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养寡哥儿(58)+番外
不过渔哥儿总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要不是清哥儿有次去他家, 撞见他通红的眼眶, 都要真的信他不担心了。
好在没过多久, 王连越到城中驿站打听到了他的消息, 王子尧在的那个镖队已经顺利南下到了江门, 安顿好了,如此他们才放了心。
半月一晃, 树林枝繁叶茂,田间郁郁葱葱,小河流水澹澹,清明时节到来,按常理是要去上坟的。
虽然王连越心里不是很想去祭拜他那一家子人,但是面上还是要走个过场。
早起清哥儿做了榆钱饭,榆钱是王连越爬树撸的, 新鲜的很,将洗干净的榆钱跟面粉混合,放入蒸锅中, 大火蒸熟后, 倒入酱汁搅拌好就可以吃了。
他俩都能吃辣, 清哥儿在酱汁里加了野茱萸, 蒜末,倒入醋,加上适量的盐跟糖,吃起来鲜香酸辣。
饭后, 王连越在灶房刷碗,清哥儿回了屋,点了香,跪在蒲团上,祭拜他小爹的牌位。
他心里有好多话想说,最后也只是说了句一切都好。
王连越进屋的时候,清哥儿正打湿帕子擦拭着脸,不过还是看见了他红红的眼尾。
“我陪你回杏花村,去看看小爹好不好?”
他的声音很轻很温柔,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眼尾,很痒,清哥儿抓着他的手,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下来。
清哥儿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腔,带着怀念。
“小爹对我很好,我好想他,特别特别想。”
“嗯,我知道,他一定是个很好的人,才把你养的这么好。”
王连越替他擦干净眼泪,轻轻地亲吻了他的眼尾。
收拾了一些祭品,王连越跟清哥儿出发了,杏花村离沿河村不远,两个人走了有两刻钟就到了。
王连越没来过杏花村,不认得路,清哥儿带着他刻意避开人,走得偏僻小道,七拐八拐的上了个坡头。
坡头看起来便常年无人踏足,没有路,杂草丛生。
王连越大致看了看方位,并不是适合下葬的地方,只有零散的几个坟包,没有牌位,没有贡品,这里肯定不是村里谁家的祖坟。
坟包没人管,下雨冲塌了不少,而且没人清理杂草,王连越看来,每个坟包都长得一样。
可清哥儿却没有犹豫,径直走向一个鼓包,那个鼓包上长了株矮松,清哥儿清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跪下来磕头。
王连越快速走过去,一块跟着磕头。
烧了纸,放了贡品,无言守候。
过了会,清哥儿起身,将坟包重新垒了土,将四周的草拔去,只留下了那株矮松。
“我不是徐大贵的亲身孩子,村里人都这么说。”
他一边拔草,一边跟王连越说话。
“我也希望不是,这样他不爱我,纵容后娘打我骂我也就有缘由了。”
听清哥儿这样说,王连越心都碎了,这是他一心想娶的夫郎,一心想呵护爱护的宝物,竟然让那些烂人如此欺负。
王连越说,一字一句,句句由心。
“我喜欢你,心悦你,我替小爹爱你,永远,一辈子。”
待两人下山时,村里活动的人多了起来,好多认出清哥儿的,想尝试搭话,都被王连越黑着脸吓了回去。
他们来这一遭,倒是做实了清哥儿二嫁的汉子是个不好惹的,清哥儿还在受苦的风言风语了。
这样想着,迎面撞上了一个无法忽略的人。
徐州瘦了好多,眼里黯淡无光,清哥儿想起芳姐儿的话来,心里不免的有些唏嘘。
好不容易娶得媳妇,没有遮掩的跟人跑了,徐州在村里肯定抬不起头,再加上徐家那两人偏心,徐汇还考上了童生,徐州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
“你成亲我都没空去,看你过得不错,心里也算踏实了。”徐州先开了口,“别回家了,赶紧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大哥。”
清哥儿嗓子干涩,睫毛颤了颤,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王连越在一旁搂住他的肩,将人拉到身边来。
“走吧,不是约了兰玲姐做青团吗。”
王连越帮夫郎寻了个借口,徐州这人老实木讷,本意不坏,但是这么多年也没有护过清哥儿,他心里也是喜欢不起来。
“等一下,我,我想跟大哥说句话。”
走出去几步,清哥儿突然停住,磕磕绊绊又回去,他从荷包里掏出一块银子,约莫有三两。
“这钱你拿着,就当还你的,你愿意自己拿着花或者给他们都随便。我以后不会回来了,你多保重。”
说要这些,清哥儿再转身时,明显轻松了许多,他主动牵了王连越的手,脚步欢快的往家走。
徐州看着他们的背影,久久回不了神,他将手里的银子攥得很紧,最后松开手心都是红痕,将银子塞进衣服内侧兜里,回家后跟谁都没提。
清哥儿回家后,急急忙忙的准备糯米和艾草,端着东西去了兰玲姐家,本来他都没想做青团的,都怪王连越提的那一嘴。
无辜的王连越低着头逗狗,一句话都不多说
兰玲姐正巧在家倒腾她腌的鸭蛋呢,见清哥儿拿着艾草来了,高兴坏了。
“我正愁没找见这东西呢,早先让杨改给我割点,他说还没到该割的时候,没去,等昨天再去看,好好的一片艾草全没了,气的我不行。”
“还好我家弄的多,哎,叫渔哥儿一起啊,他一个人也是无趣的很。”
喊了渔哥儿一块来,但是又不肯让他动手,他肚子里娃已经五个月了,行动不是很方便。
“别人家快生了还下地呢,到你们这连揉面的活也不让干了。”虽是这么说,渔哥儿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