为内筒。

针孔板的材质选择轻薄的树皮,同样用牙齿咬成与外筒直径相同的圆形树皮,然后在外筒的一端和树皮的边缘,咬出能够相嵌合的缺口。

这种固定方式叫做榫卯结构,可以在不使用粘合剂或者钉子固定的情况下,将两个部件嵌合在一起,并且十分牢固。

古人建造家具、房屋时,最常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做好的针孔板还不能直接安在外筒上,得在中央的位置用荆棘或者鱼刺扎上一个小孔。

孔洞越小,成像效果越好,但也不能太小,否则只有少量光线通过孔洞,会导致成像过暗,什么都看不清了。

宋远征最后是用魏城尾巴上的骨刺为树皮扎出孔洞的,且只用骨刺尖端最尖锐的部分,扎出的孔洞直径控制在不超过一毫米。

非常完美。

宋发明家迫不及待地将薄树皮安在外筒上,紧接着把内筒嵌入外筒中,这样一个简易的针孔望远镜就做好了。

当然,这种针孔望远镜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在内筒的尾端制作一个投影屏,来减少强光对眼睛的伤害。

不过眼下投影屏的材料比较难找,要求能透光,还要能粘在内筒尾端,只能等将来找到了再说。

没有投影屏对于观测而言,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一样能够观测到远处的事物,只是要注意不能观测强光,否则可能致盲。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